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从年代来讲,自西周初期《周易》中辩证思想萌芽算起,以至近代,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从内容来讲,古代哲学中曾经提出过一些光辉的辩证法观点,表现出深邃的智慧。如果谈批判继承古代哲学遗产的话,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应该是最值得研究的。近年以来刊行的几本《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对于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思想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以封建国家政权的外交、外贸政策所体现出来的,封建统治者以“天朝”自居,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主要着眼于政治上扬威和怀柔的思想;另一种是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长期友好往来的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广大人民渴望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要求对外开放,重视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小说理论 ,主要以三种形态保存下来 :首先是依附或夹杂在史籍、笔记中存在的零星丛谈 ,其次是大量存在于小说作品前后所附的序跋 ;再次是以对小说作品的评点形式存在的评论文字。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 ,是具有民族特色 ,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文学批评形式 ,也自有其体系 ,应进行深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列宁在这里虽然讲的是唯物辩证法,但也指出了辩证法思想的一般特征,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也基本上是适用的。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矛盾观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关于世界是充满矛盾的问题,关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以及互相转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统一观 ,尊重生命 ,兼爱万物是这一伦理思想的主题。寡欲节用是中国古代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渗透环境伦理意识的政法理念。不同于西方传统伦理学所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先哲主张保持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在当前现代化建设中 ,有分析地借鉴我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 ,对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伦理学 ,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国古代公务人员勤政廉政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硕亮 《江汉论坛》2003,(11):43-45
本文归纳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公务人员清廉勤勉的激励思想,将这些激励思想概括为五种激励机制:伦理激励机制,法理激励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情理激励机制和道理激励机制。希望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论中国古代的神圣法萧泓一、神圣法概念为维护社会秩序以便人与人合作,实现公共安全、幸福及利益分配,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都制定或约定有行为准则。行为准则中由公共力量强制执行的部分称之为法。其强制性显示为对悖逆者实行财产剥夺、刑伤、人身自由限制及取消生存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曲折的历程,在这一历史上,从《易》、老到王夫之,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典籍,它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代表着辩证法思想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总结历史的思维经验,是为开拓未来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10.
鲁成波 《齐鲁学刊》2004,1(4):104-107
"和"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核心范畴。"和"与"同"异,却与"中"不可分。宇宙万物由"和"而产生,又存在于"和"的状态中,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对宇宙万物本来面目的根本认识。"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解决今天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存有丰富的国际法文化 ,其中也包含了国际组织法文化。古代中国的国际组织 ,职能上比较单一 ,并且欠缺常设代表机构及专职公务人员。但是 ,古代中国的国际组织并不排斥经济职能 ,重视发挥司法职能 ,并且往往采用协商一致的表决制度 ,不乏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军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主要是气候)的变化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的重要起因.环境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战术的重要作用因素.中国古代长城的修建,凸显了环境对军事战略的影响;骑兵的出现,则集中体现了环境对军事战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形象思维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几个重要环节引人注目,本文试图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就教于读者。一《易传·系辞》发现了人类感受形象、传达形象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呈现的形态称之为“象”。作者明确说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唐前小说的地位一直是"小道"、"末流".唐后,地位开始有所转变,但始终未能登大难之堂.之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小说的阅读层开始扩大,又因口头文学承传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帮助作用,它的地位也得到认可.中国近代的历史遭遇和屈辱的历史地位使知识者认识到小说的社会作用,于是近代意义上"新民"、"救国"的小说观念开始产生,几经曲折后,发展为"启蒙"、与"反封建",小说观念逐步成熟起来.新文化运动后,在李涵秋、鲁迅等小说家推动下完成了中国小说观念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15.
白华 《甘肃社会科学》2003,(6):147-148,141
本文论述冠礼筮日筮宾、三加等程序 ,认为冠礼具有庄严性、象征性和劝谕性的特征。最后总结了冠礼的意义 :冠礼作为古代成人礼赋予冠者参政权、祭祀权、婚姻权、继承权以及保卫贵族国家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孔子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灵魂的主体,那么中国人思想言行中的辩证精神,就一定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夫子那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把“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大题目,在此我并无野心对它做一个详尽的论述。我并不准备涉及诸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激化以及自然科学的水平等等对古代辩证法或近代形而上学所起的作用。我只打算谈谈这两种哲学思想本身。对于古代辩证法与近代形而上学的区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引论中早已做出了经典的知识论述,但是恩格斯没有来得及深入论证他的观点,他对古代辩证法和近代形而上学多偏于特征的描述,未能深入到它们的本质。从而使他们整个论点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发挥。这里,我所尝试说明的正是古代辩证法与近代形而上学的实质,我准备从实质上去把握它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简论卢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卢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毅耘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神论者、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其政治学说在历史上的巨大进步作用,我国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而对其历史哲学则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拟对卢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分析黑格尔辩证法思辨结构的历史性和语言性问题,我们阐释了进一步探究其思辨结构秘密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在19世纪围绕着黑格尔辩证法思辨结构所作的全面批判,不仅为我们反思当代人类的历史性、语言性的存在方式提供了不可回避的参照系,而且也为我们重新理解和解释辩证法自身的语言性和历史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上记录着许许多多次改革,纵观这些改革,可明显看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化,也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是在不断改革中向前发展的。我们曾对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进行过有益的专题研究,但是,仅仅微观地孤立考察某朝某代的某次改革还很不够,只有将改革这一历史上的普遍现象宏观地加以研究,前后排比,互相参照,综合剖析,才能揭示出改革的规律,给我们以更深刻的教益。本文打算对中国古代(这里仅指封建社会)的社会改革试作初步综合探讨,从其成功、失败正反两面加以研究,看看能得到什么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