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它起源于《周易》中的象征,这种带着中国意味的象征与西方诗歌中的象征是完全不同的。从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源来看,"兴"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创作手法,它本质上是一种拟人化手法,是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泛拟人化手法。  相似文献   

2.
鲁迅论述文学的起源,是从诗歌入头的。的确,从中外文学史看,任何时代的文学,诗歌总是走在各种文学样式的前头的。因此,所谓文学的起源,实际就是诗歌的起源。但是西方的一些文学史家,往往孤立地论述文学的起源,未能以联系的观点看待文学的各个部门,一谈到诗歌的起源,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特别刺眼,鲁迅在前期也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但是,鲁迅的一生,越到后来,就越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诗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影响,进行整体性的考察。他在早期,谈到诗歌的起源时,已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经历前期的思想变化,进入后期,更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辨  相似文献   

3.
对艺术和原始艺术的理解和使用不同 ,对艺术起源研究的对象、目标、方法和途径都会不同。艺术和原始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起源研究的第一基础。目前 ,在确定艺术和原始艺术上有诸多难题 ,从这一意义上说 ,艺术起源能否搞清楚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探讨“中国诗歌理论起源”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研究一下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产生、发展与影响,以及历代文人学者对它的评论。中国古代对诗的评论,就是从对《诗经》的评论开始的。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人们乘着对《诗经》的评论之舟,才逐渐地发现了关于诗歌理论的岛屿,产生了对诗歌在理论上的认识。 我认为中国诗歌理论起源的第一个美学命题,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孔子提出的这个新鲜的美学命题,是我国最早对诗的评论,也是最早对诗歌理论的完整而系统的阐发。“兴”不单指出诗可以使人振  相似文献   

5.
艺术学也称作艺术科学,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哲学、美学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艺术学的产生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对艺术产生的讨论却有几千年。人类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即艺术是何时产生并且是怎样产生的。本文想先就远古艺术起源的时间问题进行讨论。一、确立艺术起源的时间问题的复杂性讨论艺术的起源史,不可避免要涉及艺术起源的时间问题。由于时代久远,加之远古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缺乏较好的保存手段,因此,当我们极力希望更多地了解远古艺术的发展状况时,绝大部分的艺术遗迹已经永远的泯灭了。比如上古的音乐与舞蹈,随着作为媒介的人体的消亡,艺术作品也随之消失。今天我们只能够通过一些仅存的陶器或岩画上的舞蹈图案,窥视这个时期的音乐与舞蹈艺术。然而即使这些证据能够表明当时这种艺术样式已经存在,我们却还无法确定该时期就是音乐与舞蹈艺术的起源时期,因为这种音乐与舞蹈的表演形式或许在当时该地区域内已经是一种长期并且普遍存在的现象。二、考古学发现的艺术遗存无法标示艺术起源的时间探寻单独门类的艺术起源史,或许可以借鉴地理学中“河长为源(河源唯远)”的理论来加以解释。例如:在确定长江的源头时,正是根据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宗教美术史上,佛象艺术是一个渊远流长的分支。约自公元一世纪至今两千年内,东方佛教传播国的艺术家们,曾为雕刻、塑造释迦牟尼象殚精竭虑,取得的成就亦堪称圆满具足。目前保存在这些国家的众多佛象,表现了这位富有探求精神的智者各种庄严相好,它们凝聚着东方人的创造力,并以其相互殊异的时代民族风格,给予人们极深刻的宗教和美学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兴”起源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兴”起源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话题。其探索历程呈现模糊到明晰、表浅至深入趋向 ,但至今兴起源的最初动因并未得到具体有效说明。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 ,从兴得以发生的“创作”与“接受”两个层面进行考索 ,认为兴起源的深层心理动因基于种族功利性生存和繁衍目的。  相似文献   

8.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诗坛上一位具有浓郁现代特色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如同他的小说创作成就一样伟大。返朴归真,摈弃矫揉造作的格律,返回质朴清新的形式和自然率真的语汇是劳伦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他使用日常自然口语的词汇、句法和节奏写诗,诗行却具有日常口语所没有的那种音乐感和抒情性。他以社会批判和心理学探索相结合的方式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以及对人的价值的摧残。探索和研究了D.H.劳伦斯的诗歌创作风格,并通过几首作品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劳伦斯的诗歌艺术具有品质率真、意象鲜明、感悟深邃的特点,该特点确保了劳伦斯诗作在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9.
鲁迅曾说过:“我其实是不喜欢作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①。的确,诗歌不是鲁迅的主要斗争武器,他也并非以诗人名世,除散文诗集《野草》外,未曾刊行过诗歌专著。但是,鲁迅在写作大量战斗的杂文和小说的同时,偶尔也写诗。鲁迅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②“胡诌几句塞责”,当然是鲁迅的自谦,但也可以看出鲁迅写旧诗的大概情况。许广平说,鲁迅对旧诗“虽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系应朋友邀请,或抒一时性情,随书随弃,不自爱惜,生尝以珍藏请,辄遭晒笑”。③所以,鲁迅后期的旧体诗除见于杂文中的几首外,几乎全部是应人之请而作的。鲁迅一生创作  相似文献   

