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宝莲 《老年世界》2010,(23):15-15
刚结婚那会儿,我立志做个好媳妇,对婆婆极为孝顺。有时候,婆婆给我买了东西,我都坚持付钱给她,或给她买差不多价钱的东西,还一遍一遍地道谢。与公婆住在一起,早晨我总是起很早做饭,中午、晚上也是提前下班做饭,不让婆婆插手。婆婆扫地、洗碗我也抢过来,说:妈,您歇着吧,别累着。其实,婆婆还不到六十岁,可我认为,孝敬嘛,就该这样。但总感觉婆婆欲言又止,和我很疏远。后来,公公和婆婆搬回老房子去住了。  相似文献   

2.
你给她心胸坦荡,她还你一脸灿烂。一我们与孩子是双城生活,儿子媳妇都在上海工作,我们四个老人都在南京。得到媳妇怀孕的消息,我欣喜若狂,奔赴上海,主动承担照顾儿子、媳妇的责任。我不指望孩子们全盘接受,只想用自己的付出,让他们生活自在些。晚饭后,我拾掇完就明智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空间留给孩子们,却意外听到了客厅里隐约传来的抽泣声、击门声,不一会儿电梯口有了动静。我得出去瞧瞧,只见儿子撑住了电梯门,媳妇正背着包站在电梯里。  相似文献   

3.
蕊红 《老人世界》2013,(5):33-33
生下女儿阳阳后,为了照顾我,老公将婆婆从农村接了来。然而,婆婆的“空降”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时,我和婆婆在生活习惯上的不合拍.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烦恼:婆婆在卫生习惯上的一些“惊人之举”,越来越让我难以忍受:怕婆婆多想,我自己不好意思说,便让老公说说婆婆,叮嘱她注意卫生,但老公却对此不以为然,反过来还责备我没事找事。  相似文献   

4.
《伴侣(A版)》2021,(1):52-53
阿敏咨询: 我和丈夫结婚2年,宝宝1岁.公公3年前去世了,婆婆原本在老家生活,自从宝宝出生后丈夫就把婆婆接来和我们一起住,帮忙照顾宝宝.婆婆做事勤快,我很感激她,但她也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什么事都要按照她的要求做,否则她便不开心.比如我从未要求她给我们做早餐,但她却一定要做,而且做了之后,还要抱怨.  相似文献   

5.
阿莲 《当代老年》2006,(8):11-11
我认识一位86岁的老人,耳聪目明,思路清晰,是一位备受儿女尊敬的老人。最近在拜访这位老人时,她说的一句话令我很感兴趣。她说:“老人要受到儿女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儿女,要敢于向儿女道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媳妇和婆婆搞好关系是重中之重,公公只是拿来尊重的。媳妇为了避嫌还要少接触为妙,但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公公刚结婚的时候,因为生活背景和性格的不同,我和婆婆产生了一系列的磨擦。比如,她见不得我每个星期都会买大量的速冻食品回家,每天早晚一杯牛奶;更不喜欢我总是有  相似文献   

7.
公公犯下案子逃亡在外,儿媳痛心于老人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于是"曲线拯救"公公,毅然检举告发。公公被抓判刑,丈夫提出和她离婚,她该怎么办?是自暴自弃,任由这个家庭支离破碎;还是忍辱负重,勇敢担负起改造公公的重任?艰难抉择,媳妇将公公送进监狱时间回溯到2000年4月21日。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湘乡市棋梓镇杉坪村,有一位叫龙五十的老婆婆,今年 105岁了,仍耳聪目明,精神健旺。如此高寿,可有什么养生秘方 ?老人自己说:“我有一个好儿媳,若不是她细心照顾,我恐怕也活不到今天 !”  龙五十的儿媳叫刘雪秀,也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52年前,她嫁给周风烈,做了龙五十的儿媳妇。从此,刘雪秀克尽孝道,几十年如一日,细心、周到地照料着婆婆。  杉坪村是个田少地薄的穷山窝。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刘雪秀和老伴一年到头没日没夜地干活。前些年,他们老两口见缝插针,把房前屋后的空坪隙地都种上了庄稼,此外还揽包别人…  相似文献   

9.
常听好友褒扬她的公公,与她公公见面一聊,果然令人敬佩。好友的公公叫刘方,今年72岁,是湖南省航空局的一名离休干部。老人谈吐高雅,观念新潮,满脸阳光灿烂。这样一位历尽沧桑的古稀老人,他缘何青春不老?迎着我迷惑的目光,老人坦言:人生意味在晚秋,最美不过夕阳红。他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他精彩的晚年生活。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刘方就是刘方,他活出了自己的一种品位和境界。离休10年,他将以往对工作的热情转移到了高雅的老年活动之中。每天的日子,他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充实而有规律。清晨5点,他准时起床,然后读书、…  相似文献   

