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鸿门宴》是《史记》中写得极为精彩的一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唉!竖子不足与谋!……”此话乃范增所言.“竖子”一词是骂人的话,表示轻蔑,相当于“小子”.可是此处“竖子”所指的究竟是谁呢?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所指项庄;②郭锡良等人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古文选读》、山东师院中文系编《中学古代散文注析》解释为明骂项庄,暗骂项羽;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古代散文选》解释为明骂项伯等,暗责项羽;④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编者只解释了“竖子”一词的字面意义,没有点明所指何人.  相似文献   

2.
传统《语文》课文《鸿门宴》是一篇脸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其中涉及宴席座次的只有寥寥几笔:“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当时宴会在军帐中进行,座次按古代室内礼仪活动形式安排,以东向为尊,其次是南向、北向,最卑的是西向。因此,现在许多课文教案、教学参考资料的编者与某些分析文章的作者,几乎都认为从中表现出项羽的妄自尊大、骄横无礼、以势压人等等。理由是项羽自己占据了最尊贵的位置,而置同为楚军将领的刘邦于较序做的座次,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无视当时的具体情况,扭曲了…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范增论》一文表面上是批评范增没有适时离开项羽,实则是评析项羽、范增、义帝三人之间的关系,他将义帝与范增、项羽的关系都界定为君臣关系,认为范增始终是忠于义帝的,而项羽则为逆臣。苏轼的《范增论》在古代朝鲜高丽时期、李朝时期文坛的"受容"可称为一种"叛逆式接受",这两个时期的李齐贤等七位文人强烈地批驳了苏轼的范增为人杰、范增忠于义帝、"增不去,项羽不亡"的论点,为全面认识范增这个历史人物提供了一种"他者"的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么几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现今的高校古汉语、古作品教材及一些有影响的文言读本大多未对其中的“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加以注释,同样,中学语文课本亦如此。有些虽加注释,但似乎都不够准确妥贴,如郭锡良等编、王力等校订的《古代汉语》:“我们这些人现在要成为他的俘虏了。今:时间副  相似文献   

5.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话;“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皆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课本上对其中的“客何为者”未予加注。查王伯祥先生选注的《史记选》,其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你是干什么来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史记选》第44页)又,《古代散文选》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这个)客是作什么的。”(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86页)从这两个权威性选本的注解中不难看出:一个是把其  相似文献   

6.
范增确系项羽的“亚父”叶永新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吴仰湘同志在《范增不是项羽的“亚父‘’》[1]一文中(以下简称吴文)对此提出异议、我以为吴文的说法很有新意,但却难以成立。鉴于这个问题与范增的评价及项羽败亡原因等问题关系甚大,故有进...  相似文献   

7.
竖子至欹枕一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杜臆》云:“‘欹枕’,作‘欲寄’者是,寄人则‘提拪’久,‘山风’、‘野露’不俱往矣。”修远则谓:“诸本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谓欲寄远客,恐其道路之长,徒费时日也。考旧本,乃‘欲寄江湖客’,良是。公此时,方伏枕。‘江湖客’、公自谓也。‘提拪’、指竖子言。见其年年从幽园提拪而归,奖其勤,亦悯其劳也。因(木奈)以写己久客之怀。‘日月长’三字,含悽无限。”上若以为:“‘欹枕’句,公自言多病客居,而竖子年年久从园摘柰提拪而归,一‘长’字,奖其勤,亦自伤久客也。”沧注言:“‘提拪’,谓竖子勤于供事。黄生谓:‘公素提拪此子,故能善会人意。’与前说不同。”按:  相似文献   

8.
《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现中学语文课本注“王之”为“以他为王”,有的文言语法书上也有把它当成动词使动用法的。在教学中,几经琢磨,我以为不妥。译成“以他为王”,是用“之”代“先破秦入咸阳者”。单就选文来看,似乎还通,但从《项羽本纪》全文和《史记》中其他有关文章对这件事的记述来看,我觉得其中的“之”不是指“先破秦入咸阳者”,而是指的“秦”(即“关中”)。  相似文献   

9.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知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建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相似文献   

10.
《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见《史记·项羽本纪》)这句话该怎样翻译?其中“与”字如何解释?课本未注.查一些资料译文,不能尽如人意者,十之八九也在一个“与”字上.我以为此“与”字不可视为虚词而应看作动词.《经籍篡诂》:与,从也:《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犹随也:《淮南坠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与樊哙”之“与”有“使令”意,可当“使”解.句意是说:刘邦就丢下车骑,独自骑着马,使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快步跟从,从郦山下,取道芷阳抄近路逃走.  相似文献   

