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撰写这一论文的目的在于评价《共产党宣言》在社会学和经济学历史中所处的地位,并附带评价它在马克思科学著作中的地位(第三和第四部分)。首先我将提供一些发票的框架,并关注一些科学范围以外的方面(第一和第二部分)。但是,首先我想强调的是,这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一般意义上的文章,而是出于一位至今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一个特殊部分的普通人或普通思想者的一篇文章;并且仍需强调的是,对于读者所期望的在一篇百年评论中所看到的东西,我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它最低限度的关注。显然,《共产党宣言》已不仅仅是一篇分析性的论文。但它作为我将讨论的一篇分析文章,也许仍需补充一点,我并没有任何贬低它或是赞美它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在批判地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朱光潜美学置于美学全球化和20世纪中国美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来考察,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学术品格,追踪朱光潜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与美学思想逻辑演化的轨迹,揭示朱光潜是如何立足于中国本土,把西方的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建构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从内容来看,它主要包括朱光潜美学的思想渊源、文本阐释、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原则以及朱光潜后期与前期美学关系四个部分;从意义来看,它揭示了朱光潜美学思想体系的独特性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法律调整机制指由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是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原理和运作方式。①它实质上是从整体、动态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发并运用 相似文献
4.
5.
6.
《气象法》是气象法律部门的基础性法律,是体现气象法基本特点、基本精神、基本理念与基本价值取向的综合性立法,应具备基本法的地位和功能。我国《气象法》颁布实施以来,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气象基本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在价值目标、调整范围、制度内容、法律协调机制以及责任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应尽快修订《气象法》,完善基本范畴和制度,以符合气象基本法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制度经济理论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1)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在各种制度中,产权制度的作用最重要;(3)中国的宏观制度变迁是个渐进的过程;(4)人是现实的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制度可以抑制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及行为;(5)意识形态是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它可以降低正式制度的运行成本;(6)中国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下放权力;(7)稳定的环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条件。邓小平的制度经济理论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Ding L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7,38(4):85-102
This article seeks to make a constructive advance in jurisprudential theory by employing the unified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We first outline the main ideas of individual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game theory and of social choice and mechanism design, before offering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ir application to legal issues. The core thesis is that the law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social norms provides institutional incentives to all actors in society. Legislators’ social justice objectives can be reasonably enforced only as a result of behavioral equilibrium in the social game. 相似文献
9.
理性与非理性的纷争构成了现代投资决策理论演化的主要脉络。本文从古典经济学对理性的最初描述开始,系统讨论了博弈论框架下的理性特征、理性预期对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影响、有限理性修正、凯恩斯批判、噪音交易的存在性以及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解释,最后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经济学本质,对现代金融决策理论发展的脉络进行了全面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10.
近代法哲学的基础和本质是法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以“感性的活动”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颠覆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继而马克思揭示了法的形而上学的秘密,这是马克思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继续和展开。马克思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阐明了现代法权的辩证法,这对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独存·淹没·漂浮:寻求社会行动论的归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行动论依然统摄着社会理论的全旨,但知识塌陷和社会断裂使其漂浮。社会行动知识的非固定在体的游离或丢失,内涵了再次寻找社会行动论归宿的合法性基础和话语权。这种寻找可能蕴生出社会理论本体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性知识行动,其结果或许会显现一种新的行动论样式。 相似文献
12.
强世功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2):76-92
本文分析了香港回归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三次解释中所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本解释、结构解释和立法原意解释等。文章强调“人大释法”在娴熟地采用这些法律解释方法时对法理学说的运用。文章指出,在居港权案中,特区终审法院与人大释法在法律解释方法上的分歧主要在于确定体现立法原意的权威本文的过程中,究竟是采取程序主义的形式审查,还是实质主义的意图推定,这不仅是法律解释方法的不同,而且是法理学说和政治立场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文章批评了立法者不适宜解释法律的流行偏见,呼吁将基本法纳入列国家宪政体制中来理解。 相似文献
13.
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与良法之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并不仅仅是法律制度的简单植入或法律体系的建构 ,也不仅仅是“依法治理”对秩序的促动 ,而关键在于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即大力推进市民社会自主性 ,以多元社会权利来平衡和制约国家权力 ,缩减国家权力职能和建立其合法性权威 ,并弘扬正义法精神以实现良法之治。只有这样 ,以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为核心取向的法治秩序才能最终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何炳松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版家和教育家。他较早引进西洋史学,并注意将西洋史学原理与中国传统史学对比和贯通,对历史学中的许多概念作了科学的解释。他较早将中国史学史看成专史,对于其渊源、分期等多有探讨,是中国史学史早期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