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定国 《中华魂》2011,(4):61+58
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父亲,我一生最为崇敬的人也是我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父亲两年前去世时我未能在他身边,也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父亲的文章而拖至今日。我之所以要写此文,除了对父亲的愧疚和怀念,更是想将父亲的精神永远继承。  相似文献   

2.
父亲     
如果我是云父亲就是一片天空我在父亲的怀抱里享受一种博大如果我是太阳父亲就是宁静的早晨父亲用汗水和泪水给我快乐的空间如果我是月亮父亲就是捧月的星我时刻都能看到父亲希望的眼睛父亲是我成长的根我是父亲的理想果父亲$满族小学五(3)班@孙铜~~  相似文献   

3.
亲情难舍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我们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不知为什么,她和母亲老是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一直以来,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离家一年后的我,再见到父亲时,我们竟无语,当我离开父亲时,父亲送了我  相似文献   

4.
落日     
小时候,常随父亲一起去看落日。和父亲看落日是在一个小小的水塘边。即将落山的太阳光把我们父女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就像院子里父亲亲手种下的两株一高一矮的白杨。也许由于我那时候还太小,实在看不出那即将落下去的太阳里蕴藏着什么奥秘。惟一能够引起我兴趣的倒是父亲的故事。我紧贴着父亲强健的身躯,搂着他,坐在岸上被太阳照耀了一天的土地上。每当这时我便感到一种温暖、一种依靠。父亲总爱给我讲故事,对父亲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我都喜爱,尤其是夸父,那个为了子孙后代的光明竟然去追赶太阳的人。只有在看日落的时候,父亲才肯摘下他那副…  相似文献   

5.
母亲是红花父亲是绿叶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蜜蜂我在红花中吮吸我在绿叶上舞蹈母亲是河水父亲是太阳我是一棵小小草蜂我享受着河水的滋润我沐浴着太阳的温暖母亲是大陆父亲是台湾岛我是横跨海峡两岸的彩虹桥我连着母亲我连着父亲父亲、母亲和我$浙江省浦江县浦阳一小@张莉莉  相似文献   

6.
正前些天回去看望父亲,父亲非常高兴,他说我上了一天班累了,让我先休息一会儿,他这就为我做饭。我在父亲的卧室里歇着,感觉有些无聊,于是便看父亲床头的小说,我随手翻了翻,无意中翻出了父亲的鸡年计划书。父亲退休前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工作严谨、认真,做项目有计划、有步骤。退休后父亲依然保持着井井有条的生活作风,做许多事都  相似文献   

7.
阅读父亲     
父亲是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首无言的诗。要读懂父亲,必须用心灵去感悟……阅读父亲,让我领悟到海燕搏击风雨的澎湃激情。我喜欢吟诵高尔基的《海燕》,我从阅读父亲二十年的从军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他就是一只勇于在事业的征途上顽强拼博、积极进取的海燕。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他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追求卓越非凡。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他经常加班加点。记得有一次,我整整一个星期未见到父亲,我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告诉我:"你爸爸哪里也没有去,他晚上十二点回来,早上四、五点钟又去上班,这其间你正在熟睡,当然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7,(10)
想当小提琴家我迷上了小提琴,向父母提出想学小提琴。父亲断然否决。我很生气,没吃晚饭就上了床。母亲一向对我宠爱有加,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买了一把小提琴给我,送我去学琴。父亲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迟早会得到教训。"我倔强地看着父亲,一言不发,心里说: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向父亲证明他是错的。整整七年,我风雨无阻地去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大,来到武汉——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他在这里读书,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一个合适的职业和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我仍记得,父亲那晚接我放学后没有带我回家,而是赶上一班火车,直奔开封。父亲那时的表情,我从未读懂。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张敏,于2000年1月10日不幸病逝,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无论岁月多么久远,无论世间多么沧桑,父亲的音容笑貌在我的眼中永远清晰明亮,父亲的谆谆教诲永远沁我心田,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儿孙立业做人的宝贵遗产。父亲的眼泪从我记事起,我只知父亲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是在悼念毛主席的追悼大会上。还有一次是父亲去部队看我,回来后掉了眼泪。那时候,我所在的部队施工烧窑背砖坯,我拼命干活锻炼自己,生了病也不去看,饿得吃9个窝头都不知道饱,从驻地走到砖场2公里路竟将军服湿透。父亲来看我时,指导员田财英同志把我从砖窑里叫出来…  相似文献   

11.
给父亲照相     
父亲生长在山沟里,一辈子没有照过相。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特地从城里回家去,准备为父亲照一张相,了却我做儿子的一桩心愿。 回到家里,父亲看我摆弄相机,觉得很新鲜,便用稀奇的眼睛盯着我说:“这小东西,真能将我收进去吗?” 照相时,父亲说啥也不愿照,坐在那里很不自在,拘拘束束像有人绑住了手脚。好说歹说,父亲就是不愿接受我的摆布,最后竟说天不早了,还得去干点活儿。  相似文献   

