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多年不见的同窗,特意打电话来说:“我看了你那篇《人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杰出的》的文章,觉得你还可以写一篇《人也总是从某一点上开始平庸的》。”还说,“我就是从某一个点上开始平庸的。”我当然不好承认他“平庸”,连忙对他说:“是呀,当初你也是挺有理  相似文献   

2.
先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为了确定季节,就观测昏旦中星,以为标准星象。如古埃及以天狼星晨现东方为标准。中国古代则曾以“大火”(即心宿二,天竭座α)为主要观测对象之一。如“五月:……初昏大火中;种黍。”“火中寒暑乃退。”“七月流火”“火伏而蛰者毕。”“火见而清风戒寒。”等等。古人亦把这些可以指示季节的星称为“大辰”。“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尔雅》曰: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的注解中,有些常用“某同某”来作注释。例如: 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注:逝同“誓”。②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注:蚤同“早”。③矩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同上)——注:内同“纳”。④(?)粮而景从。(《过秦论》)——注:景同“影”。⑤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相似文献   

4.
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大多数古代汉语教科书“夺”字都不加注释,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在常用词“夺”下认为“勿夺其时”的”夺”“表示一种强迫的行为”,这样的解释似可商榷。按:“夺”,本义应为失。《说文·在部》:“(大隻),手持隹失之也。从又,从奞。”《集韵》末韵:“(大隻),或从寸”,是“(大隻)”即“奪”字。据此,“勿夺其时”应解释成“不失其时”。《孟子》原文“鸡豚狗彘  相似文献   

5.
“去”的本文虽“藏” 《说文解字·去部》:“去,人相违也。从大,△声。”段玉裁注:“违,离也。人离,故从大。大者,人也。” 由于许慎把“去”的字形结构分析错了,而段玉裁又从许说,故“去”的本义隐没,一般的字典、辞书都说“去”的常用义(或本义)是离开,引申为距离。这很不妥当。“去”除了有一般的常见义——离开、距离而外,在古书中还有“藏”的意思。如: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详’。”裴松之案:“古语以藏为去。”  相似文献   

6.
~~(六 )语有缓急例或曰“急 (疾 )言”、“语声之急”1 .《高帝纪》 :“信亡走匈奴 ,其将曼丘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颜注 :“姓曼丘 ,名臣也。曼丘、母丘本一姓也 ,语有缓急耳。”2 .《魏相丙吉传》 :“西曹地忍之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颜注 :“地亦但也 ,语音之急也。”(七 )某即某也例1 .《古今人表》 :“尾生高。”颜注 :“即微生高也。”2 .《古今人表》 :“公肩瑕。”颜注 :“即公肩假也。”3.《古今人表》 :“禽敖。”颜注 :“即黔敖也。”(八 )音讹、语讹例1 .《地理志下》 :“北地郡 :略畔道。”颜注 :“有略畔山 ,今在…  相似文献   

7.
《诗·周南·桃天》:“桃之夭夭,有(艹贲)其实。”《毛传》:“(艹贲),实貌。”段玉裁《诗经小学》云:“(艹贲)蒉,实之大也。《方言》‘坟,地大也。”《说文》‘颁,大头也。”《苕之华》《传》‘坟,大也。’《灵台》《传》‘贲,大鼓也。’《韩奕》《传》‘汾,大也。’合数字音义考之可见。”俞樾《群经平议》与段氏旨同,并进而挑明“贲与坟、(艹贲)字异而意同。”由此则“(艹贲)”之义训可明。近人于省吾先生从文字学角度证成“贲,古斑字,文章貌”,“有(艹贲)其实”即“有斑其实”,谓“桃实将熟,红白相间,其实斑然”,并谓《鱼藻》“有颁其  相似文献   

