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国家经历了十年内乱之后,在我们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之后,正当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二大”路线指引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新《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宪法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新《宪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建设  相似文献   

2.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行的新宪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法。它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新宪法的颁布施行,对于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研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还是研究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如果离开了这个总目的,来研究民族关系,那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建国以来,历史学界、民族理论界和民族学界,关于我国的民族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很多文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消除了分歧,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如我国各民族的祖先自古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这块土地上;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并开拓了祖国的边疆;我国自古代就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很早就逐渐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方面等等。这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当新疆和全国各民族人民,以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用优异成绩迎接和准备欢庆建国三十五周年之际,我国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并颁布了。这真是双喜临门。这项法律的通过、颁布和即将实施,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又一重大成就,也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它的通过和颁布,得到了  相似文献   

5.
(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称《草案》),不仅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到国家机构之前,更加突出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而且同以前的三部宪法相比,公民权利的范围扩大了,内容丰富了,形式也比较完善了。这表明我国的  相似文献   

6.
新宪法经过全国人民广泛、深入的讨论、修改,已经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颁布施行了。这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对过去宪法中的“左”的影响进行了拨乱反正,完整地体现了中  相似文献   

7.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乎国情,顺乎民意,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宪法的通过和实施,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因此,新宪法的诞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我们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新宪法是其中最好的一部。在前三部宪法中,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简称《修改草案》)的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修改草案》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长期的历史经验,记载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国家生活民主化,以及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等重大进展,反映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九六三页)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否完善,就要看它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中心任务,就是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逐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少数民族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这个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是一致的,是全国四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党的这一任务,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而努力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所确定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要求尽快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于这个总的战略目标。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经济问题应该立足于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来把握它的经济实质,研究它的发展规律,确定它的主攻方向和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面高涨。 一 民族自治地方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总问题中的一部分。当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和政府必须采取一切办法给予经济文化上落后的少数民族以经常的、真诚的和真正的无产阶级帮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大力扶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加强共产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国内所有民族都进入社会主义先进民族行列,使所有的兄弟民族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它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在各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是不可能的。 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历史任务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宏伟的历史任务,是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经验,即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的。党中央制定的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中国的大地上曾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大声疾呼:“文化运动不可忘了美育”!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奋斗、牺牲和胜利,经历了曲折、动乱和安定,终于迎来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社会主义的壮丽前景正在我们面前展开。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庄严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跨入新的历史时期,肩负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尤其应该大声疾呼: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更不可忘了美育!岂但“不可忘了”,还要不断加强才是!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广泛讨论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部宪法已经在五届五次人代大会上正式通过。这部新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二大基本国策,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发展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性。新宪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她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所确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提供了政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的新成就。全国各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生机蓬勃,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走向胜利是富有战斗力的,她在人民中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 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影响党的战斗力的因素,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了。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新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用法律形式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成果和党的十二大制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合乎国情,顺乎民意。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人民民主专政则是我们党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最好的政权形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继续坚持它,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多年来的共同愿望。领导这一宏伟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的。  相似文献   

17.
认真学习十二大文件是当前的一件大事。胡耀邦同志《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明确指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这次代表大会到下次大会的五年间,根据总任务的要求,从当前实际出发,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认真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争取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我  相似文献   

18.
对于宪法,人们最瞩目的是两件事,一是宪法的内容,二是宪法实施的保障。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庄严通过、公布施行的新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坚持了以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定了新时期国家  相似文献   

19.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十一大和五届人大确定的新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在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决定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中央这一决定,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它对于进一步巩固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区各族人民,决心同全国人民一道,同心同德,集中一切力量,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苏联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给全世界无产阶级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第三,苏联在1939-1945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第四,二战后,欧洲和亚洲11个人民民主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国际舞台上维护和平民主事业的重要力量。第五,朝鲜和越南人民的抗美、抗法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战争势力,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第六,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使得持续了几百年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第七,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无疑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第八,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历过挫折和部分失败,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类进步事业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