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厚明 《中华魂》2022,(3):46-47
顾诵芬是我国航空领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顾诵芬院士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2.
新华网快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3.
《老友》2012,(3):33-33
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4.
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6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北航共有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5.
闻新录     
<正>谷超豪孙家栋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谷超豪(1926—)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获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串级萃取理论的建立者、稀土元分离以及在应  相似文献   

7.
王建蒙 《今日南国》2010,(14):44-45
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孙家栋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很多人都知道孙家栋在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关于他和妻子魏素萍的家庭生活,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17日至19日,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回母校访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9.
2007年2月27日,从北京传来令我校广大师生员工倍感振奋的消息,在我校工作和生活了31年的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总书记向李振声院士颁奖。  相似文献   

10.
蔡恩泽 《华人时刊》2008,(11):22-25
2008年元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鲜花吐艳,灯火辉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召开。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84岁高龄的闵恩泽稳健地走上主席台,庄重地从面带微笑的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红证书。此时,北京西郊石油化工科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提起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可谓大名鼎鼎,今年87岁的他,是目前全世界神经外科唯一做过上万次开颅手术的医生。2008年他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别看王忠诚工作中是个一丝不苟的医学大家,生活中却风趣  相似文献   

12.
戴红 《中华魂》2014,(22):24-27
2014年11月10日,94岁的师昌绪院士生命蜡炬燃尽,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师昌绪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高奖获得者、杰出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他不仅是我周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困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科学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1、西安交大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西安交大以主持单位获奖5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其中,王铁军等完成的"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评论"、林京等完成的"机械早期故障瞬态信息的小波熵检测与自适应提取理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走进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悬挂在大厅里的一张巨幅照片立刻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它是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与该院院长、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的合影。吴孟超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他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82岁的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获奖对吴老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早在45年前,吴文俊便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当时获奖者只有3人:华罗庚、钱学森和吴文俊。此后,一个又一个大奖便如约般地汇集到吴文俊的名下。  相似文献   

16.
守住自己     
崔鹤同 《中华魂》2011,(5):30-31
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把奖励给他的500万元奖金中的450万元给了上海交大医学院,用在血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另50万元归相关课题、项目参与者共有。而且,王振义历来分配奖金,一直坚持集体至上的原则。此次获奖参研人员中,还有中山医院一位已过世的教授,王振义便将这位教授的那笔奖金托付其生前单位。他说:"正确对待每一位合  相似文献   

17.
焦点·人物     
《新天地》2015,(2):9
氢弹功勋——89岁的"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获得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院士在1961年接受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的任务,从此隐姓埋名30年。于敏在中国氢弹研造中起了关键作用,他当年取得的氢弹理论突破至今是全球两大氢弹构型之一,被称为于敏构型。传奇学者——电脑、手机离开汉语拼音系统还能玩得转吗?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已经110岁了。他本是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01"国家科技奖奖金调整意义重大"——媒体特约评论员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除了获奖的科学家和他们的获奖成果,国家科技奖的奖金也吸引了不少的关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一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二是奖金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地位,已经得到了事实证明。如果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  相似文献   

19.
戴红 《中华魂》2013,(18):20-23
2012年2月14日上午10点,91岁的谢家麟院士拄着拐棍,在人搀扶下走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国家主席胡锦涛微笑着向他颁发鲜红的烫金证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以表彰他为中国和世界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已揭晓。我校“ZnPcS2P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等12项成果获得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