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量研究显示外资兼并可以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和技术进步,但是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却因外资兼并的内生性问题而大打折扣。因为外资极有可能会选择技术水平更高或者更具备出口倾向的企业进行兼并,所以无法确定企业出口行为和技术进步是由外资进入而导致的还是由企业自身所具备特征和发展战略而导致的。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准实验设计法中的倾向指数再加权估计法克服外资兼并的内生性问题,使用2001年—2007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针对外资兼并与企业出口行为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实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兼并确实会对企业出口行为和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并且外资参与程度会对企业出口和技术进步产生差异性的影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宏观数据也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
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胡大立 《管理学报》2006,3(6):709-713,727
就产业关联性、产业协同性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产业关联度、产业协同度与集群竞争优势关联矩阵分析图,依据产业关联度与产业协同度大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8大区域,并对照工业园发展的实际对8大区域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会怎样影响企业内销与出口的决定?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发现企业面临的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更低的关税使得企业可以使用更多品种的进口中间品,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出口品的部门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进口投入品,其进口成本的下降就促进了生产出口品部门的扩张。我们不仅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同时还运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和海关全样本自2000~2006年的海量微观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际贸易实证研究在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从图与网络的视角来看,产业系统可看作以产业为顶点、以关联关系为边(弧)形成的产业网络,网络上的许多信息能够揭示产业关联的特征。生成树是图与网络的一类重要子图,必然也能反映产业关联的特征。本文在投入产出模型和产业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赋权网络模型,并将最大生成树称为产业基础关联树。进一步地,以Kruskal算法为基础设计了确定产业基础关联树的算法。应用实例表明,产业基础关联树以最少的关联关系,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产业关联结构的特征,并能提取出中心与形心、圈基等重要指标,描述产业网络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发端于美国,进而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以往在国际贸易中颇占优势的一些出口产业纷纷陷入困境,导致中国出口额急剧缩水。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完成出口产业的顺利转型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以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为出发点,就中国出口产业的转型战略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中国能够对出口产业的布局重新规划,在这场危机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6.
运用来自江苏省本土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测度企业生产率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联立方程计量方法,在解决企业出口和生产率之间内生性基础上,本文实证考察了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就测度企业生产率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而言,出口虽然不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TFP增长的因素,TFP却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因素;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生产率(S_K)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S_K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同时,出口又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S_K的提升;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劳动比率(K_L)单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K_L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出口也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K_L的提升。更进一步,我们按企业规模和按产品特性分组划分,深入研究了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不同规模与不同产品特性的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存在显著差异。这就为从更深入角度全面考察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可能具有的复杂相互关系,提供了来自类似中国这样发展中大国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关联信用风险在关联企业之间普遍存在,寻找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成为关联信用风险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结合传染病模型和复杂网络理论,探讨了管控策略对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及关联企业网络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导致关联企业网络最终趋于不同的稳定状态,当关联企业网络处于有风险稳定时,通过管控策略可以使其达到无风险稳定;当关联企业网络处于无风险稳定时,通过管控策略可以缩短网络达到无风险稳定的时间,且能降低关联信用风险传染过程中感染企业出现的峰值;在一定条件下,救治策略相较于免疫策略对关联信用风险的管控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7年至2009年中国1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外资特征对中国各省份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从FDI的不同特征出发,研究来自不同国家的FDI、不同规模的FDI、折合成技术权重的FDI以及FDI在不同产业中的渗透强度等方面对中国不同省份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将FDI的不同特征细分以后可能出现的异质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欧美国家的FDI对于发明专利、外观专利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来自亚洲国家的FDI对于发明专利、外观专利有负向效应;企业规模对于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均有显著积极作用;外资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越大,明显抑制了中国的技术进步;折合成技术权重的FDI对于发明专利、外观专利的影响也是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9.
王磊 《经营与管理》2012,(10):85-88
鉴于金融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1997年、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分配系数的方法,从纵向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并利用1995年日本投入产出表所提供的数据,对中日两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和比较,从横向比较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得出:我国金融保险业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然而并没有成为主导产业;中日两国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现出相似的特征;日本的金融保险业的前后关联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而我国则是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较高;日本的金融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关联度较集中,而我国则较均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低价出口之谜——基于企业加成率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出口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这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中国出口价格过低的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并且,长期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以及出口企业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是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从而解释了我国企业的低价出口之谜。  相似文献   

11.
丰雷 《管理与财富》2009,(12):64-65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技术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技术的内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技术关联企业的集聚及其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内技术的延伸与创新又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从而影响着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与转移.同时,以技术关联为基础的区域网络更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关联关系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解决地区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总收入中份额自1995年不断下降,深入而广泛的贸易自由化也发生在这一时期。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贸易企业1998~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我们将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迅速下调视为一次自然实验,用倍差法进行实证回归。实证结果显示,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过程通过降低资本品成本、中间投入品价格和技术引进的成本,显著降低了企业层面的劳动收入份额。企业面临的关税水平下降幅度越大,其劳动收入份额减少越多。在考虑了序列相关性、同趋势假设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通过构建R&D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利用近年来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工业部门R&D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工业部门,尽管外资流入促进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降低市场垄断程度、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途径产生的竞争效应获得的。由于R&D吸收能力低下,内资部门没能有效地吸收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在高科技行业,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自主创新,由于R&D吸收能力较低,内资部门没能吸收外资先进技术,产生了逆向技术扩散。在传统行业,R&D吸收能力较强,外资技术扩散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生产性补贴是否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8649个样本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Logit模型、FractionalLogit模型初步分析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基于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本文进一步使用"倾向指数匹配方法"(PSM)分析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不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即生产性补贴既是促使潜在出口企业做出出口决策、也是促使在位出口企业提升出口密集度的原因,总体而言,生产性补贴确实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促进企业出口为目标的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渠道之一,愈发重要。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需要借款人提供担保,作为发放贷款的前提。可见担保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分析了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基本因素 ,探讨基本因素的量化方法 ;首次根据理性微观经济主体的效应最大化原理 ,建立了一个包括国外实际收入、实际有效汇率、市场化进程和技术进步的四变量中国出口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17.
梳理近年来关于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分析这些文献对两者关系的度量方法、样本选择和主要结论;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提出未来可以拓宽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11年中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政治关联、财务绩效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将政治关联划分为代表委员类和政府官员类两种类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政治关联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高管的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正向作用于企业财务绩效,而财务绩效的提升会促使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而且,在控制了财务绩效的影响后,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企业社会责任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政治关联的级别越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越好。这说明财务绩效在两者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然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会降低企业的财务绩效。在控制了财务绩效的影响后,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了财务绩效在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贸易自由化是增加还是减轻了贫困?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构造一个联立方程组模型,利用中国的省际数据来分析贸易自由化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全国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数据回归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内陆地区贫困人口收入提高的边际作用更大;反事实估计显示出沿海地区由于参与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远大于内陆地区,因而沿海地区的省市贫困人口收入有大幅的提高,而内陆地区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幅度不大,有些省市甚至还出现了下降;通过引入交互项,本文进一步发现贸易自由化通过经济增长对减轻贫困的影响随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