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程代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价是创价的另类形态 ,是人类力求减少或规避的无价值或反价值。创价附着在创价活动之中 ,无任何成本和付出的完全创价是不存在的。代价主要有模式代价和过程代价两大类 ,而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 ,二者又紧密结合在一起 ,具体表现为共时性形态的价值冲突和历时性形态的价值冲突 ,市场经济便是这样一种充满创价与代价的经济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2.
代价论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钢 《河北学刊》2002,22(1):24-28
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近年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其正面价值、意义和实现途径似乎已经被揭示清楚。但转换思维方法 ,从代价论的角度审视 ,我们就会发现 ,它并不像人们推测的那样顺畅。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论意蕴、代价论根源和实现条件三方面作了探讨 ,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然是价值与代价之间的某种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3.
发展一方面会带来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任何时代的发展都会带来负价值,都会要付出"代价".所谓发展代价是人类在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基于特定社会历史务件而产生的与人的价值取向相悖的消极后果.探讨发展代价的本质,厘清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扬弃代价,实现发展,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景松  程宜康 《学术论坛》2007,26(10):181-184
高职教育发展代价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高职教育发展史本质就是一部以代价为前提的进步史.高职教育发展代价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性、独特性以及管理体制低效等方面,其根源在于高职教育发展的价值目标、经济制约、政策损益以及院校自身结构重组与变迁等因素.只有通过合理控制、规避、补偿代价,才能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8,(3):16-22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是其社会发展观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从历史观和价值观辩证统一的视角,深刻洞悉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发展与代价的真实关系,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过程沉重代价的反思,以深切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探寻扬弃社会发展代价的可能路径,其价值旨趣在于最终指向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龙柏林 《天府新论》2000,47(6):35-38
本文认为,代价是价值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井在实践的视野下对其进行了三维考察,即本体论追问,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价值观审视,评审何为合理性的代价;方法论提升,铸就合理的代价观。在此基础上,达到对代价予以哲学思考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概述创新的社会作用,即创新是民族之魂,强国之本,发展之根。本文着重分析代价产生的根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代价观,以最小的代价换最取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发展与代价的关系及其认识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与代价的关系问题上,可以总结出三方面的基本判断:代价的不可避免原理、代价的可控原理和发展收益与发展代价的良性逆向互动原理。代价的不可避免原理要求我们确立代价意识并对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发展等问题给以符合实际的认识;代价的可控原理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实现代价付出的最小化并防止代价的转化;发展收益与发展代价的良性逆向互动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走一条低代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作了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思想史考察后 ,在总结概括中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及其代价的一般理论 ,这主要包括 :发展和代价的基本含义及其实质 ,代价的基本类型和代价产生的根源。作者强调 ,代价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 ,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 ,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提高领导干部和国民的素质 ,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限制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与代价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社会转型有别于其他国家 ,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表现在这种转型实施的是一种自觉强制的定向发展战略 ,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并且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价值创造和实现发展目标与代价之间矛盾的考验 ,因而 ,探寻避免和减少代价的方法和规律 ,是避免盲目性和减少代价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黎玉琴 《东岳论丛》2001,22(4):73-76
真理所能达到的有限性和自由的无限性倾向之间的深刻矛盾是真理构成对自由之代价的根据。真理可能构成对自由的几种代价关系 ,这些代价关系不可能从根本上一劳永逸地消除 ,只能通过从哲学思维方式上确立理性有限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坚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尽可能地使真理对自由的代价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
论创价代价矛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创价代价矛盾是社会实践中永恒的两极。创价是指人们实践中对价值的追求、创造、享有;代价是指人们为了创造一定的价值而作出的舍弃、付出和牺牲。本文从剖析创价代价对立统一关系入手,揭示了矛盾形成的深层原因;同时,又从现实生活层面对这对矛盾作了多维度考察,进而提出了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创价应遵循的对策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选择。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实现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合理性发展,关键是用合理代价思维调控和指导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代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代价是什么,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在?怎么样的代价才是合理性的代价,才是符合人们价值取向的代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代价思维,如此等等。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这些迫切问题,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具有无可回避的责任。笔者拟从哲学的本体论追问、价值观审  相似文献   

15.
陈春 《学术研究》2000,1(8):26-30
作为一个价值哲学范畴,代价的存在本质上源于人的生存方式的内在矛盾。具体说,是价值选择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使代价不可避免,社会结构是代价研究中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本文从社会结构角度入手,结合系统论的方法,对代价作了哲学的探讨。文章分析了结构冲突与转型时期代价凸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结合我国“外生促动”型的特殊转型模式,尝试提出把社会结构整合作为当前代价问题的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山西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在克服代价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扬弃代价,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结合山西实际重申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代价观,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林艳梅 《江汉论坛》2003,22(11):53-56
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在恩格斯看来,并不是一个绝对乐观主义的理想进程,而是一个包含退步循环、波折反复、代价牺牲的矛盾过程;为实现人类整体的发展和延续,人类支付了个体牺牲、阶级灭亡、环境恶化等等沉重的历史代价。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肯定了社会发展代价的客观性,并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同时,邓小平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应对社会发展代价的根本途径、政治保障、宏观战略,创新了降低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践方法、手段、理念及检验标准等,这一系列的认识及应对措施是其实践理性思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论个体代价     
任何发展都是在付出成本和代价的条件下实现的。思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理应关注人的代价问题。个体既是一切人的代价和社会代价的最终承担者 ,也是人的代价的最主要形式。研究个体代价 ,既要研究产生个体代价的社会条件和根源 ,也应将个体代价与社会发展纳入辩证理解之中。历史活动中的个体代价具有普遍性特征 ,因此 ,我们应关注改革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体代价问题。同时 ,关注个体代价 ,正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代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人们对课程设置中所付出代价的认识误区 ,本文提出“课程代价”的概念。“课程代价”是从课程本体出发把握代价与课程发展的关系 ,为课程设置提供一种理性的新视野 ,促进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界定了课程代价 ,对课程代价的特征做了初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代价的视角为课程设置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