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重光 《城市》2010,(12):3-6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如何推进城市化,如何建设和发展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城市怎样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办好世博会,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发表2010年新年贺词时说:"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我们热忱欢迎五大洲的朋友们共襄这一盛举,共同谱写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新篇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人怦然心动.它创造性地将城市主题纳入世博会的视野,令世人瞩目.城市化在全球范围突飞猛进,人类正迈入城市时代.城市能否承载人们的幸福期待?人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园?世博开幕的日子"虎"啸而至,离我们越来越近,世博--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盛会.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会的看点不是建筑,而是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在上海世博会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城市的低碳生活设计、建筑的生态绿色设计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让你惊叹:没有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哪来的和谐与美好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韩振武  潘维军 《城市》2012,(2):52-56
当前,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制约着中国发展,各界对此提出了多种对策有的认为要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城市化;有的认为要靠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农村的扶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实际生活中的“城市病”使一些人绝望,有的市民舍弃都市喧嚣去过田园生活,但城里的污染源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向乡村.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在一些地方却异化为对农民新的变相剥夺.一年来,笔者围绕"世博会与城乡互动,建设和谐社区"主题进行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吴中区木渎镇政府、临湖镇湖桥村、横泾镇尧南社区、常熟市蒋巷村、平江区历史街区社区等单位.  相似文献   

6.
《城市观察》2010,(3):F0002-F0002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充分释放出人们对城市的期许。城市已成为现代人高品质生活的集聚地。为有效地向世界展示城市的独特形象,吸引眼球,地标性建筑已越来越被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所重视。城市地标性建筑因其融合了城市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静 《公关世界》2010,(12):34-3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同样也是2010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的主题。2010年9月7日至10日,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世界各地的中外友城地方政府、友城组织和从事友城工作的代表在上海共聚一堂,研讨城市话题。  相似文献   

8.
林坚 《城市》2015,(4):74-76
城市是流动的空间,时间是流动的记忆.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舞台.城市和乡村、传统和现代、实物和精神、本土和他乡,这些都是城市记忆和乡愁中相互缠绕的要素.留住城市记忆,记住乡愁,才能让城市有韵味,人们生活有回味,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场为2010上海世博会量身定制的原创舞台秀,以杂技为主体,融入了音乐、舞蹈、戏剧、武术、茶道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精粹元素,用以展示深合修身养性之道的中华茶文化.给身处纷繁城市生活的现代人带来不可多得的视觉艺术享受和心灵启迪。以茶文化平衡城市生活的节奏,让人们拥抱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这无疑也暗合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发表2010年新年贺词时说:“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我们热忱欢迎五大洲的朋友们共襄这一盛举,共同谱写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申博委副主任、上海市市长陈良宇表示,上海有十分的信心、十分的勇气,希望成功申办二○一○年世博会。陈良宇是在此间举行的二○一○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情况介绍会上作上述表示的。陈良宇说,中国为二○一○年世博会设计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可展示性强,可参与度大。各国可以就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城市经济繁荣、城市科技  相似文献   

12.
陆锡明  刘明姝 《城市》2011,(9):20-23
一、引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居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给有限的城市道路交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世博会期间的交通达到了集约、可达和有序的目标,出色完成了世博会的交通集散任务。交通的本质特征不是通行而是可达,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及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环境构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生活垃圾、空气质量等突出问题仍困扰城市,水资源匮乏、区域生态功能退化等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地区发展目益严峻的挑战。正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倡导的,“可持续”和“发展”这两个主题如何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完美融合,如何走出一条绿色经济之路,成为了城市和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古力 《老年世界》2010,(15):29-29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盛会的豪情至今还在我们心头萦绕,上海世博,这个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世界博览盛会,伴着烂漫的春花,又向我们款款走来。上海,展开双臂,迎接八方宾客,浦江两岸,绚丽多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更寄托了所有中国人的希望和热情。我尚未踏上世博园的土地,然而,凝望着电视荧屏,心中洋溢起世博会这曲绝美动听的华彩乐章,我的心,早已飞向了那里.  相似文献   

15.
刘砾遥 《职业》2011,(1):74-76
可以不停地变换居住的城市以适应自我,让曾被很多人描绘过的“自由生活”不再只是一句空谈;也可以由心而发居于山野授人以渔,让些许高居华丽庙堂的学究自愧弗如;更可以逐利而居化身店铺大掌柜,直面最真实的自我物质观。这就是肖陆峰,一个会让人产生生活无限美好想法的淘宝店掌柜。  相似文献   

16.
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亮  王孟欣 《城市》2010,(5):71-74
一、引言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来关注城市。然而,城市和有机体一样,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拥挤、污染、犯罪等,这被称为“拥挤效应”。借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城市生了病,人们通常称之为“城市病”。“城市病”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多苦恼,以交通拥挤为例,早在1937年美国洛杉矶就出现了交通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未来对世界上多数人来说,区别他们的主要标志是城市而不是国家。"——帕斯卡尔·马拉加尔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着一座城市的个性,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曾几何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使上海城市形象蜚声海内外,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的确对推进城市的跨文化、跨区域、跨领域的发展具有举世瞩目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业绩,对推进世界对中国的认可、和北京城市形象的快速提升具有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的建设,与公共关系联系密切;品牌的建设,知名度、美誉度与和谐度成为衡量一座城市价值与影响的关键。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城市的发展均需现代公共关系的思想智慧。"未来对世界上多数人来说,区别他们的主要标志是城市而不是国家。"——帕斯卡尔·马拉加尔。曾几何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使上海城市形象蜚声海内外,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的  相似文献   

19.
正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地球正成为巨大的"城市矩阵"。但是,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一切的答案尽在童大焕的《中国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这本书强调了你我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以及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遭遇的一系列问题。大焕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政策逻辑,沉迷于费孝通先生1938年写的《江村经济》(又名《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是危险的。准在决定城市的死与生?政府意志、商业利益、人文理想如何在博弈中共生?尽管国内外研究机构和财团  相似文献   

20.
王庆 《职业》2012,(33):157-158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本文利用互联网数据,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给出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GDP影响的定量评估。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应用GM(1,1)灰色系统模型进行灰色预测,从世博会对上海市GDP影响这一侧面定量评估出世博会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