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冬令进补可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因此,每当冬季来临,许多身体虚弱的人,按自身状况,适当进行滋补,无可非议。但如盲目进补,应用不当,对健康但如盲目进补,应用不当,对健康反而是有害无益。冬令进补必须因症因人而异,因为补品有寒热温凉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异。进补前,必须弄清楚自身体质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脏腑虚损。如肾虚,还要分清楚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做到有的放矢。如果阳虚者进补大量滋补品,反而会“重伤其阳”,阴虚者进补大量助阳补品,反而会“耗伤其阴”。冬令进补还必须注意保护脾胃,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对进补…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8,(2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令进补应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注意养阴,以滋补为主,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这样便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体康复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以下是几则常用的冬季药膳。  相似文献   

3.
郎仲 《社区》2008,(33):28-34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两句在民间流传了千年的谚语。冬季由于自然界呈现阴盛阳衰,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也精所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三季的活动后,人的体力、肝脏功能和阴阳气血都消耗了很多,到了冬季,就特别需要休养生息,及时进补。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8,(22)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两句在民间流传了千年的谚语。冬季由于自然界呈现阴盛阳衰,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也精气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三季的活动后,人的体力、肝脏功能和阴阳气血都消耗了很多,到了冬季,就特别需要休养生息,及时进补。一年四季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冬至属阴中之阴,阴寒最盛,加上冰封雪飘,寒风凛冽,易损人体阳气,人体抗病能力降低,旧病最易复发,且病情加剧,甚则危及生命。每年在此时都会有不少气管炎,哮喘病人被寒风"吹"进病房。冬季也是"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故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更应该注意养生,有针对性地进补,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5.
进补,人们一般习惯于冬季,即所谓“冬令进补”。那么,夏令要进补吗?实际上,夏令进补很重要。 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用现代医学的观点解释,就是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修复组织和增强功能。夏天,由于日长夜短,睡眠休息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力消耗比其它季节要大。而消化功能大多有所降低,进食减少,所以一般到了夏天,就出现了补充进人体的营养物质少、消耗的营养物质多的情况,许多人会显得消瘦起来,人的体质都有所下降,出现“无病三分虚”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虚则补之补药并非人人可吃,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倘若贸然进补,很容易导致肌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服用补药要注意体质。一般说,阴虚火旺的人不宜服温补药,阳虚阴盛的人不宜服养阴药。因人进补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乃至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补药。人至老年,精血亏耗,选择补药一定要对症,对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失调的人,如需进补,宜佐以陈皮、木香等品健运脾胃,少量频补,持之以恒,切忌重剂骤补。按时进补药物养生要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因四时不同,肌体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7.
1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中医学认为,气是一种极微小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在体内处于不停的运行状态。其运行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人体脏腑经络、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而保持正常。气的正常运行靠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完成。  相似文献   

8.
失眠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证。由于中医辨证思路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多种治疗失眠的方法,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从调神论治、从平衡阴阳论治、从调和脏腑论治、从调整经络论治四种。思路虽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经络内连脏腑,脏腑离不开阴阳,而只有脏腑和经络的气血充盛,阴阳平衡,才能使神有所安,寤寐有常。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时机观的角度探讨了《周易》哲学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认为中医学中的审时知机、按时针刺的针刺理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时间针法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和冬令进补、三九膏方等方法都是在《周易》时机观的影响下所建构的。《周易》哲学中审时度势、知时知机、因时变通的时机观实际上也是传统中医认识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制定治疗法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脏腑功能的衰退,气血阴阳失调。本文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通过化痰祛瘀法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1.
黄存垣 《老友》2009,(2):57-57
冬季进补,一般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冬季进补利"封藏"。冬季进补首选羊肉。冬季吃羊肉是我国人民进补的传统习惯。羊肉营养丰富,所含的蛋白质略高于猪肉,含的钙和铁也高于牛肉和猪肉,胆固醇的含  相似文献   

12.
<正>隔夜的食物到底能吃吗?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有些隔夜食物是可以吃的,但是很多的食物隔夜对人们的身体危害特别大,尤其是剩菜剩饭等,那么隔夜的鸡蛋能吃吗?隔夜的茶能喝吗?接下来为大家盘点5种致命隔夜食物,记得以后千万不要留到第二天吃。1.隔夜的鸡蛋可以吃吗?不一定!因为鸡蛋如果没  相似文献   

13.
养生保健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四个字——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理平衡——又可说是人体内在平衡(包括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脏腑平衡)涉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4.
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中医理论认为:"哀乐失时,殃咎必至。"这说明人的情绪因素、心态状况与疾病的形成、发展、趋变、转归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对人生理、心理之偏倚、衰蜕、变异也有一定影响。情志过盛或偏倚将有碍生理调节,致使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功能紊乱,心理失去平衡,从而诱发疾病,或促使疾病逆转、变异。  相似文献   

15.
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影响.指出"气分阴阳"思维方法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以阴阳的相对待概念对宇宙本原之气的两种属性的标示.它对中医气学理论以及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方法学的重要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中的各种气,包括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也分为阴阳两个部分,以表明气的两类不同作用,阐释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16.
大凡中老年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即早晨起来有口干、口苦现象;有的感到五心烦热、头痛、头昏、烦躁而不能入睡;还有少数人和别人说话时,有一种口臭味,尽管反复刷牙似无济于事,常使人苦恼不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祖国医学认为,上述不适现象是人体内发出的“内火”即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及脏腑的功能开始衰老失调,而导致人体阴阳不平衡所致。由于脏腑的功能不同和盛衰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生活中,你对以下场景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比如,一有个头痛脑热,马上就会有人在身边提醒:"吃点抗生素吧!"或者喉咙痛了,又会有人说:"吃点消炎药,很快就好了。"这样用药真的可以吗?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一回事吗?他们真的是"居家旅行常备良药"吗?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药剂科趁此机会为大家科普一下,谈谈对抗菌药物最常见的5个错误认识。错误一:抗菌药物、抗生素及消炎药是一样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将抗菌  相似文献   

18.
最近天气转凉,人们纷纷打算或已开始秋冬滋补。以前,每到秋冬季节,温州的一些市民都会跑去上海、杭州等地的大医院,开冬令滋补膏方来治病调养。今年,在我市也掀起了这股中医养生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
<正>生病就需要吃药来进行治疗,但是你真的吃对药了吗?你吃药的方法正确吗?如果吃药方法不正确的话,会影响药效,导致疾病不能及时康复,让我们承受更多的痛苦。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盘点一些有损药效的吃药方法,看看你吃对了吗?药片掰开吃有些人看药片太大,就会把药片掰开吃,但是这样的吃法会影响药效,如果药片有缓释、控释、肠溶等标示,一定要整片服用,这样体内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应通过作息、运动、饮食等,调理身体,不宜劳累,应早睡早起,收敛精气,多喝水,多吃清润的食物。另外,一个大热天下来,人已经形神俱乏了,要通过饮食调理,慢慢调整身体状况,然后到冬天时,就可以进补了。秋天饮食养身的要点在于生津、益胃、清燥、润肺。秋天吃什么好?大枣: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