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京重视历史,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对本国本民族历史有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他主张,对苏联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采取公正客观的态度,历史著作应该尊重历史事实。在担任俄罗斯总统以及再任总理期间,他采取措施,整顿历史教科书领域的混乱现象,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历史教育的长期战略。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他也会采取灵活态度,但基本原则是绝不让步地捍卫国家利益。他的主张和行为,充分体现了一位政治家在历史问题和国家教育发展方向上的思考和远见。  相似文献   

2.
论刘秀     
近年以来,许多史学工作者对刘秀的看法,常常是采取片面的全盘否定的态度。他们强调了刘秀的出身,刘秀镇庄农民起义和建立地主政权这一面;而对刘秀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则完全加以抹杀。这是很值得研究的。我们如果不脱离历史实际,不机械地理解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像刘秀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我以为既要指出其阶级属性,批判其反动的一面,同时也应该肯定他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应该着重在后面一点。  相似文献   

3.
吴佩孚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北洋直系军阀的首领之一,是洛派的总头目。对他的晚年应该如何评价?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人们似乎习惯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凡属反面人物、反动人物,总是“头顶生疮,脚板流脓—从头坏到脚”,一概否定;即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有的同志在近代史研究和教学中涉及吴佩孚晚年评价问题,仍持完全否定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倘若  相似文献   

4.
荀子论儒学     
本文对荀子的学派属性问题从两个方面做了论述:一是举出八个观点阐述荀子的尊孔与发展儒学。荀子尊崇孔子是个“天不能死、地不能理”的超时代的人物,他赞扬“儒效”,以“大儒”自居。从学派划分来看,他应当属于儒家。二是他对孔门诸子及其后学采取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的态度进行评价,不同于其他学派的“非儒”。荀子早年游学稷下,继而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受到稷下的道家、法家、墨家以及名家的影响,故他的学说融合有诸家的思想成分,但他的中心思想还属于儒学的体系。他是先秦儒学中独具特色的一派。  相似文献   

5.
在李大钊的大量文章中,对众多中国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李大钊认为,历史上的英雄是由时势造就的;伟大人物也是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才干。他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分阶段评价一个人的漫长一生,并把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历史过程之中。李大钊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认为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变迁全为人力所造,决不是几个伟人。李大钊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功过是非、褒贬抑扬依据于客观历史事实。李大钊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值得史学工作者学习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历史小说人物孙武人生的跌落、生存的孤独以及对绝望的抗争三个方面,探讨了韩静霆的历史小说近作《孙武》的悲剧意识,它折射着韩静霆对战争环境里历史现实与人生志向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但又近乎悖谬关系的崭新而深沉的关注与思索,以此反映历史人物孙武人生悲剧的复杂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对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前人已有不少评论。建国以后学术界对他的诗歌创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特别是对他的讽谕诗评价更高。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与元九书》中。对于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评价,多年来也是大都予以充分肯定的。也有个别论者对白居易的诗论和讽谕诗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近来重读《与元九书》,觉得白居易的诗论与诗作有些问题还应从二者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何全面评价陈独秀?历来说法不一。我们既不能因为他后期有过错而全盘否定,也不能因为他前期的革命活动作过高的评价。“四人帮”横行时期,就是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把他描绘成蓄意伪装进步,趁机混入党内破坏革命的政治投机分子。这是一种既不严肃又不科学的态度。毛泽东同志对于陈独秀的评价,从来不是绝对地肯定或者简单地否定,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作出了恰当的结论。毛泽东同志恰如其分地肯定了陈独秀前期活动,而对后期的严重错误痛加批判。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  相似文献   

9.
我们研究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属于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搞清楚他对自己同时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就是属于这方面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虽然未曾单独地提出过,但是在论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义和团的态度时总是涉及到它,而且基本上认为,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派,包括孙中山在内,都是反对义和团运动的。例如: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杰生,历来被看成是邪恶的人物形象,偶尔有人论及造成他邪恶的原因和他的复杂性,其结论都是对这一人物持否定态度。其实尽管杰生可恶,但他也有好的一面,他独自挑着养活全家人的重担二十余年,尽了责任,做出了巨大牺牲,说明他并非完全邪恶,我们理应对他表示同情,作出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杰生,历来被看成是邪恶的人物形象,偶尔有人论及造成他邪恶的原因和他的复杂性,其结论都是对这一人物持否定态度。其实尽管杰生可恶,但他也有好的一面,他独自挑着养活全家人的重担二十余年,尽了责任,做出了巨大牺牲,说明他并非完全邪恶,我们理应对他表示同情,作出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2.
《竞选州长》是一篇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短篇叙事小说,从评价理论视角出发,小说中不同人物对竞选州长事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倾向。祖母的否定判断资源表明她对“我”参加州长竞选持否定态度,媒体的否定判断资源表明竞选对手对“我”采取敌对的态度,“我”的否定情感资源和否定判断资源表明“我”对竞选对手卑鄙行径的不满和无奈。不同人物的态度资源共同揭示了美国民主选举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13.
孙武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人,后到吴国做将军。孙武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和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很善于用兵,不断总结作战经验,著有兵书十三篇,后称为《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论述给予很高的评价。毛主席指出:“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孙子兵法》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在世界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被推崇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学经典”和“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  相似文献   

