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上帝的光环被打破,启蒙理性给予人类极大的对于进步的信心。但是,于此同时,工具理性取得了自律性,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占据了上帝原来的位置。对于启蒙运动以及其现代性语境背景的反思,推动了当代哲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现代性弊端的揭示,在论述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一致性的同时,对启蒙运动与作为进步观念的启蒙加以区分,把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启蒙过程的一个阶段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之上,以是否在肯定进步观念的前提下批判现代性为依据,划分两个理论阵营,希望能够在启蒙的背景下为理解当代哲学发展提供新的角度,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宗教研究在欧洲近代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近代哲学是宗教研究的一个结果。真正说来,近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和宗教理解和宗教批判相同一的过程。这点也适用于德国唯心论或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发展和改造。离开宗教理解和批  相似文献   

3.
<正> 一十八世纪的欧洲,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后,在法国出现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伏尔泰以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第一个登上历史舞台。“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共和民主思想,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百家争鸣,群星璀灿。启蒙运动者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反动势力而顽强奋斗,把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到顶点。哲学革命作了政治变革的先导。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在亚洲的中国,时值清朝“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实践哲学终结了西方近代的政治与哲学相对立的政治思想传统,实现了政治与哲学的联合.而这一联合以"实践"本身具有的政治维度为基础.政治维度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一个根本维度,从这一角度可以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解为一种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5.
欧洲的大学兴起于12世纪,从开始起就与宗教和神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大学呈现出很强的国家和地区特色:英格兰和法国的大学与官方教会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不同程度地抵制、排挤甚至压制启蒙思想,由此也导致这些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知识界的领导地位;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些德意志邦国,在苏格兰,在尼德兰王国,在意大利半岛的一些王国,在俄国,大学在发展和传播启蒙观念上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并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大学与启蒙运动的复杂互动关系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启蒙运动的地区特色.  相似文献   

6.
郑琪 《浙江学刊》2012,(3):188-192
很多国内的学者把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理论界定为政治神学.本文主要从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一书出发,通过阐释他的“敌人”与“人性”这两个核心概念,提出一种与国内学界的解读不同、但或许更为恰当的理解角度.本文的结论是,施米特对政治的理解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在神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李金鑫 《社科纵横》2012,(9):92-94,100
作为新教改革家的路德,在处置宗教和政治问题上表现出了将政治范畴与神学范畴进行区分、使二者相互分离的方法。在宗教的非政治化和重建神学教义中,路德赋予政治秩序以权威地位,世俗政府的权力具有不可抗衡性。尽管路德对政治秩序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治正当性丧失了其最后的道德支撑,但是他关于政治秩序的思考却涉及了一系列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为反思神学与政治的关系开拓了视野。  相似文献   

