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林文化是长期生活在山地的游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极强的文化。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鄂伦春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狩猎是鄂伦春族生存的根本需要。鄂伦春人把狩猎融进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桦树皮文化”是北方狩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鄂伦春族的“桦树皮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性文化传承现象。鄂伦春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鄂伦春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并靠着口耳相传,顽强地保留到今天。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鄂伦春的山林文化渐行渐远,保护好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不仅是对文化的捍卫,更是对鄂伦春这个处于“边缘”的民族拥有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权利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经过学者们近四十年的努力,中国对古老狩猎民族鄂伦春族的研究已经取得突出成果。 聚居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的数千名鄂伦春人,1949年建国时尚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阶段,保留着父系氏族组织,且留有母系氏族的残迹。鄂伦春人以狩猎、采集、捕鱼为谋生手段,住在原始住宅“斜仁柱”里,穿兽皮,食兽肉,使用自制的桦树皮家具器皿。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族以独特的狩猎生产、生活方式,在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之间创造了“一人一匹猎马,一人一杆猎枪”的神话般的“鄂伦春社会”,并以其典型的“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即社会发展史中的原始社会制度的特征而受到国内外民族学工作者的注目。 那么,鄂伦春族对自身存在的“社会”,有何理解,有何说明呢? “乌力楞”是鄂伦春社会的一般表现形式。鄂伦春人的日常生活、游猎生产、社会活动都是以”乌力楞”为组织形式和核心集团进行的。“乌力楞”之上有“莫昆”,即胞族组织,但它并不干预日常的社会生活。“乌力楞”中还有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柱”,“它做为鄂伦春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依附于“乌力楞”而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狩猎鄂伦春妇女白梅在鄂伦春族游猎生涯中,男子出猎,获取赖以生存的猎物,妇女则承担了余下的全部劳动。1、加工猎产品鄂伦春人的私有观念非常淡,他们的狩猎生活多是集体狩猎,集体分享猎获物,妇女很少随着出猎,个别妇女身体好、没有孩子,也可以随队,她们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族在苏联《百科全书》中被叫做“南哈巴罗夫斯克地方的少数民族”。据1959年调查,所谓东部鄂伦春有394人,西部鄂伦春有83人,共约有450——500人。 起源 关于鄂伦春名称有如下说法。使这个名称开始进入学术领域的是法国航海家让·里沃斯。据说他于1787年访问了德·卡斯特里港,在那里遇到了自称“鄂伦春”的人们。至于他见到的是否现在所说的鄂伦春人,尚不清楚。里沃斯的报告引起学者之间的争论。施伦克认为,他所遇到的不是鄂伦春,而是奥罗奇。因为奥罗奇在通古斯语里,常把L发音R,所以不是OLCH,而是OR(O)CH。他认为到当时为止,谁也没有见过自称鄂伦春者。而施伦克把称作“肯戈尔”的民族向世人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祖祖辈辈,鄂伦春人从事着漂泊不定、十分艰苦的狩猎生产。在生产的斗争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狩猎生产的技术和经验,逐渐掌握了狩猎经济的客观规律。他们十分珍视自己劳动的果实,对狩猎怀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传统心理在选择、保持生产方式上,表现出强而有力的作用。鄂伦春族定居已三十多年,民族经济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但是,原始的狩猎经济仍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在鄂伦春自治旗的古里、诺敏、托扎敏和甘奎四乡,保留着古里、小二沟、希日特奇、木奎、朝阳、乌鲁布铁和纳尔克气七个猎民村。这里居住着鄂伦春猎民110户,人口466人,单一的狩猎生产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两个典型猎民村的实地调查,直面定居后鄂伦春人的现实生活状况,从社会政策的研究视角出发,透视由狩猎生产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方式后,国家针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相关政策对鄂伦春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究竟起到了哪些作用,在政策的制定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实际问题,反思国家福利政策引发的民族发展方式探讨,以及国家转产政策与民族实际生存状态脱节的问题.培养鄂伦春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对鄂伦春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使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总体发展计划相协调,从而实现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顺利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北方狩猎民族的榫树皮工艺 在对今天仍然居住于北方,从事狩猎生产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的历史调查中,还没有发现有制陶工艺的痕迹,木器及桦树皮器皿在这里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我们称之为“桦树皮文化”。 桦树皮文化并不是我国北方狩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它具有世界区域性的文化特征。如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各民族、日本北方的爱伊努人、欧洲古代民族以及北美洲大陆的印地安  相似文献   

