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面重要旗帜。而“陌生化”作为一种手法具有艺术的普遍性。海明威可能并没有直接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 ,但他的艺术创作不可能避开一般艺术手法的运用。他的《老人与海》巧妙地体现了“陌生化”手法 ,从而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不朽之作。文章试图从该艺术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探讨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形式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为“陌生化”下了这样的定义,即“艺术能使我们对生活和经历产生新鲜感”,“新鲜感是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把那些已经习惯成自然的事物陌生化而产生的”。这种习惯与陌生化的对立,按当代英国著名学者、牛津大学法语博士安·杰斐逊对形式主义的评析,不仅存在于实际语言与文学语言即文学与非文学的差别中,而且还表现在已经自然化了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传统艺术手法上并使之陌生化,使文学作品更生动,更感人。  相似文献   

3.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艺术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及其引发的艺术接受问题,指出“陌生化”在追求文学审美可感性的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和局限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意味着“使其陌生”,是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它昭显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纯艺术观。以“陌生化”为基点,俄国形式主义构建了一个自主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在《高祖还乡》中,睢景臣通过陌生化的艺术处理,对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正统和帝王权威进行了成功的颠覆,使接受主体摆脱了机械化的定势的感知模式,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体验、观照和审视历史。  相似文献   

5.
当什克洛夫斯基在构建“陌生化”理论的同时,卡夫卡在他的小说中营造了一个“陌生化”的世界:荒诞的故事情节、异化的人与事物、悖论的叙述方式、大量繁复的细节描写、冷漠客观的小说叙述方式,开放性的没有结尾的结局等,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艺术效果。“陌生化”与其说是他的艺术手段,不如说是他心灵活动的实录。他遵循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的写法,无意中却成了最具现代性的现代主义先锋作家。  相似文献   

