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旦陪孩子写作业,本来已是"止水"的一颗心,也立刻会心电图异常,出现无法控制自己的场面。A前两天,看到我最喜欢的女神姚晨,居然也被辅导作业"掏空",不仅笑出了"猪叫"。原来,陪娃写作业这件事,难倒的也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曾经的我,也是云淡风轻的"无知者",觉得不就是带娃写作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房价、高竞争的影响,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焦虑,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现在不激娃,十年后孩子将恨你”。孩子因父母的过度激励而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也不断涌现,孩子因家长的过度激励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因社会、孩子、学校的压力变得更加焦虑,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3.
站在孩子社会看孩子——“人性善”养成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表达两个想法,一个想法是,吾辈大人对于晚辈中以15-25岁为基础年龄段的两代人,要给予理解,还"自由"与"信任"于他们的"天性",这样反而有利于他们成熟,由此,我使用"孩子社会"概念,以示他们应当有自己的社会空间,而"人性善"是孩子养成教育的基础并伴随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另一个想法是,吾辈大人社会以前对"人性善"命题有认知盲点,本文花费些微笔墨为"人本善"论证,表明"不忍人"之心和"不忍心"之政是孟子留下的文化资源,当代代传承.时值"汶川地震",我们体证了"人性善".[1]  相似文献   

4.
<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含蓄古板的古代人,谁负责教会他们嘿咻呢?古代人非常矛盾,一方面,对生娃这事有着非比寻常的狂热,一个接一个地猛生;另一方面,又对生娃的途径——性爱闭口不谈。哪怕是在今天,很多父母还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谈性呢,瞪大眼睛说孩子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那么1000多年前的古代人,怎么学习性知识呢?  相似文献   

5.
正趁着还有机会,多陪陪孩子,好爸爸需要用心去做。有人如此评价"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的确,在很多时候,父亲承担着一个家庭的重任,为抚养孩子奔波,为家庭大计忙碌,更多时候,他们只能把孩子交给妻子看管,而自己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个匆匆而逝的背影。爸  相似文献   

6.
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假如人生注定是一场目送,我只愿陪伴孩子过好每一个当下。闺女上幼儿园那天,我一整天都心不在焉。同事问我怎么了,我说孩子第一天入园,也不知道怎么样。同事笑我,你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还真是这么个理儿。记得生孩子前,我也常嘲笑闺蜜重娃轻友,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自己要做个潇洒的辣妈。可生了娃后,分分钟打脸。特别是两次因病分离的经历,让我恨不得将娃揣进兜里。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是母亲,是不是经常为孩子而焦虑不安、烦躁不堪?紧张的母子关系让你担忧、揪心却又不知所措,不仅自己成了喋喋不休的"唠叨婆",而且孩子也成了"惊弓之鸟"。面对如此糟糕的母子关系,妈妈们,你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或许你会跟着流行歌曲高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但总有某一刻,你会发现当你面对孩子的童心时,你的做法是那么的"不童话"。孩子"疯狂"的梦想是好奇心和创造力的体现,是童心的真实表达。但你的"不童话",却会让他们早早地"被长大",把他们看似难以实现的小梦想都咽回肚子里。  相似文献   

9.
小编故事     
寻娃编辑部又要求统计作者全年发稿量,举社愁苦,唯有老奸巨滑的付洋猖狂大笑:她早就凑齐了全年的杂志等着这一天呢。不想,打开抽屉才发现,居然有3本杂志不翼而飞。于是连忙在编辑部QQ群上贴出了寻娃启事:"谁拐走了本人7月上、6月下和7月下这3个孩子,知其下落者,让他们赶快回到妈妈的怀里!"启事一出,好心人纷纷浮出水面。李彦同学送回了7月上,王九美女也热情地说道:"不急的话,我等会  相似文献   

10.
<正>司空见惯的事实现在,在我国城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0~3岁的时候,因为太小还上不了幼儿园,绝大多数只能留在家里。为了让孩子有个玩伴儿,家长们想尽了办法:他们有的在网上给孩子找伙伴,有的去各种各样的"亲子园",还有的在居住的小区内组织"亲子俱乐部"……  相似文献   

