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实性原则"对文学创作至关重要,而对历史剧创作来说尤为复杂既要以历史真实为依据,又要受到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的制约.打上了时代烙印的历史剧创作,在虚构艺术上有三重约束历史真实、现实意蕴和审美需求.<汉宫秋>对这三重约束作出了选择当历史真实和现实生活构成矛盾时,以"现实意蕴"为其虚构准则;当历史真实和艺术创造的特殊审美规律的需要相抵触时,则偏向于艺术创造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贾丽萍 《东方论坛》2008,4(2):50-55
在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原则的支配下,中国作家的虚构意识相对淡薄,小说的艺术品性未得到充分重视。在小说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呈现为二元对立的悖论关系:不真实的被看作是虚构的,真实的则不是虚构的。小说由虚构抵达真实的美学特征并没有得到正确认识。从强调小说的反映功能到注重小说的虚构品性,是现代小说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小说突显三大特征:虚构、叙事、真实的生命创造。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剧的艺术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剧的艺术虚构是必然的。历史剧作家虽有虚构的自由 ,但还要受到历史真实、历史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影响。艺术虚构在历史剧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它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历史内涵 ,增强戏剧效果 ,因而历史剧的艺术虚构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的模仿虚构,与现实主义的模仿自然和现代主义的模仿理想具有不同的主体参与方式、与现实的相关性、与现实的距离、真实性准则、虚构上成规则。后现代的故意(滑稽)模仿颠倒了传统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破坏了传统艺术真实。作为一种自我相关艺术,它不直接言及现实,基本上是远离现实的艺术。但它通过对虚构真实性的自我揭露和自我循环,重新提出虚构对现实的真实性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真实再现的特点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再现是影视创作中一种新的虚构手法,它既不同于以往记录片对事件简单的"搬演"或"重构",也区别于通常剧情片所采用的虚构手段。真实再现的虚构要有证据,要求"间离效果",具有白描化、虚拟化的特征。真实再现存在局部暗示、场景重现和戏剧再现三个层次。它不但可以弥补创作过程中影像资料的不足,连接历史的断点,使叙述更加流畅、生动,还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空感,为尘封的历史、逝去的人物注入新鲜的血液,并表达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与情感。  相似文献   

6.
虚构是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虚构是文艺创作中为概括生活、塑造形象、突出主题所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是“从客观现实的总体中抽出它的基本意义并用形象体现出来”这样一个过程。因而虚构便成了文学通向真实的中介和桥梁,而只有真实才是文学的生命和目的。当真实作为目的达到之后,虚构作为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虚构的价值体现于此,也囿限于此。阿·托尔斯泰就曾这样说过:“一般地说,虚构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事小说在崇尚实录的同时,并不排斥虚构.虚构的大量使用,固然是由于小说文体本身的特殊要求,但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下层作者的艺术需要、文学观念、文化心理,乃至市场关注.在明亡清兴背景下,时人文学观念、文化心理产生了巨大变迁,进而对时事小说虚构艺术产生了特殊影响.时事小说虚构也许不符合时事真实,却符合艺术、思想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艺术真实问题不仅是艺术本质论的理论命题,而且是艺术创作论的实践命题,作家对艺术真实问题认识的深刻与否,不仅表明了作家对艺术规律的把握程度,而且直接影响了作家所创造的文学作品品位的高低。艺术真实尽管具有相似性的特征,但更重要的在于它的虚拟性、假定性。尤其是当“自然”与作家创造的“较高意旨”发生矛盾时,作家理应违反“自然”而追求“较高意旨”,是否做到这一点,对作品的艺术品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文论史上从古希腊开始就提出了文学模仿说,随着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文学的真实性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学既要创造又要不违背真实性原则,如何来解决这对矛盾?从古至今,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有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对这一复杂过程的梳理既有助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也有助于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有关毛泽东录元稹《菟丝》诗赠杨开慧的故事,本是《湘江之战》一书中的艺术虚构。但它被当作史实写入不少作品,或作为毛泽东、杨开慧生活中有矛盾和冲突的线索,或作为理解毛泽东《贺新郎·别友》词中“误会”的论据。这一方面说明《湘江之战》对毛泽东的艺术刻画相当成功,另一方面亦说明读者是误把这部带有艺术创作色彩的作品完全当作历史来阅读,混同了艺术创作与史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为了研究“真实的毛泽东”,对此有必要澄清,把虚构与史实加以区别。但读者在阅读实践中要做到善于区分艺术创作与史实的关系亦非易事。  相似文献   