8.
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和入选作品7月8日在北京揭晓。 获得“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的是:江西省委宣传部,天津市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山西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吉林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共有戏剧16部,电影8部,电视剧(片)21部,图书20部,文章20篇。它们是: 戏剧:1、话剧:《十三世达赖喇嘛》(河北),《旮見胡同》(北京),《大青山》(黑龙江),《那一年,在夏天》 (辽宁),《司法局长》(内蒙古),《黄河入海流》(山东),《好人长在》(天津),2、戏曲:《大河谣》(高甲戏、福建),《能人百不成》(豫剧、河南),  相似文献   

9.
误将异体字判为通假字。 《辞源》修订本谓“翊”通“翌”(第三册第2505页),误。“翊”与“翌”,同在立部,从羽,是音与义均同之一字异体,只是这两个构成形声字之两大部件摆的位置不同而已。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昱,日明也。”清段玉裁注:“‘日明’,各本作明  相似文献   

10.
说“■”     
《说文·殳部》:“(?),从上击下也.一曰素也.”新旧字书、韵书均只照录《说文》而没有任何关于本义的注疏以及例证的补充.以此,人们颇疑《说文》或系收录了一个早已失去生命力的“死”字.其实不然,这个“(?)”字至今仍然“活”着,只是知道它的人已不太多罢了.“(?)”的字形出现得很早,甲文中就有了“(?)”(前五·四一·八)“(?)”(菁三·一)等字形.这些字形,绝大多数为商代卜人的名字(见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三),另外也有作邑名的(见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  相似文献   

11.
“学术”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词汇,然而又是一个含义并不确定的概念。从语言结构分析,学术由“学”与“术”二字组成。“学”可作觉悟解(《说文解字》:“学,觉悟也。”),仿效解(《尚书大传》:“学,效也。”),认识解(《广雅·释诂二》:“学,识也。”),学问解;“术”可作技术解,手段、策略解。梁启超曾对“学”“术”作过贯通诠释:  相似文献   

12.
屈原名字及生辰之内涵,各家早有疏释。今从传说学之侧面试析屈原名字及生辰的民俗含义,以就正于诸家。古人多迷信,所谓“吉时”“凶日”即其一端。《楚辞》也是多少反映了这种迷信思想的。《九歌·东皇太一》劈头就是:“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这吉日良辰是元旦、是春朝,是“太阳生日”,还是楚国的庆典,有待探讨,但战国时期存在着关于时辰的迷信,则可肯定,尤其是对诞生时辰的迷信,那时可谓盛行。如《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诗·小雅·小弁》:“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相似文献   

13.
大徐本《说文·(?)部》:“(?),前顿也。从(?)市声,贾侍中说。一读若(木合),又若郅”,《唐韵》:“北末切”。此字篆文作(?),段玉裁云:“(?),普活切,隶变作市”(段《说文》“(?),行貌”字注,此篆有误,段不能正;然以市为(?)之隶变则是也。(?)水,《孔宙、张迁碑》并作沛,是其例),得之。大徐引《唐韵》,《四部丛刊》影日本岩崎氏藏宋刻本、藤花榭本并误作“此未切”,孙氏平津馆刻本“前顿”字虽误作“颉”,然《唐韵》音独作“北末切”,与《集韵·十三末》《类篇·(?)部》引《说文》“前顿”字音合,最为审谛。吾友马宗霍《说文引通人说考》转以“北末”为“此未”之误,盖失之矣。或日:无徵不信,贾侍中以“前顿”说此“从(?)市声”,今音“北末切”之字,义何所出?段若膺注《说文》又援《玉篇》改二徐本篆作“遴”,云“前顿也,从(?)枼声”,寻《万象名义·走部》有“(?)”,云“前顿”,是原本《玉篇》实有明文,段所改定,亦可信否?应日:贾说(?)字,当读与《诗》“狼跋”字同。《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毛义并见《尔雅·释言》,郭注即引此诗,是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李巡曰:跋  相似文献   