10.
雷抒雁是一个在诗的艺术上一直非常自觉的杰出诗人.这种自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创作上自觉追求一种诗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其二,写诗非常注重选象造境,注重诗的可朗诵性和普遍的可理解性.其三,自1979年大胆地发表讨论诗歌也应该“引进”的通信起,雷抒雁一生写出了许多讨论诗歌艺术的文章和创作谈,其中的核心是现代汉语诗歌所面临的问题和应有的诗学追求.这种对汉语现代诗歌的理论思考,也体现在他晚年对《诗经》的研究和翻译上.其四,古代汉语诗人有以诗论诗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到了现代汉语诗中似乎中断了.但雷抒雁创作出了不少以诗论诗的作品,体现了很深刻的诗歌艺术思想.其五,雷抒雁的对诗的思考的丰富性也体现在他晚年的访谈中.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自然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的诗歌以在传统中创新为艺术基色,其诗歌艺术的两大表现手法是比喻与象征,经过精心设计,用传统的形式写出新意。  相似文献   

12.
泥塑艺术作为一门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形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而流传至今,它的产生发展在时间上跨越了从史前文明到当代社会数千年的历史。它以简单、原始的材料"泥土"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从乡间儿童的泥哨到佛寺道观的"神像"以及宫廷官商的案头陈设,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绚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具有醇厚强烈的抒情内容,严整凝聚的美感形式、悦耳动听的韵律节奏的最能唤起人们情感的写作样式。它的主情表情都是在凝炼的语言形式中进行的,是言近旨远,以少总多,以单纯含繁复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在有限语言中浓缩了大量意蕴,有限的形式背后是广阔的艺术空间,被诗化、被集中的现实生活和被浓缩的生活感受就寓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美学界的艺术起源理论研究上产生影响最早最大的有两个人,两本书。这就是普列汉诺夫与他的《没有地址的信》,格罗塞与他的《艺术的起源》。长期以来,这两本书中的观点已被人们视为所谓劳动创造了美和艺术的经典注释并到处加以引用,而且人们在征引时,又总是习惯于将二人排列在一起作相同的对待。原因无非是这二人都最早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审美的发生,肯定了生产方式对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生的决定性意义。也正因为这一共同之处,使他们之间有了可比性。通过比较,也许能使我们在一种普遍性的误解后,发现一点意外的什么。  相似文献   

15.
王维与孟浩然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领袖和代表,他们的诗风同属平淡型,而王维的艺术风格是俊丽秀 雅,孟浩然的艺术风格是淡秀清旷。论文对王维与孟浩然诗歌在意境、构思和结构、表现技巧、语言诸方面的同与 异进行比较,论述王维与孟浩然诗歌的艺术创造与成就,进而揭示诗歌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构成与书写是一个独特的艺术种类,因它而产生的图案装饰艺术不同于一般的图案,是随着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态,不仅字体造型、笔画富于变化,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图案造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对于兴的研究多集中在它的性质和界说上,“五四”以后,特别是建国以后,在继续这方面研究的同时,开始对兴的其他方面如它的分类、本义和来源等也进行了正式探讨。无疑,这是兴的研究不断深入的表现。本文拟就这后一方面对几十年的研究状况作一述评,也许不无意义。先说分类。对兴的分类,虽可以上溯于唐代,唐代《诗格》将兴分为十四体,但正式给《诗经》的兴分类的始于朱熹。他将兴分为三类:兴而比、赋而兴和兴。朱熹认为前二者很少,而第三种则是大量而普遍的。他注《周南·汉广》三章都是“兴而比”。注“兴而比”是就两句合起来而言,分言之则第一句是兴,第二句是比。所以这一类实际上与单纯的兴还是一样的。他说的“赋而兴”,是就兴兼赋而言,是指兴与赋的融合。这类兴与单纯的兴在性质上确有本质区别,它的兴句与中心部分(即“所咏之词”)已经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意境,而不是单纯兴中那种比较简单的衬韵、比附、象征关系。朱熹之后,一些论者给《诗经》的兴分类也多采取这种方法。它在实际上已经朦胧地认识到兴在塑造诗歌形象和构成意境上的意义和作用,是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这是符合兴的特点和性质的,但他只是着眼于赋比兴的关系上,从它们之间的融合和分化上立论,而未能提出充分反映诗歌艺术形象构成特点的有关判断和概念,因而使之不可避免地带有缠夹不清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和威廉@华兹华斯是两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他们的诗歌在思想性、题材和意象选择上各不相同,并折射出他们不同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传统诗歌创作,无论是意境的设置,还是语言的提炼,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如何辨识雅与俗,怎样认识雅与低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提高诗歌创作的质量,明确创作的方向,都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为“雅俗兼备”,可以说杜甫的诗歌艺术达到了这一理想的境界,因此,后人应该遵循杜甫所开辟的雅正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诗歌的"兴"的界说,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从大处看,以六朝为界,分野显然.<诗经>兴体诗的"兴"其本质是"起";六朝后的诗歌,"兴"的本质则是"感".<诗经>兴体诗是借物起兴,较单一;六朝以后诗歌则是感物兴情,较复杂.<诗经>兴体诗中情与景大都只是局部交融,六朝以后诗歌的"兴",其情与景渐趋"融彻".但是从总体上说,作为美学范畴的"兴',其本质都是物对心的感发和心与物的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