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明在牵手走进婚姻殿堂时,我们曾真诚地许诺:真心相待、彼此呵护、相互扶持、共同承担.可是现实婚姻里,繁杂的工作、闹心的孩子、琐碎的家务压过来时,关系开始失衡.我们会抱怨对方给自己的支持不够多,会抱怨对方的爱不够走心. 是我们的爱变质了吗?认真想想,其实对方是爱自己的,但为什么我们的爱就像存在于两个空间里的两条线,交错而过,却无法碰撞呢?或许有一点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异.我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的逻辑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去假定对方的行为,当我们期盼的“爱”没有如期而至时,就失落地觉得对方的爱如此不堪.那么,究竟有哪些差异让对方的爱看起来不“走心”呢?  相似文献   

2.
关于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对于总结建国三十一年来的历史经验来说,还是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讨论中的分歧是什么呢?集中到一点,就是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是不是绝对的?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具有决定的意义。 要把问题讨沦清楚,需要对涉及的基本概念有准确的、一致的理解。不然的话,就难于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论点,也难于把自己的看法明白地表达出来。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张三按照自己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提出一种观点,摆出一系列论据,说得头头是道;李四按照自己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提出另一种观点,甚至是同张三针锋相对的观点,也摆出一系列论据,  相似文献   

3.
本土的经验心理学是经典形态的心理学,是对心理生活的直观经验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哲学理论阐述和精神修养方式。实证的科学心理学是现代形态的心理学,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遵守科学的基本规则。二者并未能彼此替代或取消对方,而是各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不足和特征。它们的关系亦正在从相互的对立和捧斥走向相互的借鉴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有的父亲总是在问,怎样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父爱?其实,父亲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爱孩子的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父亲往往是力量和坚强的象征。作为孩子的保护者,父亲应当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而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来自看到父母彼此相爱,特别是爸爸爱妈妈。一方面,父亲对母亲的爱会使孩子形成安全  相似文献   

5.
关于美、爱、信仰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美和爱的关系,我在五年前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新华文摘》基本上全文转载了。我以为美与爱分不开,应该放在一起讨论,但是没有涉及潘知常教授提到的信仰问题。美与爱常常是信仰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中间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澄清。 这要从美与爱的关系谈起。美与爱是相互对应的两面,美关系到客体,爱依附于主体。没有爱就无所谓美,没有美也无所谓爱。所以孔子对美的界定是“里仁为美”,所谓仁,即爱。柏拉图认为  相似文献   

6.
(一) 人的问题是许多学科研究的问题,而主体性问题则只是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的人的问题,它是纯粹的哲学问题。它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着重考察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和作用,考察世界本身。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己不仅能自由自觉地支配、占有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自由自觉地把握自身,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并通过发挥自身全部能动性以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根本特性,我们认为,这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对于自然界来说,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改变物质存在形式,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从而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对于社会来说,人们“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马恩选集》第1卷,第95页),成为自  相似文献   

7.
作为弗罗伊德之后最为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大师、对后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学家,雅克·拉康最值得称道的贡献就是将现代语言学引入了精神分析学,从而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创造性地发展了精神分析学.这种取径与突破与索绪尔的启示具有直接的关系.拉康在充分吸取索绪尔思想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内的思考,积极改造了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核心人物,霍耐特正是通过他的承认理论为批判理论注入了更具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维度.在霍耐特看来,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所阐发的承认思想,为自己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最好的思想资源,而米德社会心理学又恰好为重构和转化黑格尔承认思想提供了嫁接的经验手段.基于此,他详细阐述了三种承认形式:爱、法权和团结,以及相应的三种对承认的否定形式(蔑视):强暴、剥夺权利和侮辱,从而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承认关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韩非子》工具性关系剖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益至上是《韩非子》工具性关系的人性基础,也是其建立的原动力。《韩非子》工具性关系的前提是相互性,双方只有都是对方难以替代的有价值的工具,并且彼此尊重对方的利益,才能建立工具性关系。《韩非子》工具性关系的关键是同利,双方应在同一事件中同时成为对方难以替代的有价值的工具。《韩非子》工具性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与动员力。  相似文献   

