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劳动者工资如何决定是劳动力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依据现有的研究文献并加上个人的理解,对工人工资决定因素的前沿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工人工资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因素:工人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市场(或企业)特征以及工人与企业(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工人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是工人获得工资的基础,工人与企业(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的是企业(市场)与工人的信息学习和工作安排比较优势在工资决定机制中的作用,市场特征反映的是制度层面对工人工资的影响。工人工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工会成员身份能否给工人工资带来升水,一直视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控制了受教育程度、性别、是否结婚、工作是全职还是兼职、工作时长、年龄等因素,对工会成员身份对工资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会成员比非工会成员的收入高10.94%的结论。并且本文采用的模型通过了模型设定、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最后提出在我国要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提高工人的集体议价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出发,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增长率和行业工资差距这三方面分析中国工资的现状,发现中国工资处于较低水平。在分析了低工资的社会危害,包括扩大收入差距,增加社会矛盾;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等的基础上,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发展教育培训以及完善工会制度三方面论述了提高工资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的新技术日益接手以往由人工执行的任务,将改变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和工资分配方式。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表明,由于工业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弹性,其中,对可编码和重复性的常规任务存在替代性,对高级认知和社会互动的非常规任务具有互补性,工业机器人的引入促使非常规任务相对工资增长,从而非常规/常规任务工资差距扩大。利用制造业"企业—工人"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工业机器人使非常规任务工资大幅增益,工业机器人所体现的技术进步是任务偏向型(TBTC),而非传统意义的教育技能偏向型(SBTC)。此外发现,在私营、外资企业以及出口贸易企业中,工业机器人对任务工资差距影响尤为明显。工资差距更多来自于非常规能力的价格效应而不是禀赋效应。本文有助于理解当前我国沿海地区如火如荼的"机器换人"现象及所产生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决策》2010,(6):11-11
20年前,随着台湾生产成本攀升,樊先生将他的照明设备制造厂转移到了中国沿海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现在由于工资上涨,他的工厂又要搬迁了。樊先生的企业向沃尔玛等大零售商出售灯具和照明设备。他说:“目前的状况正像台湾曾发生的那样,中国人再也不想在工厂工作了。”因此樊先生在把他的工厂向越南扩张。他付给越南工人的工资是每月100美元,是中国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6月24日,全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辽宁营口召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力度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总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工会组织将实施五项举措,推动实现3年内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建会企业中全覆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最新的2011年和2012年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主要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大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比小城市高,但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能水平更高。其次,城市规模扩张能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农民工工资对城市规模的弹性系数在4.0%~4.2%之间,但该系数明显低于已有文献报告的城市当地工人的相应系数。最后,综合考虑到城市间的工资、生活成本和便利性差异等,农民工从大城市获得的真实实际工资或效用水平更高。改革户籍制度,减少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性障碍,将使得农民工更受益于大城市。本文控制了农民工潜在的城市选择性偏差,克服了当前城市规模的潜在内生性。  相似文献   

8.
戴觅  张轶凡  黄炜 《管理世界》2019,35(6):56-69
本文采用2002~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研究中国加入WTO后的进口关税削减如何影响各城市工资的相对增长,从而从区域劳动力市场角度考察了贸易自由化的收入分配效应。利用各行业关税削减幅度的差异以及各城市"入世"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本文构建了地区层面的关税削减指标并对贸易自由化的效果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工资增长相对较慢。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工资的相对增长率下降约1%。(2)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可贸易品部门,不可贸易品部门受影响相对较小。(3)低技能工人工资受到冲击较大。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低技能工人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增长率分别下降1.2%和0.4%。因此技能溢价在关税削减程度大的城市出现更快的增长。本文结论意味着中国"入世"的过程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调整成本和分配效应。居住在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并受雇于可贸易部门的低技能劳动力,是受关税削减冲击最明显的群体。因此,在进一步开放进口,降低关税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要求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由工会或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8,(27):14-14
工资集体协商是全国总工会近年来着力推进的一项工程。但由于职工方与企业在集体协商中存在"地位不平等"、"力量不均衡"、"素质不匹配"、"信息资源不对称"等问题,制约了基层工会在与企业行政方进行平等协商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干部存在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1.
《决策与信息》2010,(11):137-138
简单地由一定的生产要素需求和一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工资的模型很难解释真实生活中的一些工资决定的问题。效率工资理论在工资决定的问题上提出了一套新的解释方式:有时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保留工资高得多的工资,是促进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方式。本文试图简要地探讨一下效率工资理论的内涵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管青 《决策与信息》2009,(3):105-106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西方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别理论,着重介绍了弗里德曼的劳动供给与工资差别理论,以及按照形成原因所归结的四类常见的工资差别,这些经典理论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工资决定机制有着较强的解释力,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对我国建立有效的符合开放市场经济体系的工资决定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工资水平和工资收入差异问题进行了总结,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城乡、性别、行业和所有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柯使进 《经营管理者》2012,(4X):389-389
众所周知,制造业对于生产工人的工资选择不外乎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生产工人的劳动时间核算工资,按照生管部门的任务安排,与计件数量无直接关系;计件工资,即按照工人所生产完成的产量计算所得工资,与生产时间的关系也不是很大。当然,两种方式相比较,计件工资方式更能提高生产工人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因为工人的所得直接与所完成的产量相挂钩的,工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以完成更多的产量,从而获得更高的计件工资。  相似文献   

14.
既有研究未能有效解释父母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子女工资溢价,因而未能将其归因于"拼爹"还是"拼搏"。本文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实施的"从学校向职场过渡调查"(SWTS)之中国数据,采用剔除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偏差的区间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有:(1)父母政治资本确实促进了子女人力资本积累,在控制家庭规模和父母教育年限后,"官二代"的教育年限比"非官二代"显著高0.42年;(2)"官二代"进而将教育优势转化成了职场优势,获得了5.5%的工资溢价,也即父母政治资本通过子女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产生了工资溢价;(3)"官二代"的工资溢价来源于"拼博"积累人力资本而非"拼爹"进入高收入行业。这些发现共同表明: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善人生,教育在我国当代社会阶层分化和流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护教育机会公平,缩小教育差距仍是促进个人向上流动的有效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33):14-15
早在1995年.我国开始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集体合同制度。2000年11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明确要求在全国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008年4月.人保部首次提出“彩虹计划”.五年内在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推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来,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维护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方面日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是工资集体协商的两大代表之一,工会作用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有作为关系工资集体协商顺利的推行,关系劳动者真正能实现自己的权益。因此,工会在进行协商时要增强其代表性,提高协商代表素质建设,提出合理的协商目标,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自从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三圈"理论为分析视角,将"三圈"引用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领域当中,分别从它的价值、实行能力和支持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此次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原因,为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徐锋 《经营管理者》2009,(20):161-16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者实施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来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绩效工资自然而然就成为一种有效地激励形式。许多企业将员工工资设定为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之和,绩效考核成为确定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进行调研的W公司概况进行简要介绍,之后对W公司的集体协商现状开展调研。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W公司的薪酬体系现状以及W公司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情况,并通过对W公司人力资源部员工的访谈分析W公司未能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原因,以及了解工资集体协商的影响因素,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完善W公司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15-15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公务员与企业平均工资之比应为1.5:1—2:1。但我国现在大致为1:3,远低于合理的比例。有些中央部委之间相同级别公务员收入之比达到1:10。因此,在2008年,国家公务员局首先面临的重担,是解决公务员收入分配难题,建立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制度。而推行阳光收入,实行阳光工资,通过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消除行政机关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统一行政机关福利,被看作是第四轮工资改革的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