11.
宋陈骙《文则》指出:“文有交错之体若缠纠然,主在析理,理尽而已,……《庄子》曰:‘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末始也者。’又曰:‘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明祝允明在《罪知录》里说:“文体既立,其状自殊。”他列举了十四种类型。其中,有萦纡缠乱,反复钩连者,指的就是这种交错之体。 这种文字,“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散,彼因自谓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也,学者何不从大方处求之?”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这种交错之体,《庄子》用得最多最成  相似文献   

12.
释“很”     
《汉语成语词典》(甘肃师大中文系编写)“羊狠狼贪”条中将“狠”字训为“狠心”,并指出该成语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对此本人尚有异议。查《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文中之“很”用的是本义,当训为“不听从”,决非“狠心”、“凶狠”之意。《说文》:“很,不听从也。”正是释的本义。《汉语成语词典》既指出“语  相似文献   

13.
《史记·项羽本纪》有句著名的话:“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集解》注:“《尸子》曰:‘舜两眸子,是谓重瞳’。”意思是说,一个眼睛生有两个瞳孔,就是重瞳。  相似文献   

14.
刘邦数项羽“十罪”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记·高祖本记》记载,在楚汉之争相持阶段,刘、项隔广武涧对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刘邦不仅不应战,而且一连列举项羽十大罪状。后人论刘、项争雄,大都褒刘贬项,且往往以这“十罪”为依据。其实,所谓项羽“十罪”乃政敌责难之辞,其中难免有诬陷虚夸的成分,不可盲目地信以为据。现逐条考辨评析如下: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人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按:《史记》曾多处提到怀王之约,合而观之,大体情况是,怀王命宋义、项羽等人北上救赵,同时又遣刘邦领兵西征,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即先入关灭秦者王关中。刘邦抢先入关,“当王关中”,而项羽却把他封干巴、蜀、汉中,所以有  相似文献   

15.
苏轼《竹枝歌引》概括此诗内容云:“伤二妃而哀屈原,思怀王而怜项羽。”诗之开头即为伤二妃:“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冯应榴《苏诗合注》引山公注:“《一统志》: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牛女分野。周为百粵地,秦属桂林,汉置苍梧郡,地总百粵,山连五岭。”苏诗各注仍之。  相似文献   

16.
《史记·项羽本纪》有句著名的话:“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集解》注:“《尸子》曰:‘舜两眸子,是谓重瞳’。”①意思是说,一个眼睛生有两个瞳孔,就是重瞳。这在《汉书》中说得更为明确。《汉书·陈胜项籍传》:“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何其兴之暴也!”颜师古注曰:“童子,目之眸子。”②《汉书补注》钱大昭注曰:“童,古瞳字也。说文本不从目。”沈钦韩则进一步注曰:“董子《三代改制篇》:‘舜有二童子。’《荀子·非相篇》:‘尧舜三牟子。’杨倞注:‘《尸子》曰:‘舜两眸子,是谓重明。’《淮南子·修务训》亦本《尸子》语。”④这些著名大家引经据典,解释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重瞳,即是两个瞳孔。“重瞳”之说,影响甚大。后人著书立说皆以此为据。曹植《帝舜赞》:“颛顼之族,重瞳神圣。”⑤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有虞氏,姚姓,目重瞳,故名重华。”⑥《春秋孔演图》:“舜重瞳子,是谓重明。”⑦宋王禹偁《待漏院记》:“九门既闭,重瞳屡迥。”⑧就连  相似文献   

17.
对《说文解字》中几个字的异释郭诚(一)说《说文》:“止,出也。象过校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我认为许说非是。遍观从“之”之字,皆无许氏之意,而是“指”的意思。应该说,上是“指”字的初文,象形。故指土而为往,指人为先,指人而言...  相似文献   

18.
一、“何……之有”的变式和略式(一)“何……之有”,是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它是“有何……”的倒装。其中“何……”是动词“有”的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的,是复指代词;“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何”是定语,“……”是中心语。如: ①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左传·昭公三年》) 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③以乱平乱,何治之有?(《左传·宣公四年》) ④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状字假借”提到名词做状语的一种比况用法,看其对两例的解释:《孟子·梁惠王上》:庶民子来。——“子来”者,如子之来也。“子”名字。先乎动而成为状字。《孟子·万章下》: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犬马畜伋”者,犹言“畜伋如犬马”也。“犬马”二字名字,置“畜”之先而用如状字。名词的这种用法后来古代汉语语法著作都提到,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词类活用(四):名  相似文献   

20.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下面两段话,一段是: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另一段是: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这两段话都是项羽在垓下溃围、彻底失败时说的,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其中两个“当”字,究应如何解释,却往往被忽略。《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在两处“当”字后,均无注文。一般选木也不加注。个别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