8.
印度近代哲学发端于18世纪末,它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又不仅仅是古代哲学自身单独演化出的形态;它受到近代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也不完全是这种冲击造成的体系。从根本上说,印度近代哲学是印度从沦为英国殖民地到取得民族独立这近二百年间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产物。一、印度近代哲学的产生 1、西方文化的传入欧洲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路是在15世纪末。最先来到印度的是葡萄牙人。随后,荷兰人、英国人、丹麦人、法国人、奥地利人等相继而至。他们来印度的最初动机是发展欧洲大陆与印度的贸易或进行探险。但当他们觉察到展示在面前的是一个处于涣散和没落状态的帝国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大思潮 ,尤其是在近代西方哲学、文学、神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文章追溯了欧洲浪漫主义的思想文化根源 ,分析了浪漫主义在哲学、神学和文学上的各种表述方式 ,并指出其与基督宗教思想的密切关联 ,认为它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与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唯灵主义 ,具有重情感、重主体和侧重神秘思维等特色。文章亦探究了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0.
浪漫主义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大思潮 ,尤其是在近代西方哲学、文学、神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文章追溯了欧洲浪漫主义的思想文化根源 ,分析了浪漫主义在哲学、文学和神学上的各种表述方式 ,并指出其与基督宗教思想的密切关联 ,认为它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与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唯灵主义 ,具有重情感、重主体和重神秘思维等特色。文章亦探究了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1.
1965年前后出现的当代政治神学,接受了启蒙运动对国家与社会的划分,对福音作出有利于穷人和发展中国家的解释。莫尔特曼重新审查存在主义神学,反对把具体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改造推卸给不考虑价值的实证科学,而只为神学保留帕斯卡尔的“心的逻辑”与主体的私人内心世界的主观神学。莫尔特曼赋予耶稣十字架受难以鲜明的政治意义,强调人类目前所遭受的苦难和解放,强调神学的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公众性。本文最后指出,宗教信仰并不总是关乎集体,它也有私人内心生活的方面,有其天国、超验、灵魂拯救的方面。政治神学并不能彻底排除或包容神学的其它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虽然没有近代欧洲那样比较完整的启蒙运动,但的确经历了自己的思想启蒙过程。其中,与工业化潮流和资本主义兴起密切相关的重商思潮,即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过程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思想潮流以重商思潮为标志的近代商业启蒙大致经历了兴起、嬗变与深化的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封建农耕社会的价值观念遭到否定与批判,新兴工商社会的价值观念得以萌生和揄扬。近代商业启蒙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对中国走向工商业社会和实现近代化则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当今商业道德重建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道主义概念虽然产生于近代,但是其精神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近代人道主义利用形而上学方法构建了抽象的人性,忽视了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实践智慧",丧失了人的自我确证维度,使人道主义局限在了理论层面。从对近代人道主义的理解出发,马克思主义内部也产生了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马克思本人既批判近代人道主义,即"理论人道主义",同时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实践人道主义",两者的本质差别,就在于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自康德开始,德国古典哲学回归到了古希腊的传统,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实践作为历史的中介与人自我确证的方式,张扬了人道主义的实践内涵。马克思"实践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其理论与旧哲学的本质不同,也就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情感与理性的审美关系问题,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总结西方近代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对情理审美关系的理性认识,对于推动文论中理性、非理性(包括情感)、非理性主义的深入研究和创作中如何把握好情理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情理统一取向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是以人学美学为根本特征,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高涨,此时在哲学上以人性代替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道主义取代神道主义;在美学上以人学美学代替中世纪的神学美学。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位,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习根 《社科纵横》2012,(6):120-122,126
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生存的理想,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目标。柏拉图运用理念论设计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拉伯雷把这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理解为尽善尽美的人,近代启蒙运动把这种全面发展的人理解为一种理性的人,马克思把这种全面发展的人理解为克服了异化的、个性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理论思维的产物,这是一个调节性的理念。它为人类实践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发展方向而不是具体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传统哲学 ,也是现代哲学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 ,由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所引发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在有些问题上仍然没有澄清。此问题的是否解决也势必影响关于对人学问题研究的基本方向 ,也更加关涉到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该文对何谓人类中心主义做一个简明而概括的一般性理解 ,并对自西方近代以来兴起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存在及影响做历史的考察 ,同时揭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实质 ,力求建构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观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在法国形成的冉森派运动是天主教反改革运动中重要的宗教运动.在神恩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这一神学问题上,冉森派对莫里尼主义和耶稣会神学家提出了批评.这一批评延续了贯穿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的奥古斯丁主义对佩拉纠主义的批判.然而,这一批判不仅仅是基督教神学内部的对话,而且体现了冉森派对现代性的拒绝.由此,冉森派的影响超出了神学和宗教层面,推动了反绝对主义王权的政治话语的形成,在旧制度后期法国的政治运动中产生重大影响.对17世纪冉森派的神学和政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基督教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和法国现代政治中的反宗教倾向.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转折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从文化现代化和政治革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国家社会问题,寻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路径.正是这场新文化运动,为未来中国的现代化铸就了新的领导力量,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动力源泉.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陈家琪 《浙江学刊》2004,(2):185-192
这是一篇应答的文章,针对着邓晓芒对<沉默的视野>的批评,作者讨论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其中涉及到理性主义与怀疑论、知识论与价值论、西方认识论范式与"文革"的支配性话语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也包含着如何理解当下时代中不同的生活态度在相应的哲学观念上的表现以及对启蒙运动的重新反省.文章所提出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沉默的视野>与邓晓芒的批评,作者无疑是想通过这样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使我们对自己的时代、心态、困境与追求重获一种问题意识.在这一意义上,此文更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解剖.  相似文献   

20.
欧洲的崛起是近几百年来人类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从宏观和长程的历史视野来看,欧洲在近代的崛起是数千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融合的结果。①但是从具体的情况来分析,欧洲的崛起又有其内在的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从精神文化上看,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构成了欧洲在精神上觉醒的重要历程;从经济上看,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构成了欧洲逐渐走向富强的重要原因;从政治上看,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民主制度的建立使欧洲最终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上述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它们共同导致了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