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灵曙 《金陵瞭望》2011,(35):84-84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九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明末到新中国成立300年间,前人曾八次尝试走资本主义道路均告失败的史实,论证了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比较和中国与印度、大陆与台湾的横向比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初步显示出优越性,从而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那么,对这个“转变”时期的社会性质,应该怎样看?  相似文献   

4.
1956年底,新中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之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就是说:新中国经过短短的七年(1949——1956年)就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正确认识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为什么必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一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从理论上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如何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为什么没有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该文认为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应结合历史重点,从四个方面讲清新中国为什么及怎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中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及其斗争形式,既在实践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又在理论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实践上极为重要呢?这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必须先后领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革命;而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来说成为友人或者成为敌人,不但会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这是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大作文章的问题.长期以来,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大量迷雾,什么选择“失误论”、“超历史阶段论”、“违背历史规律论”等等.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的需要,是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需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的 80年里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争得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随后 ,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使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有人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三条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的资产阶级进攻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潮、运动和阶级较量,在其性质、意义方面,是各有所不同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反封建的,有进步意义;第三条道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虽然反帝反封,但也起过麻痹人民的消极作用;解放后发生的资产阶级进攻  相似文献   

10.
从1840年起,中国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正是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的结局,给中国革命的前途提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但是,前个时期国内泛起一股反社会主义思潮,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为清除思想混乱,有必要从我国近代史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结合上,谈谈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自鸦片战争爆发,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中国就由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便人民完全陷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就告诉我们,建国后存在过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才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历史性变迁,历经四个阶段:文化从属于政治阶段;文化与经济并行发展阶段;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协同发展阶段;文化上升为国家软实力阶段。这种历史性演变,充分说明了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日益成熟,也使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理论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总结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执政 5 0多年的历史 ,以 1 978年 1 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界碑 ,划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 2 9年 ,是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 2 2年 ,是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两个历史阶段 ,通常被人们称为前 30年和后 2 0年。如何认识前 30年和后2 0年的关系 ,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后 2 0年和前 30年的关系是一个继承、克服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一、继承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的 5 0多年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以毛泽东为…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表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中国找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攻坚克难、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在新中国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形塑了以建设为主题的发展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持续推进中,锻造了以改革为主题的发展思想;伴随经济新常态前进步伐的持续推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规制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方向和根本着力点。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对于新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一再证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百年来,党通过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为实现中国梦扫清了前进障碍;通过开辟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通过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领导人民开创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全景式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既要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序延展,也要回望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现代化走向。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近代以来承续衔接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源出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进行的艰苦抗争和曲折历程,肇始于新中国的诞生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朝向“四个现代化”目标探索前进,崛起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路径遵循与世界影响得以充分彰显。从回顾和展望的长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正历经两个依次联通的“一百年”,已呈现出从盲从到自主、从被动到主动、从后发到引领、从跟进到创新、从自救到利他等一系列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剥夺官僚资本,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适时的;而1956年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民主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却是匆促的。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与社会主义制度缺乏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不无关系;而中国产党领导人民正在推进的"第三件大事"——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正是为了充实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以保证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道路,回顾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转变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从幻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漫长历程,对前几年学术界流行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澄清.文章指出,接受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批判"四人帮"的资产阶级权利无处不在的谬论时,人们往往把资产阶级权利解释为等价交换原则.但是,等价交换原则在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依然在通行;如果说,等价交换原则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权利,那末,资产阶级权利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又是无处不在了吗?这就需要我们比较仔细地考虑一下等价交换原则与资产阶级权利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权利关系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权利关系的性质也就不同.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通行的原则.然而,商品经济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的,有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这是三种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