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3-48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审美是建立在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基础之上的审美,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与沟通。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自然生态美使人与自然在各自的生命自由展开的过程中互动运作,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审美与主体间性的“越界”——关于主体间性若干问题的争议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才能得到说明,因此,相对于认识论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具有本源性. 相似文献
4.
5.
主体间性:走出审美现代性的悖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弘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9-25
以“身体性”为口号的审美现代性 ,秉承了克服理性主义之片面性的传统 ,是现代文化中审美主义的逻辑发展。但其哲学前提仍是理性与感性二元分立的人格模式 ,不外是对主体的“理性—感性”二重组合中审美感性因素的强化和夸大 ,并变本加厉地将后者推向了感官和肉体。相反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他者、人与世界都处在融汇一体的联系中 ,艺术审美是大型的对话 ,以此吁求社会性的行动与变革。这样 ,就有可能成功走出审美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赵欢春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26-28
主体间性德育是针对主体性德育的"单一中心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理论形态和实践模式。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建构必须考虑哲学主体间性的转向、主体间性德育的转向和主体间性德育的合理性辩护3个层面的问题。从具体操作层面讲,主要需考虑基本前提、基本保障、基本条件、关键要素、基本途径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共通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咏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21-26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是人们对价值交流与价值沟通普遍要求的必然结果。从现象学意义上说,主体间的交流是以体验为基础的,审美价值体验的共同感,源自于生命共同体或文化共同体对普世价值的基本追求,在审美活动中,自由、平等与正义等普世价值原则,往往通过形象传达获得了审美共通感。 相似文献
8.
张文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来建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艺术形态,从而产生广泛而多义的审美效应.探究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将进一步认识当代艺术活动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席勒是近代启蒙主义的美学家和文学家。对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审美主义第一人,也是超越主体性的主体间性美学的鼻祖。席勒虽然是在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内建立美学理论的,把审美作为达到理性的手段,从而使审美附属于理性,但是,他的美学思想最终突破了理性主义的藩篱,摆脱了美对于理性的依附,走向了审美主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将双语词典翻译混同于普通翻译,很少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我们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从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切入,阐述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翻译的特质。此研究认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语言集团之间以及英语权威和英语初学者之间的两重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即(1)目的语言高度概括、抽象,具有明显的中性化特征;(2)词目翻译排斥使用省译法,等值词和解释性短语并用,大量使用括注;(3)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翻译本质上是一种编译。 相似文献
11.
张白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88-92
从表现美的意图到创造意图的模式,中西古典艺术都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但就整体上来说,创造美的意图和实相的人体美模式是西方古典艺术的突出特征,而以表现境界美的水墨山水画则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诗性风采。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式对话,它以主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为基础,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分析,中国纪录片由以作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交互式传播模式,引发了传播视角的革命性转换。纪录片是编辑的一种艺术,编辑主体在创构纪录片时应减少虚拟表意手法,在“六元”文化场中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最大程度地呈现纪录片的真实魅力。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电子游戏的发展,游戏艺术的文学性日益突出,尤其是纯情节类RPG游戏,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节是游戏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主体部分,也是玩家最不能脱离的游戏基因。游戏画面和背景配音起辅助作用。游戏的世界观构成了玩家对待RPG的基本审美态度,是游戏审美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4.
静照与飞动--论宗白华的艺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乔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21-26
宗白华以“静照”与“飞动”作为理论支点,由此展开其艺术哲学的理论阐释。“静照”的核心是对艺术美术质的把握。并辐射到艺术的本体和审美主体的人格修养,精神境界等方面;“飞动”重在阐释中国艺术如何传达艺术美的本质-生命的动感。“静照”与“飞动”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艺术境界的本质特征。宗白华对中国传统艺术美成功地进行了现代理论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陈国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3):24-28
对各门艺术加以分类,在艺术分类史上由来已久。为了准确地把握艺术世界的内部结构及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科学的系统方法,即从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这一事实出发,站在艺术本质的高度去认识艺术分类的系统结构,充分体现出各艺术分类因素有机组成的整体性,依次排列的层次性和发展变化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6.
徐延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79-90
本文对中国古代诗歌含蓄性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剖析 ,并从含蓄性的产生根源、哲学基础以及形象构架作了具体深刻的阐述 ,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含蓄性的基本特征为 :形象的重叠、情趣的曲灵、语言的跳跃。中国土生土长的道家思想是其哲学渊源 ,含蓄性的形象构架是“象外之象”。最后论述了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含蓄的现实、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邹其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6):711-715
朱熹美学思想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弘扬与提升。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其性质和作用并不只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而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18.
赵克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96-99
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语言样态,首先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其次才体现出家具物性的本质特征。这种基于物质表层结构和民族传统文化深层结构双向语汇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超越于家具自身物性之上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启喻性和行为规范的教化作用,形成有别于西方古典家具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世界艺苑中无与伦比的奇葩,对世界家具艺术产生穿越时空的影响。观照古典家具艺术的文化特征,是古典家具审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赵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5-117
比照现代西学的知识观念 ,中国传统文论的意义表达是一种非逻辑陈述。就前后语文单位的意义关联来看 ,它是一种“关联思维” ;就知识的意义构成来看 ,它有“隐喻关涉”的维度 ;就直接陈述的知识和间接启示的知识而言 ,它的整个知识构建方式为“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于当前文学翻译中的交互主体性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文学翻译中的交互主体性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赋予其“社会环境”主体性特质.在此基础上探讨广义的文学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赞助人、译文读者等有生命要素和接受环境、文本等无生命要素之间的多元翻译主体关系,从而为界定翻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供支持,建立翻译主体间正常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