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照顾视阈下的养老方式: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照顾的基本理念是使"正式照顾"与"非正式照顾"相互配合, 它强调让有照顾需求的人在常人的环境中,接受有尊严的照顾,以避免远离社区的大型院舍照顾带来的非个人化和社会分隔,并融入社区.香港长者社区支援服务贯穿了社区照顾理念,其运作涉及服务的责任主体、服务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服务系统的提供策略等方面,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应对人口老化的方案.目前社区照顾养老服务还未在内地得到广泛推广,应协调国家、社区、市场和家庭(家族)等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探讨老龄化背景下更加积极有效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2.
机构照顾是我国老年福利服务的传统方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压力,养老机构面临着总量不足与床位利用率低的双重矛盾,机构照顾陷入了困境.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通过社会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兼具家庭养老与机构照顾的优点,它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老年福利服务的一种新模式.从机构照顾到社区居家照顾彰显我国老年福利服务政策在政策目标、政府责任、照顾内容与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欣  黄旻露 《社区》2008,(19):40-41
社区照顾是指以社区为依托,社区中的各方面成员—家人、朋友、邻居、志愿者和社区积极分子等组成的非正式网络,与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机构一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及各种康复中心等机构相配合,在社区内对需要照顾的人提供服务的过程。它是“社区内的照顾”和“由社区来照顾”两方面的结合,既包括由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彭瑜 《百姓生活》2010,(2):33-34
结婚一个月,妻子跑了,上门女婿选择留在岳父母身边照顾二老。二老深受感动,为他再次张罗婚事。他成为老人的儿子。孝敬二老十多年后。他于两年前突然去世,他后来的妻子又坚强地担起孝敬老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社区老年人绝大多数是居住在家中,社会居家养老服务则有别于传统机构养老,是一种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并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形成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组成的综合性服务网络。文章结合奉贤实际,对奉贤区的居家养老问题作了为时一周的集中调研,提出以服务质量差距为前提谈奉贤区居家养老服务,并找出差距寻求提高渠道。  相似文献   

6.
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作为一种介于家庭照顾和机构照顾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因其"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工作方法、组织形式及工作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照顾可以分为正规照顾、非正规照顾,具有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有效降低养老成本,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服务等优势.我国社区照顾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福利性与盈利性的矛盾以及缺乏专业化社会工作人员等问题.为此建议,应强化社区照顾中的政府职能;培养专业化队伍;完善社区建设;推广社区照顾理念,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7.
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对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英国的社区照顾经历了"在社区照顾"到"由社区照顾"的转变,性质也由社会福利转变为市场行为。通过对英国社区照顾重要环节的分析,希望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本土化过程乃至养老模式的建构做出参考,在社会福利与服务的范畴予以启示,并在我国的安老服务与社会工作实务做衔接的方面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完善学前儿童教育照顾服务,实现幼有所育是新时代的重要议题。作为最年幼的流动人口,流动学前儿童属于脆弱群体。由于教育照顾服务等社会支持不足,流动学前儿童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通过对托育机构、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等为流动学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照顾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厘清教育照顾服务的社会支持状况发现,目前还存在针对托育机构、幼儿园等公益性和普惠性教育照顾机构供应不足与质量参差不齐、社区支持力度单薄、社会组织关注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学前教育等机构教育照顾服务,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联动作用,提高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照顾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口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通过对老年人口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4,(21)
上海一位社区干部来信问:在我市老龄委最近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居家养老和社区照顾是解决老年人社会福利和服务的主要方式,随后,社区的很多老年人就经常来我们居委会咨询有关社区照顾的问题,我们对此了解也不多,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答:所谓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者利用社区资源,运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络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正式合法的社会服务机构,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性服务。在目前我国城市老人的家庭照顾的负担沉重和机构照顾老人的成本过高、观念未完全接受、床位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老人社…  相似文献   

11.
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西方福利国家发生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调整社会福利政策,改革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将社区照顾作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方法加以推广,社区照顾逐渐成为输送社会福利服务的主流模式和社会工作的一个发展方向,并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根据国外经验和中国传统福利思想与当前改革实践,对社区照顾与正在进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做了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邓淑华 《社区》2013,(7):4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社区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助老为老服务,帮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但是遇到一些特殊空巢老人,如患有老年痴呆症、抑郁症和有残疾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在服务中,深感力不从心。此外社区里还有一类老人,他们的情况常常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到束手无策。社区里有一名姓杨的老人,现年83岁,一辈子没结婚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因此,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对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护理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家庭的小型化及其功能的社会化,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社区化,客观上需要发展社区照顾与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以及政府与民间力量的结合,社区照顾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且避免了社会福利单纯由国家提供的弊端。和心俱乐部组织下的老人社区自我照顾模式,通过联系政府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在社区内部构建了社会支持网络。但是由于体制和资源的约束,和心俱乐部等非正式社区组织的运行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张丽萍  袁宝华 《社区》2013,(24):25-25
社区照顾具有就地就近、邻里互助的基本功用,如何将临时性的儿童照顾,纳入到社区一一家门口照顾的范畴内,是很多家长的期望,也是社区居委会如何以民所需、拓展好社区服务的一个新课题。从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上讲,并没有强行规定其要提供临时托管小孩子的服务,但对于家长的需求,社区居委会有拓展服务的义务和责任。类似“课余学校”这样的儿童照顾服务,有不少社区在做,但也有的坚持不好,其中既有居委会服务人力不足的原因,也有社区难以担责的困扰。从长远看,对小孩的“社区照顾”也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是社区照顾的一种服务形式。通过对西宁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服务情况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在分析照料中心功能较弱、服务项目较传统及老人享受照料较少等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整合社区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照料服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2,(5):65-65
案情简介:老陈夫妻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出嫁后.老两口与儿子小陈、儿媳小李一起生活。2008年3月,小陈因肝癌去世。小李仍与二老一起生活,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二老的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19.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20世纪50年代于英国率先提出来的社区照顾以及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养老照顾模式,介绍了在我国正处于推广阶段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重点展开对日间照顾中心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构建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现实问题,并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为构建工作提出了建议,以便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以人为本的照顾和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社区化和家庭的小型化及其功能的社会化,客观上需要发展社区照顾与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以及政府与民间力量的结合,社区照顾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且避免了社会福利单纯由国家提供的弊端,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心俱乐部组织下的老人社区自我照顾模式,创造了社区照顾的重要经验,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但是由于体制和资源的约束,和心俱乐部等非正式社区组织的运行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