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新 《南方论刊》2006,(10):19-22
以首创全国第一座“万吨单点系泊原油接卸码头”为标志,茂名港“八五”期间港口建设曾经辉煌,但“九五”、“十五”期间,先行官不先行,港口发展速度与茂名城市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其增长速度好比是:茂名港口行一步、全国港口走三步、广东港口跑六步,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国个沿海港口中的排名,从年的名退到年的名,目前茂名港仍然处在第二代港口水平。作为非中心城市,港口是茂名加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全球布局与分工的核心战略资源,只有理清港口与城市发展的思路,跨越式发展港口才能促进茂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以大港口吸引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工业,以大工业形成大流通,大流通壮大大城市,大城市促进大港口发展”的思路促进城市与港口互动发展,需要着眼于城港一体化,落实好《茂名港总体规划》;需要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需要积极营造政策洼地;需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引导市场力量解决资金问题;需要社会各方达成共识和政府全方位的大力支持。25150200020200533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制度协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客观上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协调。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知识产权制度协调应该根据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情况,分阶段予以设定。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临港工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福建省具有发展临港工业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要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实施以港兴市、科技兴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港口、临港工业,促进现代化港口、制造业基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0年是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加快的一年,2001年起美国经济衰退引起人们关注。这次美国经济衰退将是一次中等程度的比较温和的衰退。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率明显放慢。世纪之交,亚太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显著变化:亚洲发展中大国在崛起,亚太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和重新活跃,中国有望成为亚洲多层次经济合作的枢纽。两岸加入WTO,将有利于大陆、台、港的区域经济整合,推动“中国经济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为建设大通道培养选拔跨世纪人才黎兆进随着钦州港两个万吨级码头启用、设立国家一类口岸和地级钦州市三件历史大事的完成,钦州被推上了建设大通道、服务大西南的战略位置.钦州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全面实施“以港兴钦.大力发展通道经济”的战略决策,力争三年打基础...  相似文献   

6.
发展大庆市肇源县港桥特色经济,抓住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深入思考发展大庆市肇源县港桥特色经济地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目前金融服务在支持发展特色经济中的“瓶颈”问题,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建设金融安全区,打造“信用大庆”品牌,创造平稳、健康的金融环境,鼎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防城港市发展港口经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赖检发 《学术论坛》2006,(10):101-104
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防城港市加快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良机。作为“以港兴市”的防城港市必须适应世界港口业发展趋势,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紧紧围绕“港口经济”做文章,逐步提升防城港市的经济实力,把防城港市建设成为北部湾区域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宪森所写《曾国藩的实事求是观及其渊源》(娄底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一文,说“实事求是是曾国藩理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准则”,“其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类说法,我疑难颇多。(一)关于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曾文的题目表明作者重视曾国藩哲学思想的渊源,但文章所说的渊源,只是作者的看法而不是曾国藩及许多学者的看法。曾国藩哲学思想渊源之一,是以姚鼐为首的桐城派。其“为学渊源盖得之于桐城姚氏”。(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国藩从早年起就“…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柔软的“脐部”近年来,区域经济再次引起宏观决策者的重视,无论是跨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中国的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大都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最终达到共同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区域发展上大体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四沿’发展战略。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刊历史、民族栏目本着关注现实、寻找历史支点、探寻民族渊源之目的,特发布本刊2007年几方面的投稿选题。期待有深厚学理根基、富有学术积累价值的成果,诚望学界支持!作者赏识!一、史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二、基于西部的古代中国区域文化的互动研究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四、明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五、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六、“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战争”爆发70周年研究2007年是“七七事变”以及“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该选题以历史为出发点,可多学科选题论述。七、历史上…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战略支柱之一。过去五年是区域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区域发展在九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与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路分不开。系统总结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十大方略,认为新时期的区域协调发展扎根中国本土,对促进中国区域经济长期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从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问题导向角度,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四个方面不协调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六个政策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通过区域内的关键要素协同实现整体加强、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间的平衡与协调。协同发展意味着区域内各个要素的联动同构,其中知识集成与产业集群是高质量经济协同的两大关键性要素。制度化的知识分科模式下,要让知识集成从“潜在”要素,走向“实在”行动,必须厘清技术技能、社会关系、原理规律三类知识的集成价值,这是知识协同产业的前提。而产业集成的“显在”样态推动区域集约、循环和规模经济等协同样态,让产业协同知识成为必然。两大关键要素的“潜在”价值与“显在”价值协同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必须全面推动知识主体与产业主体、知识生产与产业生产、知识分类与产业分类的同向同构,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同。  相似文献   

