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2月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不会实行“BuyChina”的政策.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商品,中国都一视同仁。他特别强调,“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不实行保护主义。”但对国内各地来说,却并不是这样。有媒体调查发现.从2008年10月份以来。在扩内需保增长的“掩护下”,一些地方的“保护主义”开始重新抬头。  相似文献   

2.
50多年前,一句歌词我们非常熟悉,为了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了中国和邻居朝鲜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朝鲜突然成了我们脑海中最熟悉但又最陌生的国家。很多人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对于中国商人来说鸭绿江又是他们要跨过的.最近就有一个人跨过了鸭绿江.成功签下一个百货大楼的承包合同.这个人就是温州商人曾昌飚.他因此被媒体比作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同时.300多温州供货商也将随他一同“东征”朝鲜。  相似文献   

3.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4.
在记者采访过的林林总总的财经人物中,史兆威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 他是一个典型的“ABC””--出生在美国.祖籍是中国河南的美籍华裔.有着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同样的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他是一位处在全球数码影像技术最前沿的高层人物,却绝少在媒体上露面;他又是一位指挥着柯达数码影像大军攻城略地、战果辉煌的领军人物,但这位身强体壮的大个子,说起话来却轻声细语.不善言笑.腼腆得像一个刚出嫁的小媳妇。挑战数码 2001年,有两件事无疑让柯达公司高级副总裁、数码影像部总裁史兆威终生难忘: 今年夏天,他首次携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邓小平不但以他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风格感召着我们。今天,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既要努力学习他的思想理论,又要努力学习他的革命风格.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史杰鹏 《领导文萃》2013,(23):86-90
如果刘邦是个听话孩子.估计也就埋没在历史中,因为种田的几乎不可能在历史上留名.读书人倒是有些能留.但在战国末年。留给他们的机会也少。刘邦对耕读两个行当都嗤之以鼻,曾导致他老爸痛心疾首,大骂他不如二哥种田卖力、能置办家业。而他鄙视儒生的故事,也妇孺皆知,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人。  相似文献   

7.
胡平 《决策探索》2005,(5):70-71
如今,中国城市大都有保龄球馆,它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一种方式。然而.几年前,却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会制造保龄球设备,美国人凭此每年从中国赚走几十亿美元,成为除大豆和喷气式客机外向中国出口的第三大产品。一个中国打工仔发誓要打造中国的保龄球设备制造基地!他就是来自安徽的小木匠——何帮喜。  相似文献   

8.
华晨  辽法 《决策探索》2005,(12):30-30
他在证券行业有“中国股票第一人”的名号;他曾是中国首位“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得主。他曾使自己的资产在4年里成万倍增长,1996年其资产达30多亿;他捐资1000万元设立了全中国级别最高的奖学金。之后,法院一纸判决,让他有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判死刑的亿万富豪。他,就是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璟。10月14日,他本该被执行死刑,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9.
咨询参考     
《咨询与决策》2014,(10):79-79
专家谈依法治国升至2.0版,将对中国法治建设有深远影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解读“依法治国升级至2.0版的意义”。汪玉凯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涉及有关依法治国的所有重大问题,将会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汪玉凯解释“为何定义依法治国升级至2.0版”时表示,他认为所谓依法治国2.0升级版,是因为从1997年中共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后,尽管我国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但法治效果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建党前夕.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人们要实行“主义的结合”。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有所指望,回答向何处去;知所趋赴,回答走什么路。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之前,许多仁人志士寻觅和立起过多种旗子,都没有能够指引人们找到救中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1.
张贤亮 《领导文萃》2008,(21):132-135
国文兄打来长途,说他有两位朋友办了一份杂志.请他约些名人写点有关廉政建设的文章,并说张洁、叶楠、晓声等都写了。有了那些名家谈廉政,我就没有什么话说了,因为我肯定同意他们的意见。不过.由于我呆在远离北京的“老少边穷”地区,倒经常能接触到许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不知怎的,也许我是井底之蛙,一提起“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仿佛他们比东南沿海及中原大城市的人更能代表“国情”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希特勒是有“个人魅力”的,他叽哩咕噜地胡扯一通,信众如痴如醉,欢声雷动;希特勒还有幽默感,他到陆军部队视察,见战士在打蚊子.便说:“这不是陆军做的事.这是空军要于的活。”霍梅尼回到伊朗.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可以说是天下归心.欢呼声像巨浪立即颠覆了巴列维的王权。  相似文献   