9.
鄂伦春族是一个典型的狩猎民族,狩猎不仅是鄂伦春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也蕴含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笔者在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收集各方意见,做出一定整理,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意图促进更有利于鄂伦春文化自觉自强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博物馆,近年来筹办了四个基本陈列,即:《内蒙古古生物与古人类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和《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对外正式开放后,几年来观众反映很好,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这四个基本陈列,我们首先是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区特点、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出发;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内蒙古博物馆历年来搜集的有关资料和库藏文物等基本状况,并在分析研究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和存在困难的基础上组织了这四个基本陈列的。 本文想结合这一筹办与展出的实践,谈几点关于民族地区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做法和一些经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座落在鄂伦春族自治旗阿里河镇,这是呼伦贝尔盟第一座民族学博物馆,她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鄂伦春族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沿革和民族风俗。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收藏民族文物612件,展出文物300多件,图片100余幅,是目前我国保存和展出鄂伦春民族文物最多、最全的民族博物馆,分为兴安猎神、攫取经济、传统工艺、物质生活、精神文化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由近代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1945年以前黑河地区鄂伦春人口呈下降趋势,在伪满时期达到历史的最低点,鄂伦春社会人口结构呈现出青壮年男性较女性比例高,中老年女性较男性比例高,老年人口极少的特点。新中国时期,黑河地区新生乡鄂伦春族人口保持平稳的水平,各年龄段男女比例无显著变化,鄂伦春人平均寿命延长。1970年代前后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入,使鄂伦春族与外族通婚的现象日益普遍,从而改变了鄂伦春族家庭人口的民族结构。1990年代以来一些单纯地统计鄂伦春族人口的数据,已经不能完全反映鄂伦春社会家庭人口结构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3.
鄂伦春族世居大、小兴安岭地区,以狩猎著称于世,茂密的森林养育了一代代鄂伦春人强悍勇猛的个性,也养育了一代代鄂伦春人善良淳朴的民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鄂伦春人只有8659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8196人)仅仅增长了四五百人左右,属于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有本民族的语言,却无文字,然而这并不妨碍勤劳朴实的鄂伦春族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和传统艺术。鄂伦春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学界对其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近些年来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则略显单薄。本文就对其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进行一番考述。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库页岛的居民,有满族、赫哲族和费雅喀、库耶等部及部分鄂伦春人。从黑龙江下游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来看,一般分为两段: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伯力起,至阿济庄、奇集湖是一段,这里主要分布着与满族语言相同,但以使犬和从事渔业为其经济特点的赫哲人,也有部分定居从事农业的满族人;从奇集湖至黑龙江口、沿海及库页岛,又是一段,这里分布着费雅喀(吉列迷)、库耶及少数鄂伦春人。一、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的赫哲族与明清两朝的关系赫哲族在明代史书中叫“野人女真”,主要居住在伯力以下至奇集湖一段之间,另外在松花江下游至三姓,乌苏里江沿岸也有一部分。《明一统志》说:以可木(在乌苏里江  相似文献   

