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1998年持续数月的南北洪灾,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国家防总统计:1998年我国洪涝受灾省(区、市)达29个,受灾面积为3.18亿亩,其中成灾面积达1.96亿亩;受灾人口有2.23亿人,其中死亡3000余人;物质损失也十分惊人,仅被洪水冲毁的房屋...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土地面积约304.7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将近三分之一。这里草场资源和牲畜品种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我国草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70%以上分布在这些地区。据1985年统计,五省区草原面积有20.25亿亩,占土地面积43.5%。其中新疆约计12亿亩,青海5.6亿亩,甘肃2亿亩,宁夏0.39亿亩,陕西0.26亿亩。五省区有大牲畜1943.8万头,其中宁夏73.3万头,新疆517.6万头。1985年末羊只存栏数5 323.7万只,占全国羊只总数15 589万只的34.15%。其中新疆2 431.9万只,青海1 328.2万只,甘肃912.8万只,陕西341.1万只,宁夏309.7万只。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看,加快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加速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一、现实分析:不容忽视的土地危机 1、我国国土资源的总体特征。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合144亿亩,在总量上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但是第一,从国土资源的构成来看,耕地所占比例很低。我国现有耕地14.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草地47.5亿亩,占33%,森林18亿亩,占12.7%,内陆水域4亿亩,占2.8%,沿海滩涂0.3亿亩,占0.2%,城镇工矿交通用地10亿亩,占7%,其他土地和难利用土地43.5亿亩,占33.6%。并且,全国约有1/3左右的耕地和农业人口在山区。国土资源构成的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的。第二,由于我国人口多,按人口平均的土地资源数量少,特别是人均耕地数量更少,各种土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均在世界第100位之后。按11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占有国土面积13.1亿亩,为世  相似文献   

4.
耕地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耕地面积锐减与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双重矛盾,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多耕地少,是我国国情最为基本的特征。全国耕地面积不足15亿亩,人均约1.4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如此有限的耕地资源,目前仍以其惊人的速度在减少。据统计,1957年,我国尚有耕地面积166.77亿亩,1957—1977年的20年时间内,全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现有36.18万人,每1万农民中仅有4.5人,每1万亩耕地只有2.5人。1983年统计,广西全区农业技术人员14,500人,平均每1万农业人口仅有4人;全区耕地面积3,941万亩,而农作物生产方面的技术人员9,148人,平均1万亩耕地仅2.3人,实际在第一线开展农业技术的技术人员还达不到这个数。近年来,许多农村中学改为农业中学,但从大多数农业中学看,基本上还属于初中教育体系。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是经过八年普通基础教育之后,再用两年时间进行职业教育的。我们应该使农村青少年有较宽广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据文献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我国人口5,959万人,耕地面积57,7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9.68亩,平均亩产140斤。按此推算,人均占有粮食应该是1,355斤。明朝洪武26年(公元1393年),全国人口6,054万人,耕地77,000多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7亩,平均亩产250斤,人均占有粮食1,905斤。到了清朝道光14年(1834年),人口猛增至40,100万人,耕地85,000万亩,人均占有2.1亩,平均亩产280至300斤,人均占有粮食448斤。1947年,全国46,100万人,耕地127,487万亩,人均占有量还在2.7亩左右。1980年,全国98,255万人,耕地149,000万亩,人均1.52亩,平均亩产420斤,人均占有粮食648斤。我们未能及时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致使耕地锐减。1977年比1957年净减1.8亿亩,平均每年减少900万亩,加上同期开荒2.6亿亩,实际共减少4.4亿亩,平均每年减少2,200万亩。此乃是战略性的失误。我们应当“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评估由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下降,特别是工业增长缓慢导致全区经济增长速度不高.初步预计新疆1996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左右,增幅下降4个百分点.1、农业生产形势喜人.截止6月30日统计,全区已播农作物4 142.6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0.7%,其中粮食2 109.71万亩,增长2%;棉花1 202.52万亩,增长9.1%;油料283.34万亩,减少34.2%;甜菜132.59万亩,增长21.8%;蔬菜76.68万亩,增长7%;瓜类29.84万亩,减少17%.战胜了低温、大风、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突出抓好粮棉生产,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初步预计,夏粮总产量可达430.1万吨,比上年增长7%.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淡水面积约1亿亩,占全国内陆水域的40%,其中可养水面为3,706万亩,占全国的43.3%,鱼产量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54.7%.在1亿亩水面中,有4千多万亩是湖泊,其中10万亩以下的中小湖泊占96%.这些中小湖泊只要稍加建设,加强管理,就可以进行精养或半精养.不论捕捞或养殖,湖鱼成本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斯获表业与朱村任济发展的基率合新局评价新疆是农业自然资源大省,水土光热等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拥有耕地47O0万亩,人均2.8亩,宜农宜林荒地1.47亩,其中较易开垦的7300万亩。天然草场12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7.2亿亩。有大小河流570余条,地表水年径流量884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为252亿立方米,水电资源蕴藏量为3355万千瓦。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技术投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有了较大转变。但是,新疆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农…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截止1994年,中国12亿人口中,仍有71.38%的人口为农业人口。85000多万农业人口,给中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运行格局。1.两大资源的紧配置(1)耕地资源的紧张分配:这种紧张态势具体表现在:a.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1994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耕地23亩的1/14,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b.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1994年,…  相似文献   