14.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一场真正伟大的革命,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革命不仅扫清了国内的封建秩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斗争。伴随着法国革命,产生了一位叱咤风云、威震世界的人物,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象拿破仑这样的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拿破仑的论述。一个半世纪以来,出版了许多关于拿破仑的历史著作。关于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吃人妖魔”,对他恨之入骨;有的称之为“天神”,对他顶礼膜拜,显然,这些观点都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5.
卡耐基口才打天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 《21世纪》2007,(8):36-37
卡耐基是世界闻名的人物,除了卡耐基本人的不懈努力使他获得成功之外,他在其一生中对伟大人物抱着学习的态度也令他受益匪浅戴尔·卡耐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这些除了卡耐基本人的不懈努力使他获得成功之外,他在其一生之中都对伟大人物抱着学习的态度,时时处处以他们的成功经历对照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对生活的应付方式,这一做法,是卡耐基成功的原因之一。尴尬的童年幼年的戴尔与他的同龄小男孩相比,显得特别淘气。小时候,他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这与他以后在公众中广受青睐完全是两回事。由于营养不良,小卡耐基非常瘦小,头发也不是白种人那类美丽的金色,淡黄中略显灰褐。  相似文献   

16.
评刘基     
刘基(公元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县南田人(今属文成县)。他是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是一个文才韬略出众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在民间,有关刘伯温的神奇传说颇多,流传的范围很广,但真正了解刘基其人者为数甚少。在史学界,长期来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片面强调阶级出身,特别是对那些身为统治阶级的封建官吏、帝王将相,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作客观的、历史的分析,应该肯定的也不敢直言,生怕被扣上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帽子。在历史人物的评价当中,存在着公式化、简单化的倾向。就以刘基这一历史人物来说,过去不仅没有看到他在元末农民战争和建立朱明王朝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肯定他的历史功绩,相反地认为,他是混入农民革命队伍,腐蚀农民革命的阶级异己分子,是朱元璋政权变质的重要根源。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主观武断的。笔者认为,刘基在我国古代封建统治集团中,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值得赞颂的历史人物。本文试图就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与思想发展过程,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发表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冯道是五代时期著名的人物,在好几个王朝中担任过要职。他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坏,是个无廉耻的小人,是奸臣之尤;有人说他好,好得像菩萨,可以与管仲、狄仁杰比肩。本文对冯道持肯定态度,认为正确理解冯道,必须破除愚忠观念、消融华夷之分、客观评价《长乐老自叙》。冯道长期受到重用,是因为他是一位乱世的杰出政治家。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史可法的评价,学术界一直意见分歧,至今尚未得到统一,有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必要。我认为史可法算不上民族英雄,不够与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相提並论;但也不应是完全否定的人物,不能和龚鼎孳、洪承畴、钱谦益之流混为一谈。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就教于对史可法问题关心的同志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识别一个历史人物,不但要看他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他的全部历史。还要看他在历史进程中,对人民的态度如何。史可法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9.
农业合作社是标志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重要阶段和基本形式。应该如何评价它以及反映它的文学作品,这不仅是关系到应该如何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成就和经验教训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应该如何总结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成就和经验教训,如何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任何时候都不应采取轻率的态度。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指出:“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一说到‘五四’文学革命,除陈独秀、胡适外,当然是不会忘掉刘半农先生的。”可是,在他逝世后,几十年来,对他的研究,却是与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相称的。刘半农先生是位比较复杂的作家,前期他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后期他却落伍了。对这样的作家我们不能计其后而否其前,而是应该客观公正地用史家的眼光去评价,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负责,同时也是对历史负责。对刘半农先生的评价,还是鲁迅先生评得好:“我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