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活动,是在全国统一计划和分工协作的条件下,密切联系和互相制约地向前发展的。这就必须在发展地区经济分工的同时,加强地区间的经济的联系,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的协作和联合。地区间的经济协作与联合和地区经济分工是具有紧密联系的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地区经济分工是指地区不同专业化生产的独立和分化过程,正如列宁所说,“同一般分工有直接联系的是地域的分工”,是指“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列宁全集》第3卷,第389页)地区间的经济协作与联合,是指资金、物资、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以便把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在地域上合理地结合起来,把各地区的不同生产过程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地区的分工和经济协作是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各地区必须实行分工,以自己生产多余的产品去交换自己短缺的产品,因此,地区分工是发展地区间经济协作和联合的前提,没有地区分工,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商品的价值量时,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并且指出:“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后来,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第716页)于是,他得出结论是:“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化看我国民族性格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民族性格就是指一个民族的群体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斯大林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在这里,斯大林指出了构成一个民族的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共同的地域,二是共同的经济活  相似文献   

4.
读了熊映悟同志《关于地租理论问题》(见《房产通讯》1982年第9期)和《生产价格的构成应包括地租》(见《经济学周报》第22期)两篇文章后,很受启发。但是,在说到生产价格的公式时,熊映梧同志认为:“通常人们把商品的生产价格解释为成本加平均利润,我对这个传统观念是不赞同的。”“完全的生产价格(PP)是由成本(K)和平均利润(AP)、地租(GR)构成的,即PP=K AP GR”。作者还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承认一切产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矿产品,或加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都是由成本、平均利润、地租三部分构成。”我认为,熊映梧同志所谓的完全生产价格公式中应包括地租的说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部门之间争夺利润的竞争,使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其结果,各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说:“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或者说,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6—177页。以下引文都出自同书,只注页  相似文献   

5.
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商品经济,从最抽象的层次上讲,就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交换经济。人类对商品和商品经济的认识就是从商品交换开始的。离开交换,商品、商品经济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交换关系的总和便是市场。马克思曾说:“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成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资本论》第3卷,第718页)列宁也说:“哪里有社会分工,哪里就有市场。”(《列宁全集》第1卷,第83页)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市场从来就是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但这并不是说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发达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经济只有按比例,才能高速度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实,按比例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而且也是一切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社会分工愈发展,各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愈密切。社会生产要能够正常进行,各部门之间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致路·库柯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分析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时,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区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指出  相似文献   

7.
《学术论坛》1981年第1期刊登的《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称《论旅游业》)一文认为,“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就象煤炭业开采煤矿,石油业开采石油、冶金业开采铁矿那样,增加了国家的财富,创造了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从而创造了价值。”“旅游业职工相当大部分劳动,实质上同工业劳动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旅游业职工的这类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旅游业是一个生产部门”。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是不是生产劳动,不能作为划分是不是生产部门的标准。所谓生产劳动,从简单劳动过程的结果来考察,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但这只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的,还必须包括一定的生产关系在内。马克思指出,“只有生产资本的雇佣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142页)“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用,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  相似文献   

8.
民族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共同体。斯大林就曾经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因此,它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不是从来就有,不可能永恒存在,也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的过程,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说过,“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4页)因为“活劳动不可能从无中创造出任何东西,所以必须找到它的客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46页)马克思的这些教  相似文献   

10.
卓炯同志为了论证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唯一的全部的原因,曾在《对〈商品产生和存在原因的再探讨〉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四期)一文中,这样写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五页中,就已经讲到的社会分工主要是指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这种社会分工当然只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也就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的条件和原因。马克思在同书第三九三页进一步指出,社会分工包括了两种不同的含义,即:第一,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的媒介;第二,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媒介。从而把一个生产单位的内部分工排斥在外了,包括古印度  相似文献   

11.
列宁从所有制的内部结构出发,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参见《列宁全集》第13卷第314页)。马克思对“四权”虽没有集中的论述,但在分析“生息资本”的时候,多次使用过“四权”的概念(参见《资本论》第8卷第384页、第389页、第393页)。所有权,指的是生产资料为谁所有,获得的经济利益由谁支配的问题,如地租、股息,上交利润等都是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获得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突破了一国经济的界限,通过世界市场将各国的生产和消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曾科学地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运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与国际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9页)  相似文献   

13.
全面调整基本建设经济关系,必须制定基本建设法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292页)。并且说,“需要往往直接来自生产或以生产为基础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87页)我国的每项经济法规,都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的,基本建设法也是如此。建国三十二年来,我国曾制定过大量的基本建设法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某些资产阶级学者指摘说,《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存有以下破绽: (1)第九章开端的第三张表格(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76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只注页码),假定按价值购进生产要素,按生产价格售出产品,这种不一致是悖理的。因为在现实中,卖者按生产价格售出某商品,买者就按生产价格购进该商品,不可能存在买者和卖者按照不同价格买卖同一商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实践,通常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这个理解并不错。但是人们往往把“客观世界”理解为人们进行改造的对象的自然界和现成的社会关系,而不包括进行实践改造活动的实践主体本身,这就忽视了主客体的内在联系。因为实践主体是客观世界的一部份,同样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改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没有将主体的人排除于实践改造的对蒙之外。马克思把实践看作是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34页)。他特别指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5页)“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同上)。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存在,即“人们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马恩全集》第3卷,第28~29页)它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是对社会生活现象最高度的概括。它应当包括: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精神生活。 社会存在首先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组成。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指  相似文献   

17.
论国内市场     
市场,狭义上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是同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的综合。列宁指出:“哪里有分工,哪里就有市场”,“市场不过是这种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表现。”(《列宁全集》第一卷第83页)市场,既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商品生产深化和发展的条件;既是一个同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仪表”,又是反映该国该地人民生活水平的“镜子”。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广大的市场,是发展我国经济的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个国内市场的作用,利用和发展我国的国内市场,把经济搞活,加快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经出版的一些《资本论》解释本,在解释《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价值形成过程时,为了解释生产资料的价值成为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使用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这一术语。如:张熏华、洪远朋的《<资本论>提要》说:“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张熏华、洪远朋《<资本论>提要》第1册,第101—102页)。陈征的《<资本论>解说》说:“一个产品的价值,例如棉纱的价值,首先是由生产资料的价值(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来的”(陈征《<资本论>解说》第1册,第279页)。北京大学经济系的《<资本论>释义》说:在纺纱过程中,棉花和纱锭的“价值量却毫无变化地被转移到棉纱中去了”(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释义》(Ⅰ)第135页)等等。我们认为,上述提法作为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讲,其正确性是无可怀疑的。但是,上述几本书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热烈寄望于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出现全面发展的新人类。这新人类不受专门的活动范围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他们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而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8页)。 如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契机一样,他们也认为分工的消灭是人类进入新的历  相似文献   

20.
拜读了奚兆永同志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唯一条件》一文(《江汉论坛》1983年第1期,以下简称《奚文》)。觉得文中一些提法似乎不妥。一、关于社会分工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中确实使用过“社会分工”、“社会内部的分工”、“整个社会内的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等一些关于分工的概念。我们与奚兆永同志的分歧首先是在对马克思所使用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