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各领域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民生满意度总体不断提高。从"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各年度的调查结果看,2013~2017年,城乡居民对于生活整体满意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均保持在90%左右的高位;对未来的信心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上升,2017年对未来"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和"一般"的比例达到90%。同时,城乡居民对民生各领域的满意度总体不断改善。其中,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和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提高较快;就业、住房、社区公共服务、司法公正、交通等满意度得分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政府服务、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满意度得分稳中有升。特别是,随着食品安全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民生短板得到切实加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民生关切和诉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家庭生活的关切点中,排第一的是收入水平,选择比例为29.2%,较2016年上升0.9个百分点;其次是医疗服务,选择比例为12.2%,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住房和养老并列排在第三位。对于社会环境的关切点中,排前两位的仍然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尽管2017年城乡居民对这两个领域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治理仍然是城乡居民的强烈诉求;改进交通出行位列第三。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养老保障、政府服务等领域,广大群众都有一些具体的关切和诉求。从民生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各省份不同方面民生指标改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生活指标区域之间的差距继续缩小,但缩小的幅度在降低;公共服务方面不少指标没有延续均等化趋势,发达地区改善得更多;公共安全方面,部分东部沿海地区改善更加明显;生活环境方面,东部沿海和东北部分省份的改善程度较其他地区更加显著。在新时代,需要在科学把握城乡居民民生满意度、民生关切点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具体民生诉求,着力解决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民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以"经济企稳背景下的民生发展"为主题,继续在全国开展近5.1万份样本的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在安徽等8个代表性省份开展近1万份样本的民生关切点入户调查、编制31个省份的年度民生指数以及就业等相关专题研究工作。电话调查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企稳,民生改革措施力度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民生整体满意度普遍上升,对12个民生领域的满意度均呈上升态势。城乡居民民生关切主要集中在收入、医疗、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领域,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依然存在不同诉求。民生指数测算结果表明,过去5年31个省份民生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同民生领域和不同区域的改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建议积极回应经济企稳时期的民生关切和民生诉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夯实民生之本;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壮大民生之源;坚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民生之基。  相似文献   

3.
主观幸福感(Subjectir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因而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时间轨迹是由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得来.常常呈上升趋势.使用时间维度上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emporal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TSWLS)调查中国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时间轨迹.对366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①中国大学生对将来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要高于对现在和过去生活满意度的评价;②大学生对现在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要低于对过去生活满意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课题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民生工作得到改善,但省份间的民生水平差距较大并有扩大的趋势。电话调查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城乡居民对当前生活"很满意"或"非常满意",7成以上对未来"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分领域看,城乡居民对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对就业、收入、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多数居民认为过去1年政府在治理腐败方面有改善。调查还表明,约有10%的居民对生活不满,主要集中在低学历居民、低收入家庭、非正规就业者、无房户等群体,其改善住房状况,提升就业质量,加强社会保障的意愿较为强烈。各级政府应积极回应城乡居民关切,加强重点领域的民生工作,尤其是要切实保障和改善不满意群体的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需求,使公民受益或享受,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能够切实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该文围绕福建省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获得当前古田县和连城县的公共服务建设现状和公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信息,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产生作用的不同因素,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苗思佳 《科学咨询》2023,(2):108-110
本研究以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情感量表》(PANAS)与《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以山西高校的260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便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结论为:1.在待人接物的困扰方面,独生子女的困扰更多;2.男性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更大;3.在人际关系中,大学生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两个维度可以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高层管理者A型性格、社会支持对其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全国21个省市的303名高层管理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A型性格对幸福感的主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主效应非常显著,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各幸福因子的效应各不相同;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的直接影响,但主观支持的影响相对更大;支持利用、主观支持和A型性格对“总体情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支持利用”的影响相对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1.引言 对生活满意度研究的历史最早始于哲学的思辨,对它进行实证研究则是在国外把生活满意度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开始的,把它提升到心理学化研究水平的标志则是伴随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而建构的一些专门评价生活满意度的量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开创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标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投人民生资金累计达到33.8亿元,年均增长35%,远超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70%。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内蒙古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供需主体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表述偏好法中的满意度评价法计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值,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区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低。本文分析了整体满意度较低的成因,提出了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和加大资金投入来提升内蒙古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整体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8年,面对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大民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各项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民生满意度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与上年相比出现小幅下降。调查结果还显示,城乡居民在家庭生活方面的主要关切点仍集中在医疗和收入,在社会环境方面的主要关切点是食品安全和交通出行。对于有孩子的受访者来说,教育则排在第一位。另外,受访者对养老的担心程度明显提高。在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人民群众的民生关切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下一步,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诉求,围绕就业、收入、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的核心是让人民得实惠。在大力推进"两个率先"的同时,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底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功夫,像安排经济工作一样安排民生工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使世界经济衰退,而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少数西方国家的政客和媒体不仅拒斥中国成功的抗疫经验,而且基于所谓的"民主优越论"对中国发起政治攻势,以"专制""无自由""不民主"等污名化中国,其逻辑无疑忽略了民主的真正内涵以及衡量民主的主要标准。利用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条件过程模型分析,揭示民生幸福感对民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可以发现其主要传导路径来源于政治与经济绩效感知。民生幸福感作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本质体现和核心特征,本身并不对我国居民的民主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但通过政治与经济绩效感知的双重中介效应,其正向的间接影响显著。由此可知,民生是民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幸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性评价(李志,2000)。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有学者研究表明,工作幸福感和职业满意度越高,员工的离职率就越低。员工的主观幸福感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生活质量和状态如何,并直接影响其工  相似文献   

16.
方法:运用EIS情绪智力量表和Camphell等人编制的幸福指数量表对廊坊师范学院的20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1)目前师范生总体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相对于总分都处于中上等水平。(2)师范生的情绪智力总分和自我情绪管理在年级和性别上有差异,在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其他三个因子上无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差异。(3)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和生活满意度在性别有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总分和总体情感指数在年级有显著差异,而在生源地上都无显著差异。(4)师范生情绪智力总分及情绪智力的四个因子与均主观幸福感总分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总体情感指数除了与情绪利用无相关外,与其他因子均有显著。  相似文献   

17.
幸福指数是衡量民众幸福感的主观指标,反映的是民众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简称GNH)的概念是由不丹国王旺楚克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GNH(国民幸福指数)就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指数是改革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示器",是了解民众情绪波动和变化的"晴雨表",同时也是检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考试卷".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中国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国民的社会福祉、增进国民的幸福程度,国民幸福感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已经显著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但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的转化依然存在着广阔的改进空间,而国民在生存需要有效满足之后也必将更加关注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满足。据此,单纯从经济增长维度去理解社会发展越来越暴露出狭隘性,  相似文献   

19.
后扶贫时代缓解农民主观相对贫困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使用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通过A-F法对农民主观相对贫困进行测算,并构建logit模型等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民主观相对贫困发生率为30.25%,获得感维度以及经济地位、社会参与、文化活动等指标对主观相对贫困贡献度最大。(2)数字乡村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农民主观相对贫困,且可以通过扩大收入效应与消费效应缓解农民主观相对贫困。(3)村庄方面,数字乡村建设缓解农民主观相对贫困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相对落后地区;个体方面,数字乡村建设缓解农民主观相对贫困的作用效果对老年群体和风险厌恶群体更为明显。鉴于此,要加强农村民生、文化设施建设,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打造农村数字环境,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组织公益性技能培训,确保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并非"市场"所长,是政府应履行的主要职责。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民生优先发展理念,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