13.
旅游     
《领导文萃》2013,(14):137-137
中国将成赴俄旅游最大客源国 俄联邦旅游署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弗拉基米尔.福明近日说.中国将在2015年前超过德国.成为赴俄罗斯旅游的最大游客来源国。“根据去年的统计,中国赴俄游客增加了46%.总数超过34.3万人次。其中走免签证旅游通道的达18.5万人次.比2011年增加了31%.”福明在此M举行的国际旅游展上致辞说。他说,滨海边疆区是接待中国游客最多的地方之一.仅次于莫斯科。去年,共有8.2万名中国游客造访了莫斯科。(俄新社)  相似文献   

14.
学古人喝酒     
王泽清 《领导文萃》2007,(5):172-173
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酒了。那会儿人们喝酒喜欢在露天.不在露天,也只是在四合皆空的亭子里,或在河边的船上。很随意.喝酒的规矩都是后来异化出来的。你看白居易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氏虽被贬但还做着“九江郡司马”,是个副市长的职务。他在平民百姓级别的船上酒家饯行,这才有了与琵琶女的相遇,也才有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领导艺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六十多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恪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久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领导艺术。这种领导艺术,渗透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体现在他的实际行为上,融贯在他的言论和著作里,内容博大精深。本文仅就致远意识和创新品格诸方面做点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剑峰 《经理人》2007,(2):98-98
若让一个不断向老板伸手索取利益的人留在企业,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会产生“晕轮效应”,对企业造成板坏的影响。表面上看,是他一个人在向老板要利益,实际上,他代表一种势力或者一个派系.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利益,若老板满足他了,随之就可能有一批人,都会向老板索取更多.  相似文献   

17.
《管理与财富》2009,(6):66-67
Eddie Wazen在中国有一家叫“奥申”的管理咨询公司,但他更喜欢别人称自己为“教授”,在中国发展教育产业多年的Eddie深知中国人对这个称谓所体现出的尊敬,所以他拒绝让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商人,他希望能够用他和他的团队掌握的商务培训技能,影响中国职场人士、商务精英们的工作方式。这在职场环境越来越国际化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染指于鼎     
《韩非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的宰相公孙仪非常喜欢吃鱼,当时鲁国许多人都争着买鱼送给他,可是他却一条也不肯接受。他的弟子感到奇怪.就问他:“夫唯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公孙仪说:“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心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其谁给之?”公孙仪的意思简单而又明白.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自己才不能要别人送的鱼,因为受了别人送的鱼,就必然会在行为上迁就别人.而在行为上迁就别人,就必然会歪曲法律,歪曲了法律.就一定会受到处罚.到时候自己的宰相职务就要被革掉。免掉了宰相,就没有人给自己送鱼了,再加上没有了俸禄,自己反而不能像现在一样常常买鱼吃了。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0,(3):11-11
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中国奇迹只是座海市蜃楼.正蹒跚走向坍塌吗?1月8日,《纽约时报》刊发题为《罗杰斯:乔努思10年不会拼写“中国”两字》的文章。此篇指美国人不懂中国国情的文章立刻引发轩然大波,不少美国媒体相互转载。文中指.乔努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看空中国。他表示,信用过度而不是估值过高最容易造成泡沫。  相似文献   

20.
刘开云先生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从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办的个人书画展.以及出版的两本书画篆刻集.我们可以看出.刘开云先生是一个全面展示其才能的艺术家。作为一位在经济学研究方面著述颇丰的学者.他多才多艺,在所涉足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今书画界并不多见。正因为如此,在他的艺术作品里.体现出极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学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