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声乐学习中运用朗诵技巧 ,不仅有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 ,且有助于声音的放松及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清晰和正确把握作品情感等。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很难用文字准确描述其形态的教学形式。其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强,但又有"定法"。因此,声乐教学一定要遵循每个学习者声带结构的差异性特点,并促使学习者气息与音乐感觉在相互促进、影响与协调中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同时,只有促使学习者将声带运用与歌唱内涵、学习者思维、情感相结合,才能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谈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是一种通过演唱者的情感表现力来引发听众情感的歌唱艺术。声乐教学也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应当同声乐技术的学习同步进行。从发声练习、想象力的培养、曲目的选择和作品分析这几个方面来谈情感的培养,并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使歌唱的技巧与情感同步增长,达到歌唱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歌唱气息的运动机制是支配歌唱呼与吸的原动力,也是促使歌唱者发出理想音色,达到良好共鸣的原点。为了使声乐学习者能够迅速掌握歌唱呼吸的技巧,提高艺术水平,文章详尽地就歌唱气息运动机制的物理学原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践探讨了相关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最趋于自然的一种情感表达。当人们进一步将这种自然歌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声乐时,许多问题相应而生,原因是对歌唱的原理不能透彻理解和心理上没有做好准备。一位歌者要想唱出沁人心脾的歌声,必须在歌唱前做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6.
声乐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声乐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歌唱器官的认识和运用,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歌唱的基本功,富有情感地进行歌唱,以培养出优秀的师资和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7.
声乐课程在师范音乐教学中,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范围,但它又是教学构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按照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是进行发声的气息、共鸣、位置等歌唱噪音的训练,在歌唱噪音的训练中要注意把握歌唱心理活动的规律,只有把握了.歌唱心理,才能搞好声乐教学。一、声乐教学中必须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在上课初期,师生都会因陌生而不相适应,这时教师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最佳学习心态,进而运…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声乐歌唱中的情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民族声乐的灵魂所在,是民族声乐经久不衰的根源所在,是无数人倾倒民族声乐的奥秘所在。民族声乐歌唱是一种二度创作,在歌唱中如何将其情感予以准确表达?对此,笔者通过长期的演唱实践提出五点认识:一是精湛歌唱技术。二是彰显民族个性。三是吃透作品内涵。四是调动想象力。五是发挥体语魅力。  相似文献   

9.
气息深、喉部松,位置高是声乐三元素--气息、共鸣腔体、振动声带--在歌唱中的最佳状态的科学概括,也是掌握歌唱艺术的基础和要领.教学中,不能机械地割裂开来,要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歌唱艺术中,歌唱情感和声乐技巧是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情感的表达是歌唱的目的,占主导地位;而歌唱的技巧是情感表达的手段,是从属地位,二者不可偏废。在歌唱中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歌唱中,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每一首歌曲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那么,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就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声乐演唱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就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意念引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本文对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歌唱者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气息是一切歌唱运动中的基石.歌唱时旋律的流畅性差,喉头凝重,声音的柔韧性差,弊气、吊气,声音位置不高,长音完成不好,无法进行声音的强弱变化等,这些问题都与唱歌的气息有关.通过分析歌唱中的发声器官,探讨唱歌的呼吸方法,进而阐述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呼吸练习方式和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同时提出了呼吸训练的要求及在声乐作品中的运用.总之解决了歌唱中的呼吸运用这一难题,声音才会变得通畅自然、柔和圆润、清澈明亮.  相似文献   

13.
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气息是一切歌唱运动中的基石。歌唱时旋律的流畅性差,喉头凝重,声音的柔韧性差,弊气、吊气,声音位置不高,长音完成不好,无法进行声音的强弱变化等,这些问题都与唱歌的气息有关。通过分析歌唱中的发声器官,探讨唱歌的呼吸方法,进而阐述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呼吸练习方式和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同时提出了呼吸训练的要求及在声乐作品中的运用。总之解决了歌唱中的呼吸运用这一难题,声音才会变得通畅自然、柔和圆润、清澈明亮。  相似文献   

14.
歌唱感觉是指歌唱发声过程中的有预谋的生理、心理准备和生理、心理期待,是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发声器官所进行的"感觉预谋"。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感觉的作用是可以把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动作、习惯联系起来,从而摆脱纯理论性术语带来的困惑,帮助学习歌唱的人更好、更快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5.
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运动,通过这种运动所产生的气流,也就是气息,是人体一切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气息是歌唱之本。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论述,并强调:“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欧美的声乐...  相似文献   

16.
民族唱法及其声音的特点是以真声为主,以清晰、甜美、明亮见长。在民族声乐中,男高音歌唱训练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头腔歌唱支点、头腔共鸣、歌唱声音的方向和气息的流动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 气息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者悦耳的声音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运用基础上。国内外声乐教育界对于呼吸法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看法是一致的。克拉克在《论呼吸》一书中指出:歌唱者必须是位专业的呼吸者。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中国著名声乐教授周小燕认为:谁懂得呼吸,谁就能歌唱。中国传统声乐则道: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充分说明了声音与气息的关系,道出了呼吸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美声唱法声音技术训练的研究一定要将人体生理置于首要地位。在对学唱者进行声乐技术训练时应主要围绕气息的力度、声音的密度、气息和声音的方向性来逐步提高发声技术,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整体协调的。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从歌唱感觉角度衍生的"面罩共鸣、眉心音、声音位置"等传统声乐教学中常用术语的误区,从根本上提高歌唱发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声乐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构成了完整的声乐教学过程。声乐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动态分析和自我意识调控,排除学生的心理、生理障碍,激发其歌唱动机,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合理地运用教案及超语言因素,把歌唱发声理论活化为歌唱发声实践,把无声的声乐作品活化为有声的音乐形象,在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动探索歌唱发声技能和技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不仅要研究歌唱艺术,更要注重个性心理培养.运用气质类型学说对人才的演唱气质与歌唱个性进行研究,对于塑造学生的演唱风格和歌唱气质非常必要.声乐教学必须树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个性心理在声乐中的应用,建立一套既符合学生心理,又符合学生生理特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