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证欺诈是民事欺诈在信用证领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中国入世后,国际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预防信用证欺诈是减少贸易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积极地对信用证欺诈的防范措施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曾以其巧妙的制度安排与流程设计成为国际贸易第一大支付手段.近年其使用率却大幅下降.①毫无疑问,信用证欺诈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制度层面出发,提出几点关于防范信用证欺诈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信用证业务为双方国际结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非常不利,本文从研究信用证欺诈类型入手,分析信用证欺诈产生原因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信用证欺诈的界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没有对信用证欺诈概念做规定,我国最高院《信用证规定》第8条对信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结算工具,被誉为国际贸易中的"血液"。因为银行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但由于信用证独立性的原则限制以及信用证支付中银行诸多免责事由的存在,加大了信用证支付的风险,也增添了信用证欺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杜敏 《决策与信息》2011,(12):129-130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交易中的一种基本结算方式,一方面为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整个信用证运行中,由于各国没有统一的规制标准,使得信用证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被一些人钻着信用证欺诈法律规制漏洞的空子。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随之而出。本文就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作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作为主要的贸易结算方式,实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既能有效保证货款收到的安全,使买房按照收到的货运单据,同时银行可收取一定的开证手续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走向复杂,信用欺诈严重影星了国际贸易经济的秩序,由此,应通过对国际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原因以及种类进行分析,从而建立有针对性的国际信用证欺诈的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文涛 《经营管理者》2013,(9X):237-23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它以银行信用做担保,保证国际结算的顺利进行,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信用证软条款欺诈的不断出现,信用证的真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导致国际结算受阻,出口商利益受损。本文列举了信用证软条款欺诈的常见表现形式并结合案例分析信用证软条款诈骗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出口商的防范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贸易诸多付款方式中,信用证一直被视为相当保险的一种结算方式。但在实际业务中,信用证纠纷和诈骗的案例时有耳闻。其中,利用信用证软条款欺诈最隐蔽,也最有杀伤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结算方式。信用证欺诈现象在经贸活动中屡屡出现,而对信用证欺诈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却因认识不一而缺乏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规制。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信用证欺诈例外的成文法制建设尚处于空白状态,这将对我国的国际贸易造成损失。信用证欺诈与信用证欺诈例外1.信用证欺诈。当事人以虚构的事  相似文献   

10.
保兑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常用的一种信用证,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对该类信用证的有关法律问题作了一定的规范,但比较分散,不便于把握。尤其是信用证的保兑与民法上的保证、独立担保、备用信用证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使得在实践中信用证当事人难以准确地把握保兑银行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在现阶段的对外贸易中,进出口业务大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本文对信用证结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出口商降低风险,确保结算安全.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早已被普遍运用,背对背信用证作为普通信用证衍生出来的新型融资方式,在国内还不被大众所熟知,本文介绍了信用证以及背对背信用证的形成背景及结算优势,略析了背对背信用证进口融资在香港倍受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外贸交易中,信用证是最主要的结算方式.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软条款出现,使国内出口商的结汇风险越来越大.因此,研究信用证软条款,己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软条款,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电子信用证的运用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电子信用证与传统信用证的对比,阐述了电子信用证的特点和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并对其在运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UCP600实施后出口商制单和交单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方式的仍占很大比例.从国际上看,15%的跨国贸易使用信用证结算,在我国,使用信用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占近30%.作为解释信用证业务中有关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最新版本,即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这无疑对我国的进出口商、银行、司法、船运和保险业等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出口商来说,要想及时顺利结算货款,必须在制单和交单方面严格遵循UCP600的最新规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服务已经难以满足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高度要求。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在一些企业的贸易往来中,对使用人民币信用证结算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人民币信用证可以为交易提供更大的保障,并有利于企业进行融资进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与国际接轨,也可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往来业务中的公信力。本文通过对国内信用证的概念的阐述和将国内与国际信用证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来说明信用证业务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艳艳 《决策探索》2007,(13):81-82
一、行纪制度与行纪合同 认为信用证是行纪合同的学者,在论证行纪制度比较贴切地反映了信用证业务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得出信用证是一种行纪合同的结论.暂且不论信用证与行纪制度是否完全相符,这种观点至少也忽视了行纪制度与行纪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欺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中的欺诈形式很多,但最为普遍最具欺诈性的当属信用证欺诈。利用信用证欺诈又分以下几种情况。我方做出口贸易时:1.外方伪造开立信用证。这是买方欺诈卖方的重要手段。他们利用多年使用的信用证旧格式,引诱我国出口企业发货,以便骗取货物。2.外方开立的信用证虽是真实的,但其中含有“软条款”。“软条款”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货物检验证明要由进口商或经其授权的人出具和签署。②货运收据要由进口商或经其授权的人出据和签署。③进口商要求发票、装箱单等单据必须使用其指定的信函笺,该信函笺必须和开证行备案记录相…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贸易融资和结算手段,有效地解决了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但同时也由于自身的缺陷对银行造成了很大的融资风险。对信用证融资风险的形成、预警表现和和防范等内容进行研究,从而为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开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广泛采用的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软条款信用证的出现,普遍认为使用信用证的风险也随之上升。本文从软条款信用证出现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基础,并针对贸易实务中出现的典型软务款进行了阐释,提出了防范软条款信用证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