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以来,中国的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亚洲邻国的重视,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在清军入关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持学习、敬仰的态度,"慕华"心理一直是主流的中国观。而自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急剧直下,贬低、甚至蔑视中国人。那么在清入关后以及中英战争前,对处于清朝康雍乾鼎盛时期18世纪的中国,日本又是如何认识中国的?鉴于学界对这一近世日本中国观的研究较少,本文拟以成书于18世纪的《清朝探事》及《清俗纪闻》两本史料为中心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这一近代以来日本中国观源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从多侧面的独特视角审察中国文化,对自身有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世界     
我几次访问日本、中国、及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一直在学习这些国家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现在还在学习中。 可以看到有些西欧的政府和政治家在教训中国人、日本人和亚洲人,似乎亚洲各国人民没有悠久的传统文明和价值,缺乏深邃的历史和文化的造诣似的。 西欧人与那些连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日本的亚洲政策经历了“脱亚入欧”、“脱亚入美”、“回归亚州”三个阶段,与此同时,日本的亚洲观表现为殖民主义亚洲观、依附主义亚洲观和新亚洲主义三种形态。日本亚洲观的历史嬗变与其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并与日本向何处去这一日本民族的根本问题密切相关。它具有矛盾的两面性,既促进了日本的社会发展,也给日本及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在日本举国提倡“回归亚洲”的今天,日本能否对近代以来的亚洲观进行解剖与反省,将对日本的未来发展与亚太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日本知识人来华考察的过程中,塑造于古代经典的中国形象与近代现实社会所感受的中国形象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参与建构了近代日本知识人的中国观.以日本知识人的中国游记为对象,探讨幕末至昭和初期以知识人为主体的日本人的来华体验,进而考察其来华过程中的感性因素在建构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中所发挥的作用.由于个人体验与时代状况的差异,幕府末期至昭和初期,日本来华知识人的中国认知大致呈现出五种表现形态.对各种形态的认知做出历史还原和事实定位,对于准确把握日本人中国观的形成过程及其后世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真正研究日本的时期始于明代。明代不但产生了很多有关日本的著述 ,而且在对日本的了解认识上产生了质的转变和惊人的飞跃 ,逐步蜕去了以往照抄照搬旧史的陋习 ,开始以实际了解的真实情况充当史料了。其中的《日本考》详尽地介绍了当时日本的社会及民俗等情况 ,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在明代研究日本的水平 ,是中国人在日本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于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所限 ,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仍处在隔雾看花、隔窗观月的似是而非的朦胧阶段。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对亚洲的认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现着日本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对自身文化的定位问题.通过对古代以来日本人对亚洲的认识,揭示了日本人亚洲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热在美国蓬勃兴起,很快遍及日本、西欧和其他许多国家,被视为一种国际管理新潮。这股管理新潮的冲击波,从1986年起逐渐涌进我国大陆,与我国民族文化相融合,初步形成一种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文化,开始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日关系史上,日本人的中国观经历过几次变迁,古代"慕华"到近代后期的"蔑华",战后的"赎罪意识"和对中国的亲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实力的变化,又出现了一些对华不友好的观念,冷战结束至目前阶段,日本对中国的观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日本历次中国观变化的背后,都是以中国实力的强弱和中日力量的对比为基本参照点的,因此虽然目前日本的中国观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尚不足预见,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国家增强实力并缩小与日本的差距,将会是形成日本友好的中国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福泽谕吉的近代国家观从天赋平等向脱亚论的转变所形成的思想体系,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侵略道路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又出现了新国家主义思潮,这应是福泽谕吉国家观的一种复兴映现。正确认识和分析福泽谕吉的国家观对彻底批判日本侵略历史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困扰人类的人口迅猛增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挑战又摆到世界人民面前,这就是人口老化问题接踵而来。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在西欧、在日本,人口老化已成为现实,这些地区或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而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将在下个世纪初期或中期,先后陆续进入老年型。届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将纷至沓来。我国随着近年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年龄结构已由年轻型进入成年  相似文献   

