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是公司治理理论在商业银行领域的简单套用,而是公司治理一般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商业银行在合约、产品和资本结构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诸多特殊性对银行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商业银行特殊性出发,既是研究银行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进一步创新公司治理理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
陈旭  李娜 《江淮论坛》2014,(4):107-110,54
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热议的话题。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银行高管薪酬与风险承担的关系,以及银行面临内外部监管对高管风险控制激励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银行内部监管中的股东监管可以对高管薪酬进行控制,外部董事对高管薪酬及其风险敏感性并没有起到"监管作用"。(2)银行外部监管机制的加强弱化了高管风险控制激励。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之前 ,商业银行更多的是被当作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监督机制。 1997年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才使银行业自身的治理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1999年 9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和 2 0 0 2年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使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成为全球和我国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具有诸多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点 ,并由此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 ,以构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 ,是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对策性思路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郑铁柱 《理论界》2007,(9):222-224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微观治理的基础,其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又是关键因素。本文详细分析了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基本含义,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在商业银行构造包括银行层面的、整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业务层面的风险管理系统;根据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框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足,普遍缺乏自律机制、制动机制和监测机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组织、内部控制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及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有效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不仅能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而且能促进其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银行绩效的改善。对山东、河南两省商业银行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说明,第1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负相关,外部董事比例和监事会功能与银行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上的逐渐放松对公司治理法律约束的发展趋势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变,公司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局面,造成公司内部腐败及商业贿赂风险的增大。反商业贿赂立法通过刑事责任的规制而对公司的董事、经理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起到阻吓的作用,通过民事责任的规制为受到公司腐败行为侵害的相关主体提供了救济,成为较好的约束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我国反商业贿赂刑事立法规范较为完善,但民事规范不足,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商业贿赂民事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7.
曹廷求 《学术界》2003,(3):179-184
资本市场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有效性和脆弱性的角度分别论述了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对于公司治理的作用 ,目的是提供资本市场公司治理机制的分析架构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理论性平台  相似文献   

8.
刘长青 《江汉论坛》2006,8(7):46-49
参照新巴塞尔协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然而对市场约束机制过程的分析表明,由于银行公司治理以及相关市场的内在缺陷,中国银行业缺乏让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渠道,单单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并不能有效地遏制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当局如果期望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必须切实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并赋予其它市场参与者足够的激励和力量,否则无论信息披露机制多么的完备,银行监管中市场约束机制也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9.
孔建 《东岳论丛》2008,29(3):83-88
众多的研究成果对商业银行应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达成了共识认为,由于银行公司的独特特征及其在经济系统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银行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均应参加公司的治理过程以避免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剥夺。但本文通过一个完全信息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绩效问题。分析的结果显示,如果银行小储蓄者在银行公司治理安排中获取更大权力的话,那么将导致商业银行公司的治理绩效以及银行公司竞争力的下降,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小储蓄者所承担的风险与获得的收益之间的不匹配,这一点在以往的分析中并没有为其他研究者所关注。作为分析的一个结果,本文认为由代表小储蓄者利益的公共机构参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过程才是一个可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关于强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商业银行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近年来成为了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商业银行内控理论为基础,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邮储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控分析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业银行经营的是风险,为稳定市场,维护商业银行在公众心中的形象,金融监管当局采取多种途径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定期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或非现场检查。但近年来关于银行的大小案件只增未减,究其根源,多与其内部控制失效有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是否健全、严密有效,是否能够达到防止错误和舞弊,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文章将从操作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金融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带来的扩张性结构风险也骤然升级。因此,文章提出了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扩张性结构风险防范的研究,通过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建立中国商业银行扩张性结构风险分析模型,不断提升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监管范围,为其设定最低资本要求,此举进一步推动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但总的来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研究体系。本文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领域研究的现况,指出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推动研究的深入和提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河北学刊》2012,32(3):195-198
中国商业银行在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员工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全面风险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专业人才缺乏和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等问题。应对之策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积极培育有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积极应用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建立高效的风险经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财务安全对于银行的稳健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0家主要的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从国内大多数的文献检索中可以看出,基于绩效考核视角来研究操作风险管理的文献较少。文章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并从绩效考核与操作风险相关性分析,以及从考核指标体系中寻找操作风险防范手段等角度,初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如何从绩效管理角度来防范的建议和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体系的演进,尤其是便利直接投融资的股权和债权产品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基本形式和管理体系都具有深远影响。积极融入到金融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开展主动型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运用脱媒环境完善其风险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论管理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会计是现代西方国家把“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管理科学原理与标准化技术,以责任成本为主线,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的全部成本进行调节、控制和考核的现代管理方式。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可以改进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的分类及管理办法,以较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效控制和降低商业银行成本,从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孙翯 《兰州学刊》2014,(4):139-145
文章分析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型商业银行对农户进行信贷支持的必要性,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农户融资需求的现状,以及农户贷款工作中存在的网点覆盖不足、客户经理不够、自助设备作用发挥不充分、考核压力大等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宏观方面的建议包括,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信息渠道,不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夯实农户金融基础服务,向监管机构反映对差异化监管的需求;积极争取财政补贴和优惠,协助政府创新成本补偿机制;创新金融产品,间接防范信贷风险;使网点布局与渠道开发并举,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重视对农民进行素质和技能培训,满足农户的"融智"需求。微观方面的建议是,通过严把客户准入关保证信贷质量;推行差异化放贷和定价策略有效管理风险;运用精细化管理防范信用风险;采取有效担保转移信贷风险;借助涉农保险等方式分散贷款风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防范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