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城市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城市建设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生态文明突破了工业文明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无情掠夺的经济发展瓶颈,是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绿色的文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功能和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并从倡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生态平衡系统、实现低碳型居住建筑、树立低碳行为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是工业文明弊病及其市场失灵的表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干预,但西方国家政府的一系列反应说明,在现有工业文明基础上固守传统的组织与技术管理范式,很难有效克服不断激增的环境挑战。相反,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和超越,为推动当前政府管理创新、最终形成环境友好的公共治理图景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生态文明所能促发的治理变革已引起西方学者关注,中国学者更当预先研究生态文明愿景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新举措,为中国克服环境挑战、并在未来文明体系发展中葆有竞争优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江苏新一轮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城市化矛盾主要体现在资源环境压力、区域与城乡差异、社会经济矛盾、城市问题等方面。为此,在新一轮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应加强分类指导,采用不同区域发展模式;加强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围绕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市场引导城市化进程;统筹内外关系,将外来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从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就业率入手,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与社会阶层差别;在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的同时,重视中心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强调城市化是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以及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作用的辩证统一,是城乡融合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4.
寻求社会主体间的环境价值共识应首先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否则环境价值共识的制度性保障缺失就会导致持续性的环境衰退和周期性的社会阵痛。西方国家也曾面临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衰退难题,且环境衰退问题的最终解决又落实在西方民主政治的生态转向上。这就有必要细致梳理西方国家生态问题政治化的过程,并对西方政治生活的生态转向,即生态民主进行系统的学理分析,以期裨益于尚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进程包含了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个基本构成要件 ,但城市化进程比市场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涵括了更多的社会发展内容。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 ,城市化进程的主导成分是农民进城 ,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内涵是农民的市民化过程。由于中国城乡长期在二元结构状态下分割发展 ,围绕着城市化进程有许多重大认识问题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类似,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城市化发展滞后等特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实现由追求城市化率向追求城市化质量方向转变,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型转变,即从数量型城市化同绿色城市化、生态城市化、低碳型城市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从城市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入先进的、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适度合理地规划城市、建设城市.  相似文献   

7.
理想与欲望的整合——中西哲学自然观的一个比较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海德格尔之后,在西方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文化的热潮。面向西方工业文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由征服自然带来的人征服人的社会奴役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只有中国文化才能解决西方文明的困惑。由此,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中的自然观念,这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我认为,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人类成为自然的征服者,这构成西方文明发展的底蕴;中国的自然观则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前提,但这种伦理意义上的自然观念,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方李莉 《江西社会科学》2022,(11):180-189+208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相互连接,只有看清了整体,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局部,并找到局部在整体中的生态位。“后农业文明”概念是在“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二者的反思和革命。面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化带给人类的困境,后农业文明有可能恢复乡村生活,这种恢复不是简单地恢复,而是在第三次、第四次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推行“后农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更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文明形式。在这样新的文明形式中,也许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其乡村振兴都可以不走西方城市化的老路,直接实现“后发优势”,从而帮助发展中经济体超越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进入一个更环保、更绿色、更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启波 《社会科学》2004,(4):119-124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向世人提出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生态文明何以可能、如何可能的时代课题。本文认为 :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 ,才能确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运用实践反思法 ,对生态文明在社会文明系统中予以正确定位 ,才能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通过解构传统思维方式 ,保持生态文明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生态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适当的张力 ,协调法治与德治双重维度 ,建构高级阶段的全球化等 ,才能明晰生态文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理论阐述;后现代化理论则是探索工业化以后的发展;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的智慧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再现代化就是一个工业社会的创造性破坏的时代,创造性破坏的行为主体不是革命,不是危机,而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士林 《学术界》2008,(1):70-85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渐形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昭示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内转"的创新模式,代表了中国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与方向.出于现实的与学术发展的需要,以环境、生态、精神健康为对象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并出现越来越繁荣的研究局面.对GDP的怀疑与批判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悔其少作",幸福经济学成为"对经济学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一种回归".都市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地理-民族-国家的传统分界,也融化了文化、意识与心理等方面的隔膜,带来了一个产生大思潮、大思想与大学术的大时代.城市(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在都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城市与文化都市研究、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新农村"与"城市群"关系研究、都市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运河"申遗"相关的运河城市群研究、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都市文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市文化学研究在2007年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认为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然而,在我国,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产业特色、环境承载力不均衡,国土空间的复杂性和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方法、进程、模式必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以及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与本质特征。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主张上与西方生态现代化截然不同,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语境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超越西方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范本。中国式现代化集全党意志、集国家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永续发展,就是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村庄共同体视角下的农村现代化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明川 《天府新论》2013,(2):101-106
近年来,农村现代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其具体实现路径问题上,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和范式主张是通过城市化的方式加以实现.但城市化绝不是农村现代化的唯一出路.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及社会实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无法脱离城乡共同体,农村现代化无法脱离村庄共同体.构建财富、治理、设施、精神、生态“五位一体”的村庄共同体,对推进新时期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清 《学术论坛》2008,31(4):178-180
中小城市的发展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但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城市化发展带来了重重障碍.通过对桂林市在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法律解决途径,以使我国中小城市的环境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认识和把握黑龙江文化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是黑龙江文化能否按照时代和历史发展的要求进行新的整合,实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前提。黑龙江的工业化的水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城市化的进程、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作为黑龙江文化发展现实的基础,决定了黑龙江文化发展面临着从农业文明向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转变;创造并形成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新的文化理念;城市化发展的文化建设;文化基本价值取向的转换;加入WTO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系列需要解决的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辑刊》2007,(5):138-142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无论是在工业时期,还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都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任务。但辽宁在城市化进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工业和资源型产业比重大、就业问题突出等。新经济时代辽宁老工业基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创新包括:从政府主导型改造向多元主体参与型转变;因地制宜选择接续产业,培养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逐渐成为我国大多数人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共同体是以对城市文明的追求建构其发展秩序的,从而彰显出城市文明的秩序意蕴。城市文明内在的秩序是指在城市空间区域里,由"物"的文明、"人"的文明和"制度"的文明三大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和结构状态。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城市文明秩序的建构应以"三大转型"为现实起点——从"发展崇拜"向"发展文明"转型、从"城市化"向"城市文明化"转型、从"创制"的文明秩序向"自觉"的文明秩序转型。同时,"社会认同"、"文明实践"和"网络式治理"将成为实现现代城市文明秩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关于如何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问题 ,80年代后期开始在学术界开展积极讨论 ,提出了许多途径与建议 ,可简述为以下几种 :一是主张发展小城镇 ,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 ,使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 ,逐步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居民生活的现代化 ;二是主张发展大中城市、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缩小城乡差别 ,使整个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富裕起来 ;三是认为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 ,实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选择 ,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些观点实际上只是道路选择的不同 ,实质都是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都有其合理的因…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探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有利于民族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城市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同步进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