11.
一、德州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 ,全市辖一区二市八县 ,共1 1 4个乡镇 (不含 1 1个街办 ) ,831 3个行政村 ;总人口 535.7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4 2 8.5万 ,占 80 % ;总面积 1 0 356平方公里 ,耕地 84 4.5万亩 ,农业人均 1 .96亩。“九五”期间 ,德州市“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小城镇建设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 0 0 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36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 6.5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 51 1 4元 ,农业总产值 1 0 6.4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2 4 91元。认真总结研究德州市加强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对于德州市“十五”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多种经营,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它不仅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安排农村多余劳力,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具有深远的意义。 把发展多种经营看作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首先是因为多种经营发展了,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国自然特点和经济特点的优势。我国的自然和经济具有“两优两劣”的特点。所谓“两优”,一是我国的国土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合140亿亩,每人平均拥有土地可达15亩。而且山多、水宽,草原大,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有草原面积43亿亩,森林和宜林荒山荒地38亿亩,淡水水面3亿亩,可以利用的有7500万亩,水库4000万亩,还有很多海岸滩涂,物质资  相似文献   

13.
一、新情况、新问题“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已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至今我国土地制度还没理顺,耕地面积迅速递减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49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4.68亿亩,1957年为16.77亿亩,1977年为15亿亩,1985年为14.54亿亩,同期我国人口总数分别为5.4亿,6.4亿,9.5亿,10.5亿,从1957—1977年的2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77亿亩,同期人口却以每年1400万的速度增加,1977—1985年的8年间,虽然一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但因基数太大,每年平均仍增加1300多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且危害较重的国家。据统计,我国一般年份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体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 1/6。而农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因而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产业,洪涝、干旱、病虫害、风沙、雹灾、低温冻害等均是影响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不利自然条件,是我国农业生产具有较大自然风险的根本原因。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因旱灾受灾面积达1-5亿亩,成灾面积2亿亩,损失粮食200-250亿公斤,受灾人口达200-300万;每年因洪涝灾害受灾面积达1.5亿亩,成灾面积1.2亿亩,粮食损失约100亿公…  相似文献   

15.
国际移民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世界,国际移民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国际移民数量逐年增多,移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国际移民组织统计,全世界的国际移民数量已从1985年的近1亿人,迅速增加到目前的1.5亿人。国际移民数量日益扩大,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人们对乡镇企业的重要性可以说认识得越来越深刻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国营企业40多年用了4万多亿元,形成了1.7万亿元的固定资产,现在大体是2万亿元的产值,吸纳1亿多人就业。乡镇企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基本上还是空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已形成5300亿元的固定资产了,1994年总收入达1.5万亿元,工业产值达1万亿元,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是1亿。  相似文献   

17.
在党中央“三靠”方针指引下,黔西南州科技兴农正在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尤其是以农业技术部门为主体,技政物结合,全程服务,双向承包有突破性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1990年全州技术服务承包点275个,参加承包人员1173人,承包各种作物面积31、89万亩。其中州直12个点,承包技术人员41人,承包面积为杂交稻丰产栽培18020亩,杂交包谷丰产栽培24081亩,烤烟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模式栽培试验4600亩;推广两段育秧2163亩、半旱式栽培560亩、地膜包谷11041亩、营养袋寄栽包谷2875亩。技术承包面积之大,分布之广,工作之扎实,成效之显著,都是前所少有的。不仅在技术推广方面起了示范作用,而且为农村科技新体制的建立探索了组织模式。但是。从我们调  相似文献   

18.
一、畜牧业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草场资源及其利用。新疆是我国主要草原牧区之一,据1986年草原普查资料,全区天然草场面积为8.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3.4%,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6%,其中可利用面积7.2亿亩,约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4%。按质量来分,在7.2亿亩天然草场中,优良草场占37.6%,中等草场占28.5%,劣等草场占33.9%,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但季节分布不平衡,优良草场大部分为夏草场,低劣草场则大都属于冬春场。由于干旱,除夏草场外,冬春草场产草量一般都较低,亩产干草约40多公斤。全区有天然打草场2000万亩,经改良的打草场和人工草场约1000万亩,目前每年可打储冬草32亿公斤。 新疆天然草场均为季节性放牧利用,一般夏草场利用时间最短,只有3个月左右,冬草场利用时间一般  相似文献   

19.
1957年~1988年,全国耕地累计净减少2.5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800万亩,人均耕地从2.59亩减为1.33亩;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增长一倍多,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人,其中1986年—1988年,净增人口47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575万人。另一方面,全国粮食总产量已俳徊了好几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从1984年的784斤下降为1988年的718斤。可以预料,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农业人口的迅速膨胀使单价粮食的供求缺口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0.
黄河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流经9个省区、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8%,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流域内现有人口1亿多,耕地近2亿亩,林地1亿亩,草场近20多亿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煤炭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我国下世纪经济腾飞的重要依托。但是,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尽的黄河却连年断流,给下游地区人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严峻的形势,人们开始了深层次的思考。一、黄河断流的形势分析从历史上看,黄河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