11.
安藤昌益是用"气行论"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他认为,气有进退之大小、阴阳之大小、以及厚薄、老若的差异。基于气的运行之不同,首先产生了国与国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其次基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国民的差别与优劣。可以说,昌益的国家民族观里含有差别歧视性,并且显著地表现为作为日本与日本人的优越性。昌益的地理观与他的国家民族观及其历史观是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日本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国民的优越性和日本的神圣性(神国史观),他的这种观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的思想,很可能仍深藏于现代日本人的意识中,从而影响着现在日本人的思想与行动,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日本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固然经济原因是主要的,但政治和社会的原因也不容忽视,甚至是很重要的。本文试图就战后美国和西欧的外交政策对西欧经济复兴的影响谈些看法。(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遭到沉重打击,德、意战败,英、法遭受严重创伤,这些国家的国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文学思潮观形成于对欧洲文学思潮的译介,厨川白村最早进行欧洲文学思潮史的系统研究并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文学思潮观,成了后来日、中研究者仿效的主要范例。受厨川白村影响,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写了《摩罗诗力说》一文,是中国人研究欧洲文学思潮的开端。五四运动前后,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以及文学研究会均受到日本影响。中国的艺术思潮研究走了一条与日本近似而且联系紧密的道路,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依赖于“日本桥”的中介。  相似文献   

14.
最近公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又给中国送上了一个很炫的名号—一"富豪工厂"。在这一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中国内地共有115人上榜,身价都在10亿美元以上,占了全球1210位亿万富豪的近1/10。这也是有福布斯记录以来,第一次由美国以外的国家产生100位以上的富豪。没想到这个国家不是日本,也不是德国,而是中国——中国上榜亿万富翁人数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巨富板块"。有西方评论甚至说,中国引领亚洲富豪数量超越欧洲,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中叶,王韬在上海墨海书馆工作时期,通过英美新教传教士了解到日本社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开始逐步改变中国文人对日本传统的“社会集体想象”,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关注日本明治维新的人士之一。60年代初到香港以后,他通过与日本人密切接触,对日本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治维新之后正在崛起的日本开始跃跃欲试向外扩张,而昔日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却一步步衰弱下来;二者地位近乎戏剧性的变化,使得王韬笔下的日本形象充满了矛盾。王韬对日本认识的演变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中颇具代表性,反映了晚清这个新旧交替的特定时代中国文人日本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佛教于6世纪经由朝鲜半岛国家之一的百济传入日本。佛教文化自传入日本后即受到包括皇族在内的各个阶层的欢迎,融入日本人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之中,其基本理念"无常观"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感叹世事无常是日本文学永恒的主题。本文对日本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无常观思想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近代大学一般被认为是源于中世纪的西欧。然而观阅中世纪西欧的历史会让我们发现 ,那是一个极为黑暗的时代 ;反观同时期的东方 ,此时的中华文明一片辉煌。这不由让人思索和回味 ,为何近代大学的瑰丽之花 ,没有发端于东方的沃土 ,却产生在西方的荒原。  相似文献   

18.
葛兰西不仅是文化战略家,而且首先是政治战略家。他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而且针对不同于革命前俄国的西欧社会,提出了全新的革命战略即“阵地战”。这一战略基于对革命战略更广泛的理解,把夺取文化领导权、争取“公众意识”作为主战场。葛兰西这一思想对其追随者影响深远,但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尤其是受到了托洛茨基主义者的深刻质疑。而欧洲共产主义及其左翼批评者已有的历史则表明,自葛兰西、卢卡奇以来,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真正有效的政治战略,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吉田茂的皇国史观包含着皇室中心论、天皇无罪论、否定对美战争论、神道观等内容.吉田茂的这种历史观不是战前日本皇国史观的简单承继,而是有新的发展,如象征天皇制下的皇室中心论和新时代的国家神道观.战后50年代吉田茂的皇国史观成为日本政界的主流历史观,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20.
吉田茂的皇国史观包含着皇室中心论、天皇无罪论、否定对美战争论、神道观等内容.吉田茂的这种历史观不是战前日本皇国史观的简单承继,而是有新的发展,如象征天皇制下的皇室中心论和新时代的国家神道观.战后50年代吉田茂的皇国史观成为日本政界的主流历史观,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