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技术和人才要素有效集成,充分发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各自优势,是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分析了成都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鼓励联盟实体化运作、支持联盟创新发展、推进联盟规范化管理、加大宣传促进联盟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以技术创新主导产业的今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产业层面的拓展。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尚未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仍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有待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国内外文献,并对其做出了总结评价,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合作技术创新对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隆  张宗益  古利平 《管理学报》2004,1(1):125-128
通过建立描述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基本模型,研究了合作技术创新对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技术联盟能量效率提高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出2条结论①纵向技术联盟比横向技术联盟稳定;②技术联盟比企业集团更有利于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6.
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半球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肯尼迪总统上台伊始就调整了对拉美的援助政策,更是推出了针对拉美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本文通过对肯尼迪政府时期“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出台,实施的分析,把握美国对拉美援助政策的动机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们许多企业技术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要求,全社会利用和配置技术进步资源的观念十分淡薄。要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努力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多地参与国际国内的合作与竞争,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利用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FDI技术溢出对不同集聚度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高集聚度行业应逐步放宽对FDI的限制,发挥规模效应;中集聚度行业通过市场竞争效应推进行业自主创新;低集聚度行业应利用FDI先进技术实现对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技术联盟的概念及其发展,技术联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具有解决中资源稀缺性问题、降低开发成本、增强企业技术能力的作用,并分析了基于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风险来源及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9,(24):19-19
6月13日.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宣告成立.标志着北京新能源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该联盟是首都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风能、生物质能、浅层地能、核能六大产业技术联盟的总称。该联盟将通过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规划、建立研发巾心和试验平台等途径.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连市为例,从经济理论角度论述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法和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法对技术、资本和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判定目前大连市经济发展方式,并借鉴上海市在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经济跨越式发展与技术进步类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动力,在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选择适合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技术进步类型,对于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的两种类型:技术模仿与技术创新的分析比较,提出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相机采取不同的技术进步类型,要从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出发实施技术模仿和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做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认识统一,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措施有力,真抓实干,一定能够使四川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用数据包络法(DEA)计算并分析了1985~2003年间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实证分析了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转型特征。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1985~2003年间,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总体上比较缓慢,没有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趋势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2)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转型的效果在行业分布上不均匀;(3)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对外开放和行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技术进步,国有比重和行业集中负作用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