13.
上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国情特点,于1994年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ZI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中国面向ZI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于1996年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的两大基本战略之一,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之中。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中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领先一步。首先,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具备较坚实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其次,迈向21世纪的上海.肩负…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的深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确有“肤浅”发展问题,中国需要进入深度发展时期。深度发展,是一种真实、全面而持久的发展。深度发展不是见物不见人的单纯经济增长,不是急功近利的财富聚集,不是扩大差距的区域分化,更不是一时繁荣的包装和显示。深度发展是经济能力、经济效率的发展,是经济制度、经济秩序的发展,是以人为目的的全面社会发展,是社会内在自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宏观新格局——三个经济圈形成之后,中国怎么办? “大中国经济圈”的构想,理论上不无基础,现实中最大的困难是,大陆、台、港、澳的全体中国人如何丢掉历史的政治包袱,重建共识,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大统一。  相似文献   

16.
论文主要从历史角度,通过对建国63年来中央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变化及其绩效,来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究竟发生多大影响.早在中央政府制订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鉴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状态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央就开始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沿海与内地关系问题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十大关系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帮助和带动全国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称作一个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腾飞的“大政策”.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的背景和内涵下,中国重新走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央政府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实施了细化的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63年来,中央政府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花了很大精力努力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尽管经历了不少曲折,但总体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增加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于西方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它是对西方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如果不加批判地借用到中国来,就有可能在解释力上产生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双重阅读的方式对西方理论进行解构,看到其合理与不当之处。通过双重阅读,我们有了建立“中国学派”的自觉,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学派”生成的重要渊源,利用这些渊源形成理论硬核,才可能启动理论发展的过程。在启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实践”这个概念可以作为“中国学派”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8.
论吴文化与吴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和经济,都是大概念、大范畴。按照主流理论,这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按照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这是两手抓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而言,有东方和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小而言,有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吴文化渊源悠久,吴经济兴旺发达。两者之间如何依存、制约和促进、联动,是值得思考、探索和选择的。由于兹事体大,仅能作点滴谈。文化与经济盛衰的联动和错位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基础,文化与经济本来是一枚金币的两面,同时闪烁着灿烂或暗淡的光芒。也可以譬喻为鸡与蛋,到底是文化哺育经济还是经济催生文化,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年多之后,其经济构成与经济运行的全球化趋向加强,国际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与大投资的格局已初见端倪。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路径需要重新调整,包括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和战略等等,都必须把它们放在国际化经济的定位上,对资源配置架构和改革开放战略作重新整合。与此相应,笔者还提出了中国经济学的“出世”问题,强调加强发展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失业经济学的研究,以应对中国经济实际转型的需要,并推动中国经济学与世界同行。  相似文献   

20.
海上洋场繁华小说 ,指的是产生于一八四三年(清道光二十三年 )到一九四一年间 ,描写海上洋场繁华生活的小说。上海又称“海上” ,租界又称“洋场”。研究海上洋场繁华小说对我们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文学都有重要意义。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角度看 ,海上洋场繁华小说研究的意义首先取决于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特大城市 ,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在经济文化方面起着比北京更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种说法称 ,就中国历史来讲 ,“两千年看西安 ,五百年看北京 ,一百年看上海。”① 另一种说法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