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达明 《老友》2014,(11):9-9
正1949年,身经百战的萧劲光将军回到阔别近30年的家乡湖南长沙赵州港。在离村庄还有一里多路时,萧劲光就下了车,步行朝村里走去。来到村头一棵大树下的土地庙前,见庙门上挂着一副"土生万物,地降吉祥"的对联,他幽默地对大家说:"这副对联,我小时候看不懂,现在才明白土地爷净说半截  相似文献   

2.
联斗贪官     
山阴有个县官,搜刮钱财,无恶不作,老百姓都恨之入骨。可他却标榜自己清正廉明,还在县衙大门上贴出了一副对联:"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徐文长(徐渭,明代文学家)见了很气愤,一天趁着黑夜,跑到县衙门口,提笔把对联改成了:"眼前皆赤地,头上有黑天。"老百姓见了,个个拍手称好,县官气得翘起了胡子。他得知是徐文长改的对联,就命手下人把徐文长传来问罪。徐文长当然心中有数,一见县官,故意问:"大人传我有何事?"县官惊堂木一拍,双眼一瞪,喝道:"大胆徐文长,你为何把本官大门口的对联改掉?"  相似文献   

3.
刘旭 《社区》2013,(2):47
最近,邻居李先生的儿子出现了咳嗽发热的症状,为了避免麻烦,他只是在网上搜索"小孩发热、咳嗽"等关键词,按照搜索结果买了点感冒药。两天后,孩子的症状没有缓解,他又咨询了一位"网上医生",改吃了两天抗生素,没想到孩子病情加重。李先生这才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孩子被诊断为肺炎,需要住院治疗。同样让"网络问诊"耽误了病情的还有邻居张大爷。张大爷退休前是开出租车的,50岁时发现得了痔疮,但羞于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中华魂》2014,(5):30-30
正"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表,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视察期间,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一副对联。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这副对联虽短,但内容却很丰富,每句都可大做文章。譬如"莫以百姓可欺"一句,欺,有仗势压迫之意,与欺有关的词包括欺负、欺骗、欺诈、欺瞒、欺哄、欺压等。并不是打骂凌辱才叫欺,不给百姓办事,不关心百姓疾苦,不听取百姓意见,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截留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怀,贪污受贿中饱私  相似文献   

5.
<正> 对联是我国文学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形式.优美的对联往往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和真理的光泽,发人深思,引人向上.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和诗人,而他在撰写对联方面的高深造诣却较少为人论及.他一生以革命大业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下了不少的对联.就笔者目前所见,毛泽东在漫长的岁月中写有36副对联.其中自勉应对题联8副,挽联16副,惠赠联3副,综合类9副.毛泽东的这些联语,大多是在戎马倥偬中写成的,其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精深的内容,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在艺术上也很有独到之处.下面,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试作浅析,不妥之处,诚望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6.
杨佩瑾 《老友》2013,(3):1-1
有一次,我去看望一位老教授、著名书法家。他家并不宽敞,陈设也甚简朴,一张旧写字台占去了小客厅的许多空间。可是,壁上却挂满了字画。其中一副他自己书写的对联,则久久吸住了我的目光。那上面写着能经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有感而发?于我,却引起了深  相似文献   

7.
妙联妙解     
杨永建 《山西老年》2012,(12):42-42
相传有一年春节,清朝的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悄悄地出宫微服私访。当他路过一个村镇时,见一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乾隆上前一看,不禁勃然大怒,对随从说:"传这家主人出来,问他为何敢如此放肆。"原来,这户人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8.
故事斋     
郑板桥"一"字救贫一天,郑板桥上街剃头,来到"郭记剃头铺",他见到镜子两旁新贴了一副对联:"照人同照己;修面须修身。"郑板桥对这副含意深刻对  相似文献   

9.
易俭如 《老友》2008,(8):4-7
"人生之旅,按党的指引做正派正直之人,不做亏心事,退休之后就能心地坦荡、其乐融融。"这是一位将军的肺腑之言。抒发这一人生感言的将军叫章新晖,原是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的副政治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  相似文献   

10.
饶泉生 《老友》2015,(3):47
楹联亦称楹帖、对联、对对子。对联与对对子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各有特色。对联一般要求两个字以上,上、下联为一副,且受平、仄限制。对对子只要对仗工整,一般不受平、仄限制,上下句字数相同即可,如古对今、头对颈、东西对南北、鸟语对花香、白鹅伸颈对乌龟缩头等。对联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为一副,有上、下联之分,而对对子可以多人参与。另外,对联是个人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孟姜女庙堂大门两侧,有一副难倒了无数游客的对联,有人想了几天,仍如坠五里雾中;有人试图在对联中加上标点或试断读其句,也解读不了,只好望联“兴叹“。这副对联上下联全文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有道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有些游客终于解读了这副对联。他们利用“一字双音“、“同音假借“,就能流畅  相似文献   

12.
泽川 《山西老年》2014,(5):42-42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尚未称帝时,有一天,他来到一个戏班子的练艺场门前,见两扇大门上贴了一副奇怪的对联。这对联只有两个字,上联写了个“行”字,下联写了个“盛”字。  相似文献   

13.
巧改对联     
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好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大门外。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于这老进  相似文献   

14.
康信忠 《老友》2013,(6):1-1
贴对联,往往是逢喜事、遇节日所为,对联内容多半是吉庆的话语,赞美的诗句。而在我的一位老战友家中,厅堂上方却赫然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曰"准备明天死",下联为"争取活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以"长寿"为主题的对联甚多,其中不乏佳作珍品,读起来颇有趣味。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香风善圣人清。这副对联提出了长寿之道的最重要一环,那就是崇高的道德修养能使人历久不衰。人言"立身为人,生命长存",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6.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的一副时联。这副对联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是有人却把它改成:  相似文献   

17.
最近,李先生经常出现排尿不畅的情况。最初他怀疑是前列腺方面出现了问题,然而,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前列腺并没有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做了次血糖检测,竟然发现血糖已经很高了。他没有料到自己排尿不畅、经常憋不住尿,竟是糖尿病造成的结果。让李先生想不通的是,糖尿病不是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吗,怎么会引起排尿不畅呢?  相似文献   

18.
李先生今年60多岁了,患有前列腺增生,被“排水问题”困扰已久。最近李先生患上感冒,头痛鼻塞。便吃了几粒速效感冒胶囊。谁知感冒没好,“下水道”却莫明地堵了,大活人生生让尿憋得难受,李先生只好到医院求治。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李先生患有前列腺增生,本来就存在排尿困难的情况,但这一次出现“尿不出”的问题,并不完全在于前列腺的压迫,而是与他服用的感冒药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横批是:二四七三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而且百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2)死(4)妻(7)散(3)"。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们诉说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20.
李茂盛同志1953年参加革命工作,直到1994年才退休,这40多年间,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党叫去哪就去哪,让干啥就干啥,从无半句怨言,是一位处处受人敬重的老同志。正因如此,刚办了退休手续那会儿,不等茂盛坐稳屁股,吕梁地区建行、方山县乡镇局、老干部局相继慕名请他去工作。他思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