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只有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才能真正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中理论上的一脉相承和阶段性转换的辩证关系,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不同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但是 ,它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和分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关联 ,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异同上。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 ,毛泽东基于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正确认识 ,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但是 ,建国以后 ,在新中国应不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问题上 ,党内却发生了分歧 ,由最初的肯定变为否定 ,并且在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阶段急于求成 ,盲目追求单一的公有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基于对近代以来整个中国国情的长期探索和正确认识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方面吸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来的全部积极成果 ,一方面纠正了企图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错误 ,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 ,中共领导不拘泥于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所设定的较高生产力要求 ,在落后国家成功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却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拘泥于马克思经典理论所设置的社会主义形态 ,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挫折。通过历史的反思 ,人们发现原来马克思还有另外一条重要的指导实践的原理 :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利用、吸取、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理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打破传统观念所设定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公式 ,实事求是地论证它们之间的现实与非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总体而论,存在“复归论”和“超越论”两种观点。就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建设现代化的今天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超越或者复归来一概而论,既要看到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前后相继性,又要看到它们在具体内容上的历史继承性,更要看到两者所独具的个性。这样,才能全面看待历史问题,在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所阐明的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主要是毛泽东过早放弃了这一理论,通过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急速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年,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党并未自觉认识到这一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有了客观、自觉的认识,逐步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着历史的逻辑的关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相差近半个世纪,它的内容远没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包含的内容那么丰富,以及对生产力尺度把握得准确无误.但是,从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上,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前奏和客观理论参照系;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精髓。正确理解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关键是划清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界限;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关键是划清其与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于解决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难题 ,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成功地指导了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各项事业建设,可是建国才3年多,新中国就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中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的原因,理论界有不少探讨,这些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类。客观原因主要有新民主主义理论或实践本身的特点、国家实行工业化战略的需要、国内环境的变化、国际环境的压力;主观原因主要是毛泽东个人认识的变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模糊,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立意是基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强调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几十年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参照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的实际状况,而是社会主义成熟状态的应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阐发,明确强调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毛泽东在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并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4.
肖东波 《阴山学刊》2004,17(4):19-22
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描述以及党的第三代领导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界定,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社会总体框架来进行的。小康社会的最大特点和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完美结合,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剥削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政策及私有观念的长期存在,使剥削现象具备了存在的条件和理由。正视现阶段的剥削现象,特别是认识到剥削现象的长期性、剥削性质的非对抗性及剥削范围和程度的可控性,并通过正确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制,引导其合法的正面效应,限制其负面效应,有利于协调多种所有制关系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外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对此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提出了许多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并作了生动地描述,有的还进行了伟大的试验。在今天,中国共产党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自己现实的奋斗目标,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先进的文化、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政治体制为基础,也必须以法治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二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填补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空隙。和谐社会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际操作意义,并且深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