6.
莫言小说《酒国》是一部关于酒的小说,大量运用了富于想象和感官刺激的隐喻,给读者以“陌生化”的艺术体验。葛浩文在翻译该作品时,充分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技巧,顺应了隐喻的认知思维方式,对小说中的隐喻性表达做了认真巧妙的处理,进而再现了原作“陌生化”艺术手法。文章以葛译《酒国》中“酒”的隐喻翻译为切入点,结合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理论,探讨葛浩文英译小说中隐喻翻译的理念和方法,以期能为小说英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更好地欣赏葛译小说的翻译过程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文学语言“陌生化”取向的分析以及文学翻译作品中保持文学语言“陌生化”的意义,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该在目的语中准确恰当地“移植”原语文本的“陌生化”特征,采取以“陌生”应对“陌生”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也谈文学翻译中审美的“陌生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和“陌生化”两个概念有类似之处,但“异化”绝不等同于“陌生化”。“陌生化”作为“文学性”的表征之一,应当成为文学翻译的目标。“异化”翻译可能让译文产生“陌生化”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就此认为“异化”翻译就一定能够产生“陌生化”的效果,更不能认为译文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就是原文的“陌生化”手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论《聊斋志异》的“陌生化”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聊斋志异》的“陌生化”技巧安国梁“陌生化”这一术语的提出以及对这一术语作科学的界定,大概要归功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奠基人之一的什克洛夫斯基。他在论文《艺术即手法》中指出:“被人称作艺术的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影响比较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就王蒙的“季节”系列对《红楼梦》艺术上的多方面的继承、借鉴进行了比对分析和论述。情与政的双线交织:王蒙在构思和设置“季节”系列的主线和具体谋篇布局时,从《红楼梦》的“以兴衰为经,以情为纬”结构艺术中得到启示并加以借鉴吸收;日常生活的注重和艺术直觉的崇尚:王蒙在“季节”系列的创作中受到了《红楼梦》的“善写日常生活诸事、写得津津有味”艺术旨趣的启发、感染和影响;闲笔与陌生化手法的采用:王蒙非常欣赏《红楼梦》中的“闲笔”和“陌生化”手法,并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基础上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来。“季节”系列对《红楼梦》艺术手法上的借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时空及对象的变化而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1.
《动物农场》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成名作品,这部作品以政治寓言的形式对当时的政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把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给读者。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深刻,文字浅显、明晰。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并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以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为依托,对《动物农场》进行解读,分别从故事题材、故事情节以及语言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陌生化”技巧运用在《动物农场》中产生的艺术效果。“陌生化”理论的应用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试析广告语言中的陌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广告语言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加强表达效果的语言手段也越来越多。“陌生化”是其中的一种手段,“陌生化”包括语义“陌生化”、语音“陌生化”和语符“陌生化”。“陌生化”突破了语言的固有约定,用特有的语言风格达到了“促销”目的,取得了特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创作手法“陌生化”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深入剖析了“陌生化”的概念内涵,提出应将“陌生化”同“陌生感”加以区分,同时采用“新鲜化”和“陌生化”相结合的方法翻译源语的“陌生化”语言,从而更加有效地传达源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移就作为变异修辞格,完美地利用了陌生化手法,通过颠覆常规语言形式,以新奇的形态实现了其独特的修辞效果,也展现出其创造本质.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对旧有规范和标准的挑战与背离,从而造成理解和体验上的陌生感.借助于陌生化手段,移就创造性地设置认知上的障碍,拉大了审美客体与主体的距离,突破惯有的审美规范,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现代叙事理论,对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进行了解读,说明现代小说叙事手法的时空变异,挖掘其叙事结构的艺术特点.小说分别采用了“复调”叙述、“陌生化”叙述、“意识流”叙述、“多元”叙事的视角,以透视现代世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规范程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衰败,文学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独出心裁的创新.艺术实践者们求新、求异、求奇、求变、求超越的趋势,正是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极力宣示的本质内容.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多个章节论及有关文艺演进的内容,认为“厌黩旧式,穿凿取新”的确是一种文艺创造的趋势.陌生化与刘勰都关注到文艺演进过程中“度”的问题.雅各布逊指出:“只有以熟悉为背景,不熟悉的才能被理解.”陌生化的目的是增加接受的难度,但绝不是拒绝被接受.刘勰指出:“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刘勰在《通变》中进一步给出了文艺演进的通则:“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并强调辩证认识“通”与“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与陌生化问题的再检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深刻触及了人的本质的“陌生化”并不是“纯形式概念” ,而是直接关涉文学艺术的“内部规律” ,即文艺的本体论问题。所谓文艺的本体论问题 ,就是使文学具有“文学性”、艺术具有“艺术性”的“诗的形式”的塑造和陶铸 ,即形式的表现力何以创造的问题。而形式的审美表现力的实现是依凭不可重复、无法被取代、不能被仿效的“结构整体”———陌生化的程序创造而成为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奥波亚兹及其代表人物的陌生化说,自问世以来,风靡文坛,如维·什克洛夫斯基所言,它犹如一条断了尾巴的狗似地跑遍全球。近年一本讨论奥波亚兹即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就将其命名为“陌生化时代”,即其明证。俄国形式主义因其“冒天下之不韪”地顽固坚持艺术本体论、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学术立场,而久矣遭到唾弃,近些年来,才有些许死灰复燃苗头。而在这股“复燃风”中,表现最醒目的,便非“陌生化说”莫属。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4 0年代崛起于中国文坛上的新诗流派———九叶诗派 ,在新诗艺术手法上另辟蹊径。其革新精神与陌生化理论相契合 ,在创作实践上他们也借鉴了陌生化手法 ,在诗歌创作中给以陌生化前所未有的青睐 ,不断探索陌生化的表现手法 ,通过反常化、奇特化 ,力求“自平凡中显神奇” ,达到离奇、新鲜的效果。这一切都贯穿体现在其诗的意象、修辞、文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文学概念,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陌生化的过程,是事物以崭新的面目呈现于人们的审美视野的过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又来了,爱情》中的运用,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