11.
一艺术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根据、为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曾引用过歌德的话:“画家要成功地描绘出一种女性美,只能以至少在一个活人身上曾经爱过的那种美作为典型”。这话是质朴而深刻的。它说明了艺术真实对生活真实的依赖关系;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产生的基础,对艺术真实具有制约乃至决定的作用。如脱离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和人物,凭空想象和虚构,必然流于纯主观企图的臆造物,再美妙无比,也只能是一朵纸花。因而是缺乏生命力的。契诃夫曾说文学的真实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文艺不应当是弄虚作假的场所。他认为,“文学家不是糖果贩子,不是化  相似文献   

12.
“虚构的悖论”是当代美学争论的焦点之一.为了解决审美经验中真实情感与艺术虚构之间的不协调性,一些美学家主张审美经验中的情感反应是假装的,另一些美学家则主张艺术虚构具有想象性的真实.本文试图用身心关系理论来解决“虚构的悖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艺术功能的猜想,即艺术的目的就是维持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刮骨疗毒这一情节粗略探讨古代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展现罗贯中在《三国志演义》的创作中为表现他界定的英雄人物所作的艺术处理。无论是什么时期的文学创作 ,史实总是虚构为艺术的真实为文学的主题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西域历史剧《解忧》很注意历史的真实性,但该剧对一些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也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该文从历史史料的多方面比照中,分析了这种艺术虚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情感的真实看散文的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注重写实并不排斥虚构。散文表现的核心是真情实感,情感的真实让散文的虚构成为可能,散文通过虚构将物象转化为意象,以虚构的技法达到“假中见真”的艺术效果;散文的虚构遵循情感的逻辑,散文在虚构的过程中“敞开”了主体的情感世界,实现对真情实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论数字影像及其真实性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影像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巨大冲击 ,乃是在制作方式、生成方式与存储介质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尽管它竟可“以假乱真” ,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数字影像的真实性要求。影视制作者依然必须根据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抑或感觉的真实来生成数字化虚构影像的创造性真实。真实永远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电影无论在中国乃至全球 ,都不会在短期内步入“后电影时代”而濒临消亡。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市场化年代文学中,先锋历史小说是一种极具个人化气质的艺术经验.它以种种奇幻怪诞、偶然神秘的想象创造了另一种历史的真实,在虚构的历史真实中探寻历史的真相;它以历史碎片的形式取代了规范理性的历史整体,在具有诗性关感的破碎化历史情景中暗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它在消解了现在时间和具体历史事实之后,为我们留下了一种永恒的历史气质和文化精神,从而为市场化年代人们的生命与生存建构一种理想与神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是一个新的创造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伟大历史的印迹。军旅小说在历史环境的隐性影响下,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组织结构都有着显著的特点。要将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须将真实与想象、历史与虚构相结合,将个性穿插到解构后的历史环境中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元小说理论这一角度出发来解读艾丽丝·默多克的《黑王子》。《黑王子》的文学价值在于它的形式和结构。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真实的层面,它让读者相信情节和人物的真实,另一个是虚构的层面,作品中多处表现了默多克作为作家的自我意识,以及艺术虚构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真实与虚构共存的结构使《黑王子》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元小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艺术的真实及其科学性的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唯其真实才有力量;也有的认为:艺术姓艺,艺术能够感人、传世,在于它强烈的艺术性,……聚讼纷纭,其说不一。那么,什么是艺术的真实?怎样看待它在艺术实践当中的科学性?这是应该进行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