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神、养性、养病、养老等等,都离不开“养”。“养”是人生一大学问,甚至人们生活的全过程都需要“养”:从小要靠父母扶养、老师教养、社会滋养,人的成长要靠培养,品德素质在于修养,强身健体必须保养。还有,一旦有病,就应补养、调养、疗养、休养。正所谓“延年益寿寓于养”。 养生之道,是关于生命的科学。自古而今被人们所重视,并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诸多有声有色、或动或静、行之有效的养生经验。“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这是古人“六养”之论说。如今更有养生之方略: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关键。治疗和预防,预防应为先。运动和静养,二者不  相似文献   

2.
<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如今已经93岁高龄了,虽然头发花白,但金老先生身板硬朗、思维敏捷,看上去神采奕奕。他的养生秘诀不仅仅是"身"的保养,更重要的是养心怡神。养生贵在护心1.睡眠养心护健康。睡眠是最好的养心术。为此金庸有自己一套"睡眠大法"——鸣天鼓法。做法:睡前静坐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敲击后脑,使之听到咚咚的响声,敲击到自觉  相似文献   

3.
高深 《今日南国》2014,(4):55-55
国人养生学说:“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养人养生,养生养心.所谓养心,《黄帝内经》说“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养心首养 神说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需要不断地净化.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因心脏病而死亡者,“恶人”是“好人”的5倍.  相似文献   

4.
老庄哲学包含丰富的养生思想,注重对生命的保养和维护。以"道"为根基,从"道"的自然品性出发,老庄确立了自然而然的养生原则,反对人为的"益生""厚生"之举。生命是形体和精神的统一,形体的保养是养生的基础,而养神又是养生的关键,在形神兼养的基础上,老庄主张以神立形,以德塑形。为了达到形神兼养、以神立形的养生目标,在坚持自然养生原则的基础上,老庄提出了知足长足,以"无"求全和专气致柔的具体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5.
郭象注解庄子独辟蹊径,其“性分”学说实是一种独特的养生论,由“生何以能养”而“如何养生”,由“明性”、“无辩”而“两顺”,最终达到“无心”之境界,郭象之养生并非养有形之身体而是无形之“心”,所以郭象养生论之独特正在于“养生即是养心”,而此“心”正是“无心”之两顺。  相似文献   

6.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养生、求长寿是一大特色,不少思想家和医学家认识到"养生"重在"养心",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心"思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形神兼养,调神先调形;养心贵在养德;情欲适度,内守精神;顺应四时,养心调神;调节情志,避免刺激等,而且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历代文献中的养生术语有摄生、养生、卫生、养性、调摄、摄养、摄卫、保生、保养、调养、颐养等,语义略有不同。其中“养生”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养生”的常用义为摄养身心使长寿,与养生的内涵外延相吻合,适合作为规范术语。当代辞书和教材都认定“养生”为规范术语,但定义不够准确。根据养生术语的具体使用情况,“养生”当定义为:根据生命运动规律,调养身心,以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保健方法及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周秦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周秦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动力、产生的理论基础,寻求周秦养生思想与现代社会健身理念的挈合点:遵循良好生活规律,适可而止、适度及循序渐进的思想;养生、养心、养性、养情、养神协调平衡发展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思想等健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孙思邈继承传统中医养生理念,同时深受道家等思想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包含"性自为善"之养德、"啬神"之养神以及"俭约"的饮食之理、"导气之道"的导引术等养性为核心的养生之道。这种讲究精神内守、神形合一的养生智慧,是与道家的修德得以保身、清静无为、吐故纳新以及《内经》养德宁性、顺乎自然的修身原则等思想一脉相承的。孙思邈养生之道内含着养性和养形的统一,不仅含蕴着养生实践路向(养性、养神、养形)和价值取向(长生久视之道),而且揭示了医道同源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0.
关注“优存”的赏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美学凝结着关注人格提升的生命意味。这种特征尤其表现在赏美观照与鉴赏)观念中。其基本视野是把对自然的现照当作人生现照,把自然界看作人的生命发展与完善即优存的源泉和动力;道、儒、禅三大美学流派由于看待主客体交融共生的模式不同,分别形成了养生、养性、养心的优存追求;而悟生与畅生的现照方式,则是中国古代美学的赏美之道。  相似文献   

11.
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中,正也,指持中、中和、适中;庸,常也,指常规。中庸是一种方法和哲理,指把握处理事物的适度。强调精神调控: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控,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是中国养生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集先朝诸时期养生思想之大成,明确地提出了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养人体内的精,气,神,养生的原则是养形与养神并重。强调人寿之长与夭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摄养。这些思想无疑是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之说。在此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养生名家,撰写了大量的养生著作。龚廷贤及其养生名著《寿世保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金玲 《社区》2008,(12):49-50
春季虽然是肝病的高发季节,但也是万物推陈出新、生机盎然的季节,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因此,中医又有“春宜养肝”之说。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养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老年痴呆症而另一些人不易患这种病呢?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否经常用脑。古人云:"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神",神为形之主,神安则身安。"养神",从某一角度来说,即调节大  相似文献   

15.
清人有“六养”、“四少”的养生法,老年人可以参照调节。六养:“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这是说要多接触大自然,颐养性情以及耳目之聪明、步履之矫健,同时静以读书养气,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比较法等方法对古代中西方体育养生理论和实际进行比较,发现中西方体育养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特点的不同,在养生观、养生方法、追求目标以及养生观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期中西方的养生观念有很多共通之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养生观念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基本上还是保持下来;而西方的养生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养生讲究思想形神兼养,以神为主,重整体调养,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养生与养德相结合;西方则注重形体运动,以形为主,偏向于单纯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14,(9)
正被喻为死人保健医生的"吃素菜养心少吃药"的科学养生方法,对各种中老年慢性病的养疗效果令人震惊。为将这一中医食疗方法发扬光大,现在全国推广实践"吃素养心"防百病的食疗方法,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找到老年慢性病根源天气渐冷时  相似文献   

18.
道德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儒家养生思想的重要方面。儒家道德养生思想注重人的心理建设、精神保养和品德生成,具有精神特征;注重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价值的实现,具有伦理特征;更加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社会特征。儒家道德养生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养生观主要包括"三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内外兼修的修养观,具体体现为"三养",即养身、养心与养气的和谐统一。只要具备"三观",坚持"三养",理论联系实践,知行合一,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便自然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养生既有卫生防病又有抗老延年的意思。人的夭折与长寿,取决于先后天两个方面,先天的强健和后天的保养都是决定性因素。但客观实践证明,人在后天如能顺乎生命的自然规律,的确能够增寿。在中国多次人口普查中发现,新疆、四川、广西、广东的百岁长寿老人较多,而这些老人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山区农村,顺一生清贫,靠双手劳动维持自己的生活。如曾经报道的135岁的新疆维吾尔族吐地沙拉依老人,自幼家境贫寒,80岁时还骑着毛驴到沙特阿拉伯,经商18年后继续从事耕作劳动,终生不停。这些百岁长寿老人受生活环境和条件所限,未必刻意研究长寿之道,但他们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