10.
恩比爱长     
贾乙 《当代老年》2008,(12):35-35
我认识一位年近80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11.
曹浩 《伴侣(A版)》2014,(12):7-7
曹浩老师,您好!我跟老婆认识不到5个月就结婚了,刚认识2个多月,我们就开始单独交往并发生了性关系,3个月后她怀孕了,我要求她去做无痛人流,她不愿意。因为深爱着对方,我们举行了婚礼。但在婚后的4个月里,我们会因为一点很小的事反复争吵。我只是好好地跟她说,开导她,她却不愿意接受,还生闷气。  相似文献   

12.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受害者和肇事者的家庭都受到沉重打击。谁也没想到,一个弱女子会挺身而出,用她的宽容大义和责任、爱心,把险成仇人的两家人拉在了一起……公公出车祸被撞身亡,媳妇胳膊肘向外拐2002年1月14日清晨,四川遂宁市船山区一位老人在晨练的时候被一辆摩托车撞倒。老人的儿子魏大勇和媳妇伍慧英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抢救无效死亡。肇事司机名叫邹超强,是市郊北固乡八村的农民,  相似文献   

13.
"现在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找不到照顾父亲的保姆。"李女士说。她母亲几年前去世,68岁的父亲前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很差,语言功能也基本丧失。现在,她每天上班每隔几小时就要往家中打个电话,有时候父亲不接电话,她就会急忙赶回家去。她和丈夫想给父亲找个保姆,但人家一听说是照顾患病老人,就不愿来了。  相似文献   

14.
婆婆网恋     
夏爱华 《老年世界》2008,(21):18-18
婆婆退休没几年,公公就去世了。怕婆婆寂寞,我给她买了一台电脑,教她上网聊天。婆婆说,聊什么天?有那空儿,我还想给孙子织件毛衣呢。话虽这么说,婆婆好奇的眼神却一直盯着电脑。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家乡死了一位老人,她三个在外工作的儿子为老人办丧事,吹吹打打,热闹了好几天,丧葬费花去上万元。外界人羡慕老人福气好,儿子个个孝顺。知情人则说,老人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儿子们却“娶了媳妇忘了娘”.每月只给娘一点点生活费.娘住的破屋无人管,有了病痛无人问,逢年过节也不回来看娘,老人昏灯孤影,常常以泪洗面。这真是天大的讽利生前不尽赡养之责,不报养育之恩,死后却不惜钱财,大操大办丧事,这是哪一家的“孝道”:)说穿了,“孝”的不过是用钱财挣面子,图个不实的虚名,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相似文献   

16.
感谢庄重张玉庭策划/本刊编辑部No.1以手写心我终于娶了她。就在结婚那天,我告诉了她一个秘密:"我永远忘不了一位老人。"我说,多亏了他的帮助,我才有了认识她的机会。"什么机会?"她笑眯眯地问。"我曾拜托过那位老人,当只有我俩上电梯时停止五分钟,好让我好好地看看你。""那老人立刻答应了你,还关了电灯。""你怎么知道?"我吃了一惊。"那人是我爷爷,是我让他关的灯,我想考考你,看你会不会趁黑暗偷偷地吻我。""可我没敢吻。只说了一句:'小姐别怕,有我呢。'""也正因为这句话表明了你的庄重,我才决定走近你。"说着,她吻了吻我的…  相似文献   

17.
我认识一位94岁的东北老人,老人中年丧夫,膝下五子。七八十岁的时候,她还到处去做些小生意,卖些衬衣、口罩之类的东西。老人的穿着很有特点,是老式的扣袢大褂,看上去不太像这个时代的人。现在她背已驼,耳也有些聋,但思维却极为清晰,行动也很利落,洗衣、做饭、打扫房间,比年轻人都勤快。  相似文献   

18.
本文要由两个女人在娘家、婆家两家家事上的现身说法来展开话题。其中一个身为保姆,她饱含感情地述说自己伺候卧床多年的父亲是如何尽心尽力,直至老人家安然离世。但她随即话锋一转,非常冷静且非常肯定地说:“老实说,如果是他家的老头子(即公公,丈夫的父亲)要我做儿媳的那等服侍,不可能!想都别想!”  相似文献   

19.
婆婆妈妈     
陈蓉 《老年世界》2009,(16):23-23
到了婚嫁的年龄,我做了别人的媳妇。我出嫁不久,妈妈也做了别人的婆婆。 每次回家,做了媳妇的女儿和做了婆婆的妈妈,便有了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婆媳关系。弟媳刚过门会儿,妈妈常对我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有时候一整天没一句话,真闷哪!”我便劝导她:“这儿不是人家自个儿的家,不随便,不说就不说吧。要是真找个能说会道的或是耍泼撒野的,您受得了?”  相似文献   

20.
睡前常服蜂王浆当心中风卧于床艾建史老年过七旬,身体倒还硬朗。儿女对他十分孝敬,一次媳妇从婆婆口中得知公公晚上睡眠不好,夜尿较多,便打听有什么合适的滋补品。听人说,睡前喝两支蜂王浆,睡眠效果好。她便批发来一箱送给公公服用。史老十分感动,也非常高兴,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