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施萍 《中州学刊》2002,(4):94-99
林语堂是一个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作家 ,同时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因此他小说创作中的人性观具有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他抛弃了传统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说 ,肯定了人作为独立精神个体的价值。他相信人能够通过自救而获得精神的完善 ,完美的人性是合乎自然的。他确立了信仰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林语堂的人性观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的承继 ,也是对西方人的东方想象的顺应。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她以崭新的感性经验修补了中国现代文学曾经异化的人性系统。在现代文学人性系统中,理性本体与感性本体是统一的,但在五四后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对文学功利性的理性吁求过于强大,导致文学发展中人性体系发生了异化,感性本体日益被边缘化甚至被排除。张爱玲通过反传奇、反浪漫的笔法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在文明毁灭的极端状态下探到了人性的感性内核。张爱玲对人的感性本体的把握并没有使她完全抛弃现代文学的理性本体,她以自己的方式继承着现代文学的启蒙传统。  相似文献   

3.
苏雪林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接近于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她反对把道德从文学中剥离,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必须拥有健全的人格,在创作上尽量避免不道德的题材;相信文学是对最基本的人性的表现,贵在表现人类“基本的情绪”和不变的“人间性”,从而具有“永久的兴味”;反感因想象力或情感的泛滥导致文学形式的失范,推崇在理性节制下所产生的文学的力量.从这种新人文主义倾向的文学思想出发,苏雪林对当时文坛的种种流弊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看法,但由于道德、人格等概念有太大的个人性和主观性,导致她在某些作家作品上的判断产生偏执.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溯过去、阐释当代,同样在于了解未来的信息和推动实践发展。席勒即将历史上人类及客观世界的时代变迁的经验空间整体看作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与自然发生冲撞,并且具有未来发展方向,而历史思想就将其推动力作用于这一未来发展方向。他所阐述的现代历史思想在本质上、在原则上是具有明显人文主义色彩的,具有人性的特征。他也从认识论角度清晰地阐述了经历过去与规范未来之间关系的全部逻辑。而只有将具备乌托邦特征的历史经验美学化,才可能创立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的特征是经验与幻想的奇特混杂。我们可以从旧人文主义的消亡中拨出历史思想的乌托邦火花。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是五四文学的旗帜与象征,也是中国现代作家的梦想和追求。因为它不仅代表着与传统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现代性意义,也标志着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的现实可能性。然而,人文主义原本是西方文化的历史传统,它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传入中国并产生影响,新文学作家又是怎样对其加以理解和运用的?这一关键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对五四文学的精神资源进行反思,认为五四文学是本土意识深度介入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悲剧作品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客观现实产生的剧烈冲突.他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深受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他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将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贯穿于每一部作品中,并且以莎士比亚式的诗化语言,抒发着人文主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阐释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实则是一种人生观,他坚持人生是有规训与纪律的,并提出著名的人的"生活三种境界"说与"人性善恶二元"论;他以"人的法则"反对"物的法则",认为人性法则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人类至善至美的中心.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实则是与希腊古典主义、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相呼应的人文主义,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就是回到古代圣贤走过的路途之上,用"历史的智慧"反对"当代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民族史诗性作品的缺乏,创作不够连续性,尤其是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缺失,正是中国本土作家无缘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文主义,特别重视人性、人道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也很关心人性、人道的问题。但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存在共同的人性、人道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存在共同的人性、人道。马克思主义应当修正、发展。因为在当代出现了许多共同的人性、人道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与西方人文主义融合起来。当然,这里的融合是一种辩证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从描写都市人的感觉经验入手,表现了在都市文明浸染下,在时代潮流涤荡下人性的弱化和蜕变。对都市人自我意识增强与精神失落,欲望炽张与情感枯涸,群体性扩张中个性消解的倾向,以及他们对都市矛盾复杂的心理都有细致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新感觉派作家对人性的开掘显示出相当深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现代新儒家的探讨为基点,通过人文主义在西方的限制与不足的分疏指出打开道德的主体之门为成立人文主义的唯一进路,而中国文化正可以成就这一进路,它可以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摄的系统,领导文化生命前进的最高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文主义与幸福的问题,以说明人文主义应如何关照人的物质性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朱骅 《兰州学刊》2008,(8):194-196
赛珍珠作为一个伟大的跨文化作家,对西方的中国观曾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认为其作品的独到之处源于自觉运用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与社会功能,有人认为源于对普遍人性的把握。文章通过历史分析指出其作品的特点在于将西方知识话语中的“农业中国”原型与美国海外扩张的“新边疆”梦想相结合,麻醉了美国读者的时代伤痛,并在不自觉中迎合了海外殖民的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13.
赵建军 《河北学刊》2012,32(2):49-55
钱穆对人文主义有系统的学术观建构,并以其生命实践印证着自己对人文主义的独特理解。在钱穆的人文主义思想构成中,"存"与"续"的意识由传统文化层面的信仰、伦理和知性自觉,辩证地贯穿于日常的生命实践活动之中。这使得钱穆的人文主义显示出迥异于西方人文主义的品格:它不是以发掘个人感性、理性的价值驱力及公共性文明机制为其思想原创的基点,而是力求使个体与社会在纳入一种文化的统绪中,实现文明的价值增殖和外延扩张。钱穆的人文主义是超越学术个性的历史主义与超越历史境遇的生命哲学的统一,是博大淳厚的民族精神与个体生命实践的统一。这种人文主义在内涵上具有较鲜明的儒学人文主义特质,但在内在机理上,它超越了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观念,而呈现为面对另外空间视域而求取文化"存续"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人生存的创造性在中世纪被降到了最低点的话 ,那么在文艺复兴时期恰恰相反 ,被抬到了最高点 ,而“巴尔扎克时代”的人则是人性与狼性同在的人。尽管作家们揭露和批判现实的丑恶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人的期望。他们同蔑视人、侮辱人、摧残人的各种社会势力进行斗争 ,继续高唱人性价值与人格尊严的赞歌 ;他们笔下的主人公试图通过人自身的努力与创造摆脱变成虫的命运 ,重新成为“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阿伦·布洛克认为 ,1 9世纪小说在人文主义传统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用同样的方式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家庭之间…  相似文献   

