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正确认识,而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这已是我国哲学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但是,在对于真理的客观性的理解上则存在着许多分歧。是否能正确地把握真理的客观性,直接关系到能否科学地把握真理的含义,关系到能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因此,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本  相似文献   

2.
<正>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这个问题已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然而这不等于说,人们对它已经理解了,认识就完全一致了。有一种观点认为“真理中可以包含谬误”、“谬误中也可以包含真理”。我认为这种“相互包含”论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认识领域中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所谓真理,是人的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不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对于确定的客观的对象来说,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分明的,是不能混淆的。我们既不能把真理当作谬误,也不能把谬误当作真理,否则便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坑。真理与谬误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两者的相互依存上。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  相似文献   

3.
真理论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论中一对基本范畴。因此,搞清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和研究。 一、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原则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如果人的认识能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及其规律,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份,这样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如果在实践中由于主观和客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人们提出事实真理、价值真理等新概念,对于加深真理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有益的。这些新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论究竟是什么关系,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什么是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及绝大多数同志的看法,把真理定义为“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它体现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因此,真理同人们的认识有关,真理是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所以,只有主体或客体一方都不能构成真理,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相背离的。只有主体而没有被反映的客体,那么,这种认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史,就是不断探求真理的历史。真理是在同错误的斗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真理与错误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争论不休。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坚持真理,发展真理,修正错误,很有必要。为此,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对真理与错误辩证关系问题的一些看法。一要弄清真理与错误的辩证关系之前,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和真理相反,错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歪曲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不可错的.真理可分为科学真理和逻辑真理,前者是有关思维具体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后者是有关思维形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亦即正确思维形式的真理.由演绎逻辑系统所揭示的各种有效式(恒真式)也即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乃是客观事物某些最一般的性质和关系的正确反映.逻辑真理是不可错的.逻辑定理和逻辑真理不可混同,只有那些确实是恒真式的逻辑定理(它们是逻辑定理中的大多数)才是逻辑真理,并非是恒真式的所谓"逻辑怪论"的逻辑定理就不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是不可错的,逻辑定理是可错的.  相似文献   

7.
引言马克思主义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真理论方面提出和解决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有没有客观真理,即真理是否包含有客观内容的问题;一是人们如何认识客观真理,是无条件地、立刻地和绝对地认识客观真理呢!或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认识它呢?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即是真理中辩证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哲学界开展了颇为广泛、热烈的讨论。本文拟就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哲学界的同行们。一、关于什么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问题在当前的讨论中,对什么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概念能否成立也有人表示怀疑,所以,讨论得从弄清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涵义开始, 我们知道,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但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个过程,因此就产生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呢?所谓相对真理,是指  相似文献   

9.
真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行的哲学教科书把真理的本质规定为: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笔者认为,真理只是客观的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一) 哲学发展史表明,人们对真理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认为真理是感觉和事物及现象的符合到认为真理是理性与规律的统一的过程。哲学一词按词义来说,就是“爱智”,也就是探求真理的意思,因此古往今来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真理是一元性的,还是多元性的?这是哲学真理论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使得哲学真理论区分出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这样两种对立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元性"的回答,因此,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实质上是真理一元论.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真理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未对真理下过经典的定义。目前我国哲学界通常采用的是艾思奇的说法,即“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里的正确反映。”对此定义,我们觉得有可取之处,但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重新讨论的必要。真理定义的精确化、科学化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在人类认识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指导人们自觉地追求真理,为真理而斗  相似文献   

12.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坚持客观真理,就必须否定真理有阶级性.无论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真理,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任何个人、集团、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列宁说:"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外部世界不依赖意识而存在)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列宁选集》第2卷,第122页).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反映者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3.
韩非法治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笔者通过对此定义的分析指出,现行真理定义虽然是可行的,但不够严密和科学,仍有一些缺憾和漏洞。更为准确的真理定义应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思想同客观存在的符合。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个人时时处处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正确的,或者说的话“句句是真理”,是完全不可能的。“句句是真理”是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所阐明的人的认识规律的,是完全、彻底反辩证唯物主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可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一开始只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多次,人们的认识可以产生飞跃,从感性认识进而为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  相似文献   

16.
真理概念是哲学核心范畴之一,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学派众说纷纭,主要存在着真理符合论,真理融贯论,实用主义真理论以及真理冗余论等。在逻辑哲学对于逻辑真理是否反映客观现实的讨论中,把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分裂开来的观点曾成为主流观点。塔尔斯基在语义学上给真理重新下了定义,认为真理的定义要满足两个条件:在实质上是适当的,在形式上是正确的。他的观点被认为是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波普尔支持塔尔斯基的真理概念,并在这里为自己的真理观和实在论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实践检验真理问题讨论的深入发展,人们希望进一步学会怎样应用实践标准来检验真理。只有学会了正确应用,才能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贯彻始终,持之以恒,才不致因实践标准有不确定性的困难,重新退回只听长官意见的老路。为此目的,我们先研究怎样应用实践标准检验真理的一个方面:怎样用实践证明真理。真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具有主观的形式,但其内容,则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是客观的。然而,人怎么了解、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呢?只有靠实践。所以我们说:实践是检验“人的思  相似文献   

18.
七、“信息三分”理论应用之一:“理论”与“真理”的再定义真理是一个常用词。但是,什么真理?请看中文文献中不同年代的几种流行词典的定义:195 5年、195 8年、1973年:真理是“概念、观念与客体的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知识。”[2 2 ] (P4 0 1)1979年、1980年:真理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 3] (P14 1)1983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概念、观念与客观事物的符合。”[2 4 ] (P6 30 )1984年:真理是“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2 5] (P14 6 6 - 14 6 7)1994年:真理是“…  相似文献   

19.
真理的内容是由认识对象、语言、文字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是对认识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是指真理的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的一致性,真理如实地反映了认识对象。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同谬误有着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争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较多地注意了概念和定义的争论,而忽视了从其它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界限到底怎样划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如何显现出来的?这是笔者试图说明的问题。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一个真理而不是两个真理,是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二者密不可分。诚然,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我认为只作这样的理解是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