12.
父爱如山     
一直以来,在我眼里的父亲总是时而和蔼时而深沉,而且从不愿与女儿谈心,仿佛这是作为一位父亲应有的威严。也正因为这,我觉得父亲与我相隔甚远,捉摸不定。但就是那么偶然的一次,我真正认识了父亲。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在父亲的棍棒下长大。从14岁那年的某一天开始,父亲就再也没有打过我了。因为,那一次,父亲的一顿暴殴,让我手臂鲜血直流,我愤然离家出走了一天。第二天,我又累又饿,特想回家,就设计了一个巧合,故意让母亲找到了我。之后,我没有再跟父亲说过一句话,整整八年。  相似文献   

14.
父亲洗澡     
儿子满月那天早上,一阵时断时续的敲门声把我唤醒。门一开,父亲“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还背着半只米袋,笑呵呵地站在我面前。父亲一到,岳父全家也相继起床,一个个和父亲问好。我带父亲进房看小宝宝。父亲小声地抱歉:“把你丈人家的早觉搅了,早知道你们还在睡,我在街上再遛达几圈。”我连忙安慰父亲:“不碍事。不碍事。”当父亲看到他孙子那张稚嫩红嘟嘟的小脸,两眼笑成了一条缝。午饭一吃完,父亲便提出要回家。我和岳父母再三挽留他住一宿,可他找出种种理由推诿,拎着蛇皮口袋就向外跑。岳母给我下了最后通牒:一定要留…  相似文献   

15.
父爱不痴呆     
蕊红 《老友》2012,(1):41-41
母亲去世几年后,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我在离家100多里的市里上班,无暇照顾患病的父亲,于是便在市里联系了一家养老院,将父亲送了进去。父亲住进养老院两个月后的一天,院方打电话给我,说我父亲在闹情绪,不吃不喝,一个劲地骂护工,让我赶去处理。  相似文献   

16.
老父的酒盅     
小时候,我常看父亲喝酒。那是一只洁白精巧的小瓷盅,光滑的小盅上还有一道细裂纹。父亲总是小心地端起酒盅,看一眼,然后将嘴唇轻轻沾沾酒,咂咂有声,细细体味一番之后,再慢慢喝起来。那时家中经济拮据,父亲喝酒每次只一小盅。我喜欢父亲那小小的酒盅,那清淡的酒香对我产生了诱惑力。可是,当我偷偷喝一口时,却好像是一股火焰在嘴里、喉咙和胸膛里乱窜,带着苦涩的辣味。我开始怀疑父亲为什么喜欢这辣死人的“魔水”。父亲的酒是那种用地瓜干酿造的散装老白干。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喝酒更多的是为生活而“苦中作乐”。他要为一家七口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6,(1)
我从小在父亲的棍棒下长大。从14岁那年的某一天开始,父亲就再也没有打过我了。因为,那一次,父亲的一顿暴殴,让我手臂鲜血直流,我愤然离家出走了一天。第二天,我又累又饿,特想回家,就设计了一个巧合,故意让母亲找到了我。之后,我没有再跟父亲说过一句话,整整8年。记不清挨了多少打,反正,打过了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神通     
仲利民 《可乐》2008,(12):34-34
家藏万贯,不如出个硬汉。父亲在外很有人缘,大家对他评价很高。在家,我和母亲却烦他,看不惯他一副舍己为人的做派。没考上大学,父亲又不能为我谋得体面的职业,我只好外出打工。临行前,父亲给我一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牙坏了很长时间了,我不久前才知道。那天饭桌上,我发现一向吃饭很快的父亲吃一口要咀嚼老半天,而那盆他最爱吃的猪蹄烤黄豆竟然连筷子都不伸过去,起初以为他胃口不好,但父亲说胃口还不错。在我的追问下,母亲告诉我,父亲的一口牙几乎全坏了。  相似文献   

20.
那年我升入中学,父亲请来了木工为我做了一张精巧的带书架的写字台,作为我考入重点中学的褒奖,我知道,这更是一种鼓励,一种期望。从此,这张写字台与我日日相伴,我伏在它的上面汲取知识的营养,倾吐对生活的热爱;更难忘记的是,在这张写字台前,父亲给我讲解几何题,教我诗朗诵,耐心地看我的作文,并提出意见,还给我讲立意,讲词意,使我受益匪浅……在这张写字台前,倾注了父亲多少心血,又寄托了父亲几多厚望!爱心的浇灌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终于,我的文章发表在《少年文史报》上。欣喜之余,我对父亲说:“爸爸,你怎么不写点东西呢?”在我的心中,才华横溢的父亲应该有他自己的成就。作为医生的父亲怅然了,过了一会儿,他说:“是呀,我也应该写的。”可是,父亲的心力都放在了我们身上,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