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对唯物史观的运用是全面理解其唯物史观思想的重要途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用物质生产力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现象做了深刻分析,另一方面又强调这些现象和物质生产力都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的。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包括纵的和横的两个维度,既唯物主义地说明了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又唯物主义地说明了这些因素的历史发展。以往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纵的维度重视不够,对其历史性缺乏深度挖掘,没有全面反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着许多误解。造成这些误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没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本文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新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唯心史观的不在于他们把“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而在于他们对“现实的人”作出了科学的规定 ,从而找到了一条从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来考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布哈林把平衡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用平衡论全面分析了各种社会现象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表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他特别强调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论证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布哈林的平衡论含有丰富的唯物史观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关于总体性的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着科学认识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它的确立开辟了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新路向,为文学批评实践,也为整体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的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真正的理论着眼点是人的发展,这与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在当下,我们需要从对唯物史观的完整、深刻理解出发,进行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和开展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从而保证当代文学批评的应有品格与质地。  相似文献   

5.
<正>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的创立,改变了马克思以前人们对于历史的见解,把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的着眼点放到了现实的物质生产方面,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在经济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创造性地建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经济学说,其作用决不仅仅局限于分析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其它社会的经济活动来说,剩余价值学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把辨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贯穿于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研究,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从人类社会维度和自然生态维度,揭示了现实感性世界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对马克思历史观建构维度的梳理,既可以彰显马克思对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又可以彰显马克思时自然环境的生态诉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不是“多线论”,而是世界史观图景中的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世界史观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顺序性思想,应该从时代精神的高度、人类历史的长度和世界历史的广度予以理解。我们也可以用马克思“跨越论”来解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方法。唯物史观的最初创立就是借助"世界历史"的研究而形成的,离开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唯物史观。今天我们要深化和发展唯物史观,同样必须关注"世界历史"的研究。"世界历史"的研究范式对于推进唯物史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思维方式的调整和转换、原有理论研究的深化、新研究课题的发现和确立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要对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解、深化社会历史认识,就应当充分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历史。唯物史观所强调的人,第一,是现实的人,就是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平凡的劳动从事着变革现实的自主活动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现实的人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要解决衣食住行及其…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研究往往绕过历史这一基本概念,或许因为缺乏对人与历史关系的进一步思考而对其诉诸以"人类实践活动史"或"研究对象史"与"研究方法史"的统一的阐释,这种研究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唯物史观研究的发展。本文认为,研究唯物史观历史概念,一是要从历史观嬗变的角度弄清近代历史哲学中的历史概念及其对唯物史观所产生的影响,二是要深入到马克思哲学思维中探讨唯物史观历史概念的理论根基及其深层意蕴,惟其如此,才能揭示唯物史观历史概念的本真意蕴。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的考察,本文提出唯物史观中的历史概念指征的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而不断消除人的自由本质异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唯物史观新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理解马克思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钥匙。然而,以往人们倾向于把唯物史观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对历史过程的纯客观解释,并由此出发,把人类历史仅仅视作铁的必然性的展开过程,从而抹煞了人类史不同于自然史的特质。其后果是,从理论看,我们在历史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共同创立的科学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长期以来,对于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作用,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和他的哲学思想,探索他在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借以说明恩格斯思想发展的一个侧面,以期促进深入开展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研究。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极力贬低和抹煞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他们有的人直接否定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存在,并大量引证恩格斯的话为依据,认为恩格斯是用实证知识代替或取消哲学,因而他不是哲学家,只是一位研究自然界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者,是后来共产主义运动中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有的人虽然承认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存在,但却否定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恩格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之,充其量只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发者、解释者。  相似文献   

13.
从根本上说,搞清楚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实践与历史的真正关系,有赖于对“历史”在唯物史观中的含义的澄清,而历史概念是建立在时间概念基础之上的。由于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密切联系,人们也自然地把黑格尔的时间观移植到马克思哲学之中,而忽视了在这方面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巨大差别。当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时,人们纷纷指责他把马克思主义引向了反历史主义,却没有看到他的理论所蕴含的异质时间和理论历史的积极寓意。事实上,正是通过阿尔都塞,我们才意识到马克思哲学中的历史是建立在异质时间和同质时间辩证统一基础上的理论历史和经验历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意志自由是哲学、伦理学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我们研究社会历史,道德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意志自由问题也作出了自己的回答。然而,唯物史观是否完全否认意志自由,在这个问题上理论界还存在着分歧。台湾学者王臣瑞著的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科学和历史交流如绩,铸就唯物史观之“轩辕”。当马克思概括唯物史观中的科学结论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历史对象来处理;当马克思建构人类社会的历史观念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科学对象来把握。科学和历史是马克思架构唯物史观的两条主线,然而,二者在旧的形而上学那里并不相容。知性思维的成果是科学,科学所能得到的确定性结论是永恒的,处在时间之外,根本拒绝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而历史,因其在时间中展开,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禁忌。传统形而上学只能发现科学,而不能发现历史——历史是人的生存本身。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真理观,这种真理已经不再是形而上学抽象概念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体的现实在历史中的展开。因而,唯物史观成了科学和历史相统一的人类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 《法兰西阶级斗争》 和 《雾月十八日》 中首次推进了唯物史观具体化的理论历程, 他通过深化对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外部表现形式、 把政治斗争史的研究提升到政治发展之历史 规律的层面等问题的探讨来完成这一理论工作。 马克思的这种理论探索不仅使他在法国政治史的研究上实现 了方法论及理论成果的创新性突破, 而且, 他在唯物史观具体化问题上的探讨也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深化 对唯物史观具体化的理论解读, 不仅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于深化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这就是说,唯物史观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具有方法论性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观点,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从事实践活动的总的方法指南。恩格斯在许多书信中都曾特别强调过这一点。1890年6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是唯物史观的基石,是唯物史观诞生的根本标志,是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思想武器。可是,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之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成为一种时髦,有人甚至宣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的乌托邦”。因此,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成为我们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拟就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的内容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作一初步探讨。一、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1)生产关系科学概念的界定。生产关系是所有制和分配关系以及它们所制约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唯物史观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历史"不仅视为一个理论研究范畴,更作为一种根本的解释原则——"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承马克思唯物史观解释框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发展图式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点,创造性发展唯物史观,创新人民中心论、政党决定论、双重革命论、命运共同论等叙事结构,对于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过程,介绍了恩格斯同歪曲唯物史观的“青年派”的斗争。文章认为,我们在理论研究、史学研究中,应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要注意从纵的方面即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和把握唯物史观的整个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