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旨在对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当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达到有效防范和降低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目标,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风险管理措施。在研究过程当中,本文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三种研究方法,并以行业典范阿里金融为例,着重从技术、信用与监管三方面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从阿里金融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技术、信用和监管风险的创新型管理机制,才能够起到有效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作用。建议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技术、信用、监管三个方面搭建风险管理机制,可有效解决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稳定的关键在于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因其规模具有突出的系统性风险特点,对相关监管制度的需求尤为迫切。本文认为分业监管体制的缺陷以及相关监管制度的滞后模糊,难以防控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因此在借鉴域外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监管规则的建议,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以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深化金融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互联网金融不仅存在传统金融具备的风险,还存在自身特殊风险,这对监管形成了很大挑战。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合理的监管体系来保障其稳健运营。本文首先梳理其他国家的监管政策和实践情况,总结了国际监管经验,然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和互联网金融的广泛应用给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金融市场呈现复杂多变、交叉融合的特征,传统的金融市场和监管理论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和风险管理需要。本文从金融网络视角,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区别于传统金融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引入信用惩罚函数和操作风险函数,考虑到加强社交网络关系可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建立了由资金供给者、互联网金融中介、传统金融中介、资金需求者四种类型金融参与组成的、集成资金流动网络和社交关系网络的金融市场超网络模型,进行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建立包括净收益最大化、社交网络关系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将约束条件放松为单边约束,研究包括上述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最后通过算例的MATLAB仿真验证模型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与否社交网络关系水平,金融市场的均衡状态不同;社交网络关系水平对互联网金融中介和传统金融中介具有影响作用;为提高市场稳定性和有效性,降低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中介需要合作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体系是传统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其资金来源较多样、较灵活、但缺乏监管,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及时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也有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容易引发次贷危机、影响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等消极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潜在的风险,缺乏相关监管的法律体系等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例如建立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影子银行法律监管体系,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等。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风险存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金融领域的证券信用交易风险也是伴随着金融活动的全过程而出现,所以说,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性是必然的,是随着每个人或者企业的金融活动与生俱来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有效地监管金融活动中的风险,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证券信用交易风险形成的因素,就当前我国的风险监管制度中存在的欠缺等问题,论述加强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管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衍生品尽管具有风险转移的功能,但同时也因外部性、垄断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而呈现出各种风险,只有深入了解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及其特征,并在宏观、微观方面做好立法规范,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的防范金融衍生品自身运行的风险,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是目前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潮流之一。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在带来商机和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金融格局,给监管部门带来巨大风险和挑战,为了通过法制手段遏制P2P平台跑路等金融风险,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本含义,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主要的产品模式及其风险,提出了基于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监管导向和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主要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100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对互联网融资的实践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互联网金融态度较为谨慎,很少借助互联网进行融资。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法律保障、风险监管、平台培育、信用重建和推介宣传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希望未来互联网金融在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吴琦 《经营管理者》2014,(24):22-23
互联网金融是这两年国内最为火爆的新兴事物之一,从最初的网上银行到最近火热的阿里金融,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每一个当代人的生活,当互联网金融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风险,也同样增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本篇文章从"互联网"和"金融"的角度浅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相似文献   

11.
大家观点     
<正>李东荣建立完善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金融科技作为新形势下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手段。面对金融科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应建立完善法律约束、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机构内控、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对消防工作高度重视,在2019年出台《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火灾事故调查处理"五位一体"消防监管新体系,并将火灾事故调查确定为构建"五位一体"消防监管体系的基础保障工程。针对新时代消防监管体系构建要求,文章对火灾事故调查在消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界定,深度分析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短板,并就加强和改进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网上银行的兴起带来银行金融创新的同时,也突显了目前我国网上银行法律监管制度的缺陷。为了更好地发挥对网上银行法律监管的作用,应建立系统、严密的网上银行法律监管体系,加强网上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与管理,及时强化对网上银行技术风险的法律监管,推动网上银行法律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诚信守法”确立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体现出加强信用建设在市场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市场主体是市场竞争环境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对打造“诚信守法”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推进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从健全信用监管制度机制、建立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加强信息整合开发力度、强化信用监管共治共享等四个维度,不断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为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金融担保公司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经营风险,销售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了中小企业和放贷银行的双重风险。但就目前来看,风险防范单靠担保机构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这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信用担保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国家立法,对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做出规定,要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担保公司的职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重申之重。  相似文献   

16.
共享金融模式具有缓解传统金融机构“流动性”困境以及发展普惠金融的作用,但存在监管滞后及不公平竞争等问题。需要从创新监管手段、开展行业自律,以及构建共享产业信用体系等方面入手,以共同推动共享金融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金融体系的活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社会价值,但其爆发性的成长也诱发了风险,产生了一些问题。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决定该领域必须受到相应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的适度监管需要根据相应的业务模式做好风险甄别,与时俱进,智慧监管。  相似文献   

18.
招投标中的风险及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讨论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采用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和信息化的手段,加强道德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招投标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兴互联网技术,区块链可促使现代互联网技术由信息传递升级为价值传递,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但区块链金融在法律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确立监管原则,完善区块链金融监管体系,建立行业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往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主要是把单个企业作为主体,关注企业的财务数据,而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对中小企业风险的认识和评价则换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研究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提出了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减少目前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价大多依靠专家评价的局限,并通过比较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和传统银行授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守约概率的不同,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提出应加强对客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对现有信用评价体系的修正和完善,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