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港口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重庆港口经济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对策,旨在加快重庆“三江”港口群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协同理论为基础,以2008—2013年重庆保税港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相关数据为依托,构建协同度模型研究了两系统协同发展的情况。研究表明:重庆保税港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是协同发展的,但协同发展程度整体偏低,重庆保税港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据此,重庆保税港区应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功能,促进两系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港口作用 建设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重庆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全国水运主枢纽港口,具有加快发展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特色产业带;布局临港工业,发展港口经济;建设外贸口岸,发展物流产业;构建沿江城镇体系,发展旅游商贸产业,对建设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庆处于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定位为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航运中心的建设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出发,分析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基于中心建设现状和发展环境,利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建设航运中心进行战略分析,研究建设的战略路径:重庆应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铁公水空"一体化交通体系、渝新欧铁路等资源优势,打造港口集群、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推进保税港区建设、提升港口集聚辐射能力,以加快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港口产业复杂的经济特性是传统上实施政府规制的内在经济动因,同时这多样化的产业基本属性也使其规制重构和引入竞争较为困难.通过对包括规模经济、沉淀成本、准公共物品特性和可竞争性等在内的港口产业经济特性进行的系统分析发现,基于港口经济特征来构建"产权、竞争与规制"的协同治理结构是港口改革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港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头和耗能单位.在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新形势下,提出了绿色港口的发展理念.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港口研究和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绿色港口建设的内在机理,从港口规划、港口建没施工、港口运营等方面.基于"生态-经济-社会"的角度,构建出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长江上游第一大港!这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险交通枢纽!重庆由于具有港口的优势,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博大,宽广、冷静,热烈.温柔如和风,激烈如雷霆,这是港口的品格。王国光,重庆港港务局局长,正是具有这种高贵的品格,才赢得了成千上万职工的尊敬和爱戴。“重庆港之子”,是重庆港职工代表大会授予他的至高荣誉,凝聚着重港人对他厚厚的情意,浓缩了几十年来他对港口的那份血浓于水的深情。从民航到长航,从蓝天到长河,王国光避过了政治劫难,他把根牢牢扎在了重庆港。孤帆远影,母亲河上一派萧条,一江…  相似文献   

8.
SARS疫病的快速传播使重庆旅游经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重庆旅游经济的弱点暴露无遗,尤其是"井喷式"经济的负面影响和SARS之后残酷的价格战争让重庆市旅游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中.为了重庆旅游经济的长期发展,必须清楚地认识客观情况和实施有效的恢复策略,从而使重庆旅游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保证重庆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现代港口建设的规划,主张建设以北方、东方、南方三大港口为核心的陆海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港口海洋经济,认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港口经济思想体现了产业布局的协调性、港口-腹地的依存性和交通运输集聚性等特征,对当代中国海洋战略的实施和沿海地区港口、城镇、产业等经济因素的互动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庆港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全国水运主枢纽港口,具有加快发展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特色产业带;布局临港工业,发展港口经济;建设外贸口岸,发展物流产业;构建沿江城镇体系,发展旅游商贸产业,对建设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