15.
鄂伦春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今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逊克、爱辉和呼玛县等地,人口约3,200人。 解放前,鄂伦春人是一个以狩猎为生的民族,终年游猎于大、小兴安岭。这里,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不仅有大量的野生禽兽供作他们衣食之源,而且出产珍贵药材和鹿、水獭、猞猁、灰鼠、獾、貉、虎和貂(后两种今已绝迹)等贵重动物,使他们近代在与周围兄弟民族交往中,用以换取先进的生产、生活资料。本文介绍的鄂伦春人的分配制度,主要是分析其猎品分配制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满族渔俗     
昔日的满族将下江河打渔、采珠,出大海捕猎都称之为“打牲”。清代东北的打牲衙门直接管理这些事务,满族很多古屯,是猎村,又是渔村。满族的直系祖先就是以“围网”作部落名。一般一幅围网七人操作,领头人叫“网达”,有如狩猎的“猎达”。网达不仅是捕鱼能手,而且多是有威望的长者。网达能识别“网口”(渔场),每条江河,每个湖泊,都有鱼群集中的网口,分布着不同的鱼群,比如:镜泊湖的东大泡、西大泡盛产湖鲫,达达泡盛产鳟鱼、鲤鱼,夹吉必拉盛产红鱼。网达掌握了网口,也就是掌握了鱼情,这是围网成功的前提。满族捕鱼多在春、秋、冬三季。 春捕。春天,到了鱼汛高峰期,江河两岸的满族全家出动,驾着“扎哈” (能坐二、三人的木制小船)和“威呼”(独木舟、仅容膝),带着鱼网、鱼叉、  相似文献   

17.
上海语文学会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协助下,于今年一月间,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汉语拼音方案展览会”。展出了丰富的史料,充分表明了在我国历史上对汉语拼音有深远的传统,以及我国目前对推行汉语拼音的重视。这个展览会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解放后国家文字改革机关对于汉语拼音方案所作的一系列的复杂的、细致的、慎重的和系统的工作。陈列文件表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二年中开会讨论达六十次,拟订草案百余种。这个草案也经过广大群众的广泛讨论,在各地群众对草案的意见4325件统计中(1952年开始到目前),同意及修正的占4297件,不同意的占28件,有力的驳斥了章伯钧之流所谓“只经过少数热心分子的讨论”的谰言。第二部分是我国历史上的汉语拼音方案。说明我国远在汉代开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的汉话拼音的历史传统和前人所作的各项努力。这一部分的第一单元陈列  相似文献   

18.
鄂温克族族源略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温克族在史籍中曾经以多种称名出现.据考证,“鄂温克” 一名,源自元朝时代的“林木中百姓”一词,是用通古斯语译称的,所以“鄂温克”即“山林之家”之意.“索伦”一名,是满语之称,皇太极统一索伦部时用武力征讨索伦部的博穆博果尔、叶雷两个反叛集团,对其余的绝大多数民众采取了“招安”政策.所以“索伦”就是“招安”之意.“雅库特”一名,与鄂伦春语“雅发罕”意同,即“步行”之意.因为雅库特人狩猎时都是步行的,驯鹿只作驮物之用.此外,在我国史籍中本无“通  相似文献   

19.
鄂温克人最初都是以狩猎、饲养驯鹿和捕鱼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牧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温克牧民的身体和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生产的技术水平、分工协作和社会化水平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畜牧业生产的机械化,畜牧业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地区文管所于1984年12月,在哈拉和卓古墓区发掘了一座唐墓,出石质墓志一合。据墓志,墓主人为生前曾任北庭副都护、卒任伊西庭支度营田副使的高耀。此墓基本情况已见该所《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载《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四期。以下省称《简报》)。墓志拓本照片,已制为图版随《简报》刊布,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新疆历史文物陈列》中公开展出。笔者每读《高耀墓志》(以下简称《耀志》)录文,颇疑其释文有误。读之愈细,疑之愈深。近因工作关系,亟需借助《耀志》,乃反复审读展出之拓本照片,终于发现录文中某些明显的失误。例如:9行中“解褐”之“解”,误释作“辭”;11行末之“以□”实为一“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