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新社会阶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社会理论中有两种典型的阶级阶层理论和方法——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阶级阶层理论。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将成为我国社会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唯物史观视角,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方法,通过与西方中产阶级的比较,来分析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战后发达国家阶级结构中,旧中间阶层减少,新中间阶层增加,整个中间阶层在数量上不断扩大。马克思所预言的中间阶层的两极分化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长远趋势,并不意味着否认中间阶层的某些集团衰落而另一些集团兴起的现象。中间阶层的新变化也不表明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取代其他阶级的"中产阶级",所谓"中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人为拼凑出来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赖特提出了"中间阶级"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中间阶级",但其大部分会成为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两极对立的社会。分析赖特与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的内容,并进行了比较,以准确把握赖特和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根据我国初级阶段的实际,探讨更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政策,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的“新中产阶级”理讨从本质上讲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结构观(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新中产阶级’理论初析”一文中作了分析,见《成都师专学报》91年1期)。在当今资本主义多党竞争体制中,这一理论为西欧社会民主党参加竞选,保证实力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拟就此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阶级分析法没有过时,仍然适合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但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进行发展、创新.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应坚持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相结合.实践表明:中国已有"中间阶级"产生的趋势.因此,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注重平等和福利,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管理,从而建立起以"中间阶级"为主体的现代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无阶级的神话"的质疑与挑战。而考量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关键在于对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考察,即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存在状态的整体考察。马克思不仅着眼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这一客观事实,而且包含着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所生成的"意义",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之所以与交往、价值、商品、货币和资本等概念联系起来,是因为个人是以阶级的身份而存在的。阶级这一概念呈现出的正是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返阶级”是作为对“阶级消亡”的回应和反击而出场的。“重返阶级”论主张,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确在历史中变化,但阶级和阶级关系的本质没有改变,阶级继续存在并持续地影响着社会,阶级分析仍然是分析社会的有效工具。“重返阶级”的努力得益于将工作场所作为权力体系和阶级对抗场所的当代劳工研究,这种从“工场权力”的角度来划分阶级的研究正确地揭示了社会阶级不平等的现象。阶级话语的再出场是社会不平等的理论回声,新时代阶级存在表现出工人阶级“新贫困”、中产阶级“再无产阶级化”和全球工业阶级形成等新特点和新趋势,应当重返阶级,把工人带回分析的中心,以新视角坚持和重塑阶级话语。  相似文献   

8.
方法、历史和地位——马克思阶级理论再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阶级理论主要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是在历史现象学方法下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经济批判而形成的.其理论史是一个阐明阶级历史性和本质,特别是从资本主义复杂表象中"发现"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过程.它是马克思整个学说的灵魂,理解其理论地位,关键是在历史现象学视域中准确把握无产阶级范畴.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告别阶级”理论的要义,旨在依凭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形式上出现的新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开辟非阶级、非革命的理论空间;其政治图谋在于强调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基本原理已然失效,唯有用后政治理论予以强力补充才能实现某种层次上的跃迁。然而,由于它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太多的异质元素、置换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因而其非但不能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增值,反而对之进行了各种巧妙的消解,在实质上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疏离与叛逆。  相似文献   

10.
阶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和理论压力,逐步被“边缘化”.马克思阶级理论要完成自身“重塑”必须应对和回答当代社会阶级阶层问题,在此过程中马克思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生命力”也能得到恢复和重现,马克思阶级理论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当前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制定比较合理的社会政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班级心理辅导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要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在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班主任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团体领导的理论与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所大学或者大学的某一学科得以成为“一流”,其基本特征或主要标识在于“杰出人才、尖端成果、创新基地”,一方面,其教师队伍能凝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全球范围内行动的”世界级学者,其培养的学生中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这样的人才,其科研工作能获得最具前沿性的成果;另一方面,它还必须拥有能够传递最新信息和进行现代化研究的创新基地,以使杰出人才充分施展才能,为他们取得尖端成果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不应忽视的是,在由杰出人才、尖端成果和创新基地构建的“一流”辉煌楼宇下面,还有其内在的基石,即追求卓越的本科教育。这既是杰出人才培养的起点,也是在为获得尖端成果提供充裕的后续力量。而大学和学科是否能成为“一流”,则取决于“时势、策略、恒心”, 需要适当的历史机遇和社会环境,需要正确的发展策略,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高师声乐教学需要构建具有“师范性”的教学模式。声乐集体课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具有其他教学模式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如果利用集体课的优势,弥补小组课的不足,把声乐集体课与声乐小组课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师声乐课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传统课程教学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是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充满情趣、平等和谐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丰富详实的教学实例为基础,全面论述了教学中停顿艺术的重要性,实施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话轮转换研究是会话分析中的核心问题。运用话轮转换理论分析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话轮转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话轮转换的知识及策略来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公共课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途径和实施手段,达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促进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学习法使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地参与热情,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动机和信心,增强了进取心和竞争意识;男女同组,强弱搭配有利于共同交流和提高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水平较弱的学习者由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参与程度不够;也有个别退缩现象;纪律约束差,个别学生存在精力分散,难以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与探索课堂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改进与探索课堂教学方法,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时下商业贸易性展会持续升温,密集而浮躁,缺乏文化品味的现状,结合专业特点,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打好“文化牌”,文化是精髓,文化是“卖点”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