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民族团结是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建国初期,毛泽东立足于我国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把坚持民族团结提高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民族和国家兴衰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历史,合乎现实,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地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普遍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中,在保障民族团结、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中建立和发展的.民族区域自治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不断促进和保障了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毛泽东民族观的基石;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是毛泽东民族观的核心思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是毛泽东民族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民族团结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民族团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科学的思想内涵。邓小平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并将其贯穿于民族团结理论的各个方面。经济上以先富带动后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走向共同富裕;政治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上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水平,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卫生事业建设;社会上坚持"两个离不开"思想,强调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党内团结,树立党中央权威。再探邓小平民族团结理论,对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俏  张大为 《理论界》2014,(1):28-31
考察1921-1949年中共民族政策的历史变迁,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共民族政策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以中共民族自决主张的变化为视角,可知中共的民族政策经历了探索、转变和创新阶段。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共的民族政策围绕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注重与国家结构形式相贯通。今后在制定民族政策的过程中,仍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重维护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6.
川滇黔桂康等民族地区,是抗战相持阶段坚持抗战的大后方,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是以国统区和沦陷区为主阵地的中共南方局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公开和秘密的渠道,中共南方局将统战工作的对象拓展至少数民族的上层,使其走上了联共、抗日、反蒋的道路.少数民族参加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7.
保障各少数民族的白治权利,这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民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必然会充分调动和发挥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兴旺。如何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是从事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同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一、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我们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当家作主,在自主平等基础上共同走向繁荣的一项基本政策。建国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政策完全正确,具有强大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湖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情况的调查,指出当前湖北民族地区高素质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提高民族干部整体素质、改善人才政策环境、创新干部培养机制等方面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的民族团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的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突出了坚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四项基本原则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关键.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和科学性.深入学习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对于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丰富和发展民族团结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完 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爱祖国与爱民族相统一,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邓小平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广西各民族共同繁荣;统筹社会发展,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和健全民族法制,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努力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创造重要条件;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创新民族团结工作,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封建军事帝国形成过程中一贯奉行的俄罗斯大民族主义给境内各民族造成的压迫和苦难;评价了苏联时期混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做法给车臣等少数民族所造成的灾难,以及因此而激活的地方民族主义被少数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的危害。认为正确处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和真正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是保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民族问题上亦是如此。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主进步的道路,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对外对内的民族问题。所谓解决对外的民族问题,就是赶走了日、美等帝国主义对中国各民族的侵略、奴役和掠夺,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解决对内的民族问题,就是消灭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历史上存在的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制度,在思想和行动上努力铲除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  相似文献   

14.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保障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巩固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处理国家和自治地方、汉族同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相互之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日益突出,对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加强民族立法,是维护民族团结、平等,维护少数民族各项权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搞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认真学习《决议》,坚决贯彻《决议》,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运用法律形式保障自治区内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民主权利、自治权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依照宪法和自治条例,制定关于发展我区民族教育的单行条例,实现民族教育立法,保障少数民族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正当权利,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我区民族教育立法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对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有很多深刻的精辟论述,是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一、维护民族团结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立足点。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邓小平同志,历来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问题,为维护民族团结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早在1950年7月,在他的《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讲话中就指出:民族团结问题,是“解决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①“我们中华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教育一直都实行着特殊的优惠政策。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是由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民族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性主要受到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到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再到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特殊阶段的演变,但其中的特点却是十分明显的,即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一系列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另一方面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其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在贯彻这一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应该关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部的语言与文化等特殊性问题,进而使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模式阶段迈入质量发展模式阶段。  相似文献   

18.
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一定要牢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个硬道理,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主题,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坚持“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民族教育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和发展民族教育 ,除了巩固边防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促进国家强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等之外 ,也是少数民族成员的生存、发展、人性和人权所必需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0,(6)
民族关系是在民族与国家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社会关系之一。在高等学校中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需要,是迎接国际形势挑战与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需要。在内涵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主要包括传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弘扬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传统,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自身发展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探索民族关系教育的新路径,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坚持"教育细化,管理细致,服务细心"的新模式,为取得教育实际效果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