15.
苑野  薛忠义 《社会科学论坛》2013,(3):229-231,236
沈从文作为中国乃至世界20世纪初颇具影响力的乡土作家,其创造的“湘西”文化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的人性:少女形象的塑造、湘西少年纯洁的爱情和中老年人朴实的人格,讴歌了优美、健康、自然的“湘西世界’人性,表达了作家一生以文学健全人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特点在于,强调人类生活的文化性质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一方面,人类有权支配和统治自然,并利用自然来为他们的目的服务.这适合西方关于人与 自然之间的破坏性发展关系的思想.另一方面,人文主义传统已经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差距,放入了协调的宇宙论和神学背景中.在这种背景下,人与自然之间纯粹的破坏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现今的人文主义,在人与自然在何处调和为一种有意义且意义相关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上,必须看到生态危机的挑战,也必须提及它的传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宜简单化.不能简单放弃人性,而是要把人性看成自然和文化的已经实现的综合.要努力构建新人文主义.这是解决正危及我们的生态问题的一个必要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主义是干预人的构成或者人类化历史的一种努力。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历史是一个持续形成、至今尚未终结的过程,它的最新阶段是工业革命阶段。西方的现代化似乎预示世界人性的未来,但工业化的益处与弊端在世界各地传播的非均衡性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多样性。批判地评论非洲在全球技术政治学中的地位,意味着必须描绘出非洲的不人道的居住环境,它构成了非洲工业化进程一部分。人类化历史这一阶段的苦难可以成为人类反思的新起点。为了赋予现代化进程以人性化的特质,需考察现代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允许对工业阶段的人类化进程实施干预。在考察多元现代性或者可替代的现代性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关于新人文主义应有之义,仅仅是新的人类化历史的开端。基于对新人文主义传播的技术条件的可能性的考察,需明确保证新人文主义实现的五项技术导向性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明科 《东岳论丛》2005,26(4):98-102
中国现代作家对现代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建构:在茅盾是经济与物质,在巴金是博爱与忏悔,在老舍是市民,在张爱玲是人性,在沈从文与徐是爱与美,在赵树理是大众与民间。  相似文献   

19.
论林徽因小说"现代性"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昭新 《江淮论坛》2004,(6):117-121
作为文学家的林徽因,其小说的"现代性"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写人性,体现作家对"人"的人道主义的关注,对人生形态的情感体验.她以节制、适度的方式表现忧郁、感伤的情感;二是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用讲故事、串镜头,绘画面来创造意境的美;三是运用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写人物的潜意识、性心理四是在故事编织的"技巧"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周志高 《理论界》2009,(2):144-145
大多研究认为,莎士比亚早期戏剧的主题欢乐、明快,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特别是绿色世界的建构,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人文思想的最好体现.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莎士比亚早期戏剧中的绿色世界也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的有限性和自我拯救的无望,同时还包含了作家对圣经中伊甸园原型的眷恋与向往.美好的人文主义不能在现实世界实现,只有寄托在乌托邦式的绿色世界,这是对基督教生存方式的眷恋与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