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先说"消息"这个词吧,"消"是"灭"的意思,"息"在大家心目中,与"消"的意思大致相同,有"停息""消除"之意,那么为什么"消""息"两个字放在一起,就变成了"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了呢? 其实,"消息"一词,不是现代生活的产物,它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这两个字在意义上是截然相反的,"消"字是"灭"的意思不错,但"息"字就没有"灭"意了,它是"生"和"增长"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当前,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对"笔杆子"认识上的"斜视"和培养上的"短视",使"笔杆子"在使用上遇到阻塞,形成"笔杆子"成长与出路的"堰塞湖"现象.基层好"笔杆子"难寻,除了"笔杆子"培养周期较长,工作压力大,年轻干部不愿"自我加压"外,还与领导干部的培养目的和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共上海市委在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结合上海实际,提出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结合本人长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从事成人高等教育近十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才能有力地推进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事业。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公子的"公"来自公母的公,是男子的意思,这就大错特错了。公子的"公"是一个敬称,它实际上是来自公私的"公"。"公"是个会意字,上面一个"八"字,表示相背;下面一个"厶"字,是"私"的本字。"与私相背"当  相似文献   

5.
英语反身代词在其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而汉语的"自己"接受"局部约束"和"长距离约束"。汉语的"自己"由古汉语的"自"和"己"发展而来,形成独特历史来源。  相似文献   

6.
当前,关于"学案"和"学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在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然而,不少教师对"学案"及"学案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为此,笔者对"学案"和"学案教学"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当前军校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设想,即课堂教学应实现从"定论"到"讨论"、由"再现"到"发现"、由"形象"到"想象"、从"解疑"到"设疑"的四大转变。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试图将《老子》的"无为"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中,实现"无为而治"。但因"无为"思想是从天道自然中引发而来,实践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吕氏春秋》将"天圆地方"说以及法家"循名责实"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中,即"君臣分工"和"定分"。解决了"无为"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实践难题,真正实现了"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体育课现状角度出发,以体育课程为主体,把影响体育课程产生、发展的因素为客体,通过"主体"在运行过程中与"客体"的相互联系,剖析"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思考优化"客体"的对策,以实现"主体"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广东汕尾市近日下发通知,自2013年6月开始,该市将用一年时间在全市开展以"人才优先、工作争先"为主题的"基层人才工作促进年"活动。该市以广东省帮扶推动欠发达地区"扬帆计划"及其子项目为依托,加强与"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的对接,加快实施重点人才项目,拓展提升"扬帆计划"、"硕博人才引进计划"、"本土人才特支计划"、"人才智力扶持基层计划"。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仁怀市,挂着"茅台"或"茅台镇"牌子的酒厂不少,在国内白酒市场上,如四处可见一些打着"茅台镇"旗号的所谓"传世佳酿"、"茅台内供酒"、"茅台散酒"等白酒,就是移花接木地利用"离开了茅台镇就酿造不了茅台酒"这一科学论断所进行的商业运作.  相似文献   

12.
在《前赤壁赋》中,有"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而各家对其中的"属"又有着不同的见解。某中学教材对其的注解为"通嘱,劝酒。"王力版《古代汉语》对其注解为"注,酌,斟酒给人喝"。郭锡良版《古代汉语》对其注解为"属望,这里是敬酒的意思。"许嘉璐版《古代汉语》的注解为"通注,为客斟酒。"《语文建设》2008年第7期刊发了金颖先生的文章《〈赤壁赋〉注释商榷二则:"属""枕藉"》,文中金先生认为"属"通"嘱"不正确,"属"应解释为"注,注入",表示"斟酒相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说文》曰:"走,趋也。""趋",就是"跑"的意思。"走"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像一个人挥动双臂用力向前奔跑。金文"走"的上半部与甲骨文相同,下半部增加了一个"止"字,"止"就是脚,突出用脚奔跑,有了会意的成分。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那么古代的走是用什么代替呢?是用"步"代替的。《说文》曰":步,行也。"《礼记·祭义》:"跬步而不  相似文献   

14.
"鲁商文化"是与"儒家文化"比肩的山东两大特色历史文化之一,是山东高职院校科学办学的宝贵精神指引."鲁商文化"精神意蕴与山东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笔者沿着"历史意蕴—当代价值—素质应用"的思路,总结概括"鲁商文化"的价值特征与时代意蕴,探讨山东高职院校大力弘扬"鲁商文化"的应用策略,以期破除浓厚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官文化思维,营造"重商、亲商、做商"的浓厚校园氛围,培育大批具有"新鲁商精神"的现代"论语+算盘"型企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跃 《人才瞭望》2011,(11):79-79
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了,至今为止,最后一批事业单位仍然尚未启动改革的步伐。也就是说,改革早的"事业"和改革晚的"事业"在时间差上已经有了"多年"的差距,如此这般同样的"事业",不一样的"绩效"的持久战,着实让改革晚的"事业"实在是  相似文献   

16.
引进外国新技术嫁接在希望田野 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据说,仓颉造字,造到饭字时,伤了一番脑筋,后来不知怎么灵机一动,一下造了一个千古绝字:"飯",即一个"食"加一个"反"字,成为了"饭"字.其意不言自明,有"食"大家高兴,无"食"大家造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高校接二连三地更名,而新改的名字又无一例外地是往"大"里喊、往"响"里叫,"学院"改为"大学",市级变为省级,而且恨不得全都冠以"中国"字样。至于学科名称,则是越抽象越好、越时兴越好,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久负盛名的"北京广播学院"从9月上旬起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学校改名的理由,不约而同都是一个:"现校名无法  相似文献   

18.
《咬文嚼字》2013年第5期刊有一短文,题为《"觥筹"不能写成"杯觥"》,文章认为汉语中没有"杯觥交错"一词,有的只是"觥筹交错"。"觥筹交错",我们耳熟能详,其中"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筹"是行酒令的筹码。语出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之问"已被媒体议论了相当一段时间。笔者以为,钱学森先生提出"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实际是在诘问"杰出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而不是将"杰出"与"成功"关联在一起,指望经过多少年后,中国的学子走出校门到国外拿个大奖、被冠以某某"大师"之类。要知道,相对于失败而言,"成功"  相似文献   

20.
"观"字古今皆有平仄两读.观看的"观"是平声,读如关.宫观的"观"是仄声,读如灌.唐太宗年号"贞观"的"观"究竟怎么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