10.
科耶夫从黑格尔承认辩证法得出的普遍同质国家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历史就是主人与奴隶争取承认的辩证法史,历史终结于主人和奴隶的综合,那么这种综合是两种异质承认的综合,是主人欲求的实体性价值的普遍承认与奴隶个体性价值的普遍承认的综合。这种综合乃是一种真正的和解,而通过这种和解形成的乃是普遍而特殊的伦理实体,这种伦理实体包括家庭和社会,这是个体性价值被承认的领域,还包括国家,这是最高的实体性价值被承认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右派分子,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出向党进攻的毒箭,它的目标虽不同,但是手法是一致的,就是夸大缺点,抹杀成绩,从而进一步否定党的领导,取消党的领导。不同的右派分子在不同的学术研究上提出向党争鸣的意见,它的内容虽不同,但是理论也是一致的,就是不承认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不承认知识分子的两面性,从而不承认现在还有阶级的存在,还有不同的阶级意识,进一步使人们冲淡阶级观念,模糊阶级立埸。前一点是右派分子政治上进攻的策略,后一点是右派分子在思想上斗争的武器。我们必须指出这一点,然后可以理解徐中玉“文学的民族意义、全人类意义和人民性的关系”一文的意义和他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企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进步,拍摄影视作品变得越来越方便,社会文本、书面文本与影视文本三者之间彼此切换成为当代文艺的一个特色。在此切换过程中,尽管小说与影视剧的改编是双向的,彼此都可以扩大作品的影响,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仍然可得出不同的结论。相互揣靡对方,已成为主体角色互换及文本相互切换时必需考虑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对拉康来说 ,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 -主奴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 ,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的 ,可是 ,拉康的新发现是 ,这种认同却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我们知道 ,在黑格尔的这一理论中 ,欲望和劳动是这一取代关系的转换要件。可是 ,作为心理学家的早期拉康在接受黑格尔的这份遗产时却直接抹去了劳动 ,暂时悬置了延迟的欲望。当他用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镜子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 (劳动 )关系时 ,他获得了一种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核心———现实自我论的有力武器。在…  相似文献   

14.
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上相互沟通、情感上相互传达的过程。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语调或句式进行表述,很可能产生不同效果,引起不同反应。言语本身就引起听者情绪的变化而言,是一种引发性要素,因而具有一定力度和锋芒。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交际过程里,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或要求能被对方愉快地接受,或为了使听话一方既理解自己的话语又不会陷入尴尬境地,往往采用缓和话语锋芒的策略。本文探讨的就是这种缓锋现象,除对缓锋模式进行分类外,还对其语篇功能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薛琳 《中文信息》2013,(5):41-4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作为一名教师,要领会“爱”的精髓,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给予的爱,并懂得回报爱,却并非易事。10年多的从教经历,让我对如何爱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16.
与意识形态是研究政治发展的重要视角一样,政治发展也是意识形态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和政治发展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彼此对对方都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治发展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大,意识形态对政治发展的反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二者之间既具有相互促进性、协同性,又具有相互制约性、牵制性,深入分析和探索意识形态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过程有助于理解现代政治运行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7.
爱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爱的本质何谓爱?至少从古希腊时代起,就是哲学家们感兴趣和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柏拉图认为,“只有拥有高尚目标的爱才是崇高的,值得赞美的”;主张女性要从男性的英勇、聪慧中寻找快慰;男性要从女性的热情和温柔中获得欢乐;这样,爱才会是一种伟大的精神①。17世纪的笛卡尔、莱布尼茨、巴斯卡等也都对爱作了理性的解释。巴斯卡把神明点燃的理智之火看得至高无上。他说,人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思考的,“只有伟大、清晰的理智才会爱,才会懂得自己在爱。爱是从理智出发,并靠理智来维持的。爱是集中思想于一定的对象。”②因此,即…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和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现代主义作家,都用爱情来观照人和社会,都认同现代社会是无爱的荒原,但对于造成荒原的原因和走出荒原的出路有不同的理解。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指向的是行尸走肉占据的精神荒野,生活的意义纯粹是肉体性的,只有欲的泛滥没有爱的胜利。劳伦斯的荒原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人性为物所役,物欲控制一切,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美好的爱也因此不复存在。在出路的选择上,艾略特重视精神,而劳伦斯更重视本能、肉体和性。艾略特希望恢复过去的信仰与文化价值,重建基督精神。他认可传统的力量,相信秩序。劳伦斯则宁愿回到原始文化中去,因为在那里蕴藏着现代为物所役,为抽象的知识所困的人们无法得到的神秘的生命源泉。艾略特用来拯救荒原的爱是一种精神之爱,对纯洁的信仰的爱,而劳伦斯明白地告诉世人男女之间的爱———相互平等独立的男人和女人通过性达到生命源泉的交融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四副面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认问题是当代政治哲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中很多人都把它追溯到黑格尔。因此,阐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黑格尔的承认理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和异质的。它有四副面孔:早期神学著作中的爱的承认关系是非历史的;耶拿手稿描述了社会伦理发展中的家庭的情感承认关系、法律的形式承认关系和国家的实质承认关系;《法哲学原理》中的相应论述与此有着很多一致之处,但在家庭的职能和市民社会的产生等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差异;《精神现象学》则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奠基于生死斗争的政治,从而暗示了一种激进的革命立场。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东岳论丛》2006,27(4):187-189
在文化交流中似乎有一种壁垒,人们称之谓“误读”,意思是说针对一个正确的理解而言有一个错误的理解。然而我们对所谓“误读”问题首先要问的是对历史或文化的理解果真存在着一个非此即彼的标准吗?在历史的过程中,相互分离的历史世界,虽然彼此不同,然而流传物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总是人类的世界,亦即是一种用语言表述的世界。作为语言表述的世界,每一个这样的世界就从自身出发对自己世界观的扩展保持开放,也就是向其他世界开放,这是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