11.
"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通俗来讲,泛指群体之间低层次的激烈竞争。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块蛋糕以前每个孩子都可以吃到,但现在要求每门考前三名的孩子才能吃到,这样就加大了孩子吃蛋糕的难度。你考90分,我就得考95分,到最后每个人吃到的蛋糕并没有增加,只是增加了孩子的挣扎和无力感,这就是"内卷"。对于父母来说,"内卷"是一种焦虑。现在优秀的孩子太多,你家孩子虽然是全班前10名,但只有年级前50名才能进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式教育的痛苦在于:我们都在与平凡为敌。也许有人在孩子小的时候会信誓旦旦地说:"孩子健康、开心就好。"结果,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就彻底不淡定了,"成绩都倒着数了,还怎么幸福?"看到孩子成绩不如别人,焦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才艺出众,也焦虑……焦虑成了中国家长普遍的育儿心态。就像策划中的两个妈妈,一个觉得拥有学霸基因的孩子怎么会是学渣?不甘心;一个认为从小就表现出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妈这件事上,我还不如一只"猪"。第一次听说《小猪佩奇》的时候,我闺女一岁,还没到会看动画片的年龄。老同学在电话里抱怨,她家娃为这部动画片,霸占了电视。我嗤之以鼻,先入为主地把这个"什么猪",归类到了"什么羊""什么熊",那些让我早早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避免孩子看的动画片里。老同学挺认真地说:"很好看。"我不置可否。  相似文献   

14.
吴红英 《现代交际》2014,(7):248-249
与被称为新新人类的"80后"相比,"90后"生活在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更特殊的时代,他们被称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这一代人在行为特征和思想观念上更标新立异,他们自信而脆弱,敏感而自私,在学习上很多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而且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反叛意识强烈。在英语学习领域,"90后"大学生也表现出了一些特点,焦虑是很多"90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反应,这种焦虑已经影响到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90后"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竹 《老人天地》2008,(9):25-25
北京朝阳区有个远近闻名的"老年十二乐坊",他们是由八里庄街道十几位花甲之年的大爷们组成的。平时他们到社区、敬老院等慰问演出,逢年过节则到各地助兴,忙得不亦乐乎,也因此声名远播,风靡京城。美名不胫而走"老年十二乐坊"的前身是原京棉三厂的职工乐队,当时只有六七个人,成立于2005年,后得到街道办事处的资金扶持投资,  相似文献   

16.
对孩子的个人事务撒手不管、狠心地让孩子承担选择后果,甚至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付孩子的郜妈,不算是个寻常意义上的好妈妈。但是儿子和女儿都将她的方式视为"大爱",在他们的心中,"独一无二"的"坏"妈妈才最有个性、最有魅力。  相似文献   

17.
四个孩子被诊断为脑萎缩,且"活不过30岁",而丈夫又忧郁而终,面对残酷的现实,江西省新千县周小莲不仅用赢弱的身躯,10年风雨无阻背着孩子上学,而且用博大的母爱创造出生命的奇迹,让他们闯过"30岁鬼门关"。  相似文献   

18.
正"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现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给家长灌输的一种理念,致使许多家长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开始实行胎教,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让他们学习小学的课程,上小学时又让他们储备中学的知识,孩子们累得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9.
正真正的爱,不一定就是物质上的均等,简单地"一碗水端平",而是真正关注到每个孩子的需求。一个朋友,家里有三个孩子,因为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生了两个女孩后终于有了一个男孩。这个万千期盼的弟弟,是父母、爷爷奶奶最宠爱的,但却是家里最"不懂事"的孩子。我妈妈常常不解:"当时就为了要个男孩,他父母拉扯这么多孩子,多辛苦,没想到,闺女都很  相似文献   

20.
谢振宏 《现代交际》2015,(1):236-237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终极目标是"人",过程也应该是"人"。孩子是成长的人,让教育回到原点,就是重回孩子的天性之处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责任所在,首先应为育人者,而后为教书者。培养孩子,智商、情商两手都要抓、都要硬,体能、心能、群能不可偏废,寻找适合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当前,制约教师发展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未知的东西,恰恰正是我们思想深处固有的东西。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勇气剔除原有的陈旧的糟粕,着眼于一个个鲜活的独特的"人",着眼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幸福人生,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教育的原点,思考我们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以幼儿为本,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