14.
布央语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富宁、广南二县有一支人口不多的少数民族社团,壮族称之“布央”(pu(33)?ja:η~(44),意即语言、风俗与自己同中有异的人。他们在富宁县谷拉乡以及广南县底圩、八达、八宝等乡镇十几个村寨聚寨而居,约1500人。底圩乡央连村的布央人自称pa~(33)ha~(33)(又作村名),壮族称之“央连”(?ja:η~(24)lεη~(31),意为单一的布央人,因为周围只有这一支布央人。富宁县谷拉多的布央人则以他称“布央”为自称。从地方史志、地名和民间传说来看,清代布央人分布在黔滇桂交界地带,人口较多。近300年来由于战乱、迁徙和民族融合等原因,布央人不断式微。今三省区交界地不少壮族、布依族称他人或自己承认为布央人,广西那坡县的壮族则  相似文献   

15.
业师蒋云从(礼鸿)先生撰有《嘉兴方言征故》,启迪后学良夥。今掇拾云从师余绪,作《舟山方言征故》,共有纰缪,达者董之。 (?)睛 (?)针偷针《说文》见部:“(?),目蔽垢也。从见,(?)声,读若兜。”又目部:“(?),(?)兜,目眵也。从目,蔑省声。”“眵,目伤眥也。从目多声。一曰(?)兜也。”《释名》释疾病第廿六:“目眥伤赤曰(目蔑) 。(目蔑),末也,创在目两末也。”毕沅曰:“(目蔑)《说文》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清代学者阮元的卒年,《清史稿》、《辞源》、《辞海》及有关文史书籍都无一不说是1849年。但笔者最近在查阅清代另一位学者梁章钷(1775一1849)的《称谓录》(杭州贾景文斋本)时,从该书的自序中发现阮元的卒年并非1849年。阮元卒谥文达,但这篇写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霜降之辰”的序言却有“忆昔尝与阮文达师谈艺及之”云云,且结尾又叹:“惜文达早骑箕天上,不获与之商榷。”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848年,那么据此可以认为,阮元的卒年应在1848年霜降(农历9月)之前。 梁章钷与阮元交谊很深,阮长梁十一岁,梁尊阮为师,他们二人常在一起“辨证金石,讨论隶古”(见林则徐《梁章钷墓志铭》),应该说,梁章钷的序文是可信的。还应该说明一下,《称谓录》刊刻时,曾经梁章钷之子梁恭辰校勘,这种可靠性程度就更高了。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语录集——《论语》一书,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问题,仔细研究起来,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意义。 孔子很少谈到人性,所以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但他并非完全没有研究过人性,他曾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承认人性无所谓善恶,人性的不同是后天习染的结果,但他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这就自相矛盾了。不过他主要是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即从人性的后天可塑性出发,建立了他的一套德育理论。 孔子的道德论中,“仁”是核心。《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段注;“会意,中庸日,仁者人也”。换句话说,“仁”表示人与人之间亲密相处的道德总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一、“道德”诂义 道德一名,乃中国古代思想中一极重要之范畴。而考其初义,则皆与行路有关。《说文》:“道,所行道也。”《荀子·王霸》:“道,行也。”《尔雅释诂》:“道,直也。”综此,道之本义,道路也。引申之,顺路而行亦谓“道”,或称“得道”、“有道”(“有”初义训取,见《经义述闻》)。再引申之,万物生灭所循之抽象规律亦称“道”。故庄子言:“道,理也。”(《缮性》)老子言:“道者,物之所由也。”(并见《庄子·渔父》)韩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也。”《释名》:“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德之本字,在甲骨文中从直从行,与今之“循”字形近(容庚说),“示行而视之之意”(闻一多说)。《庄子·大宗师》:“以德为循”,尚存古义。但其后此字之形与义变异甚大。其字本义今存于晚出之“巡”字中(《说文》:巡,视行皃)。而其字形在西周金文中则演变为“德”,战国古文中演变为“惠”,其义亦大变。所最可注意者,是字中增入“心”符,为甲骨文中所不见也。《左传桓公二年》:“在心为德”。  相似文献   

19.
训诂又叫故、故训、诂训。毛亨给《诗经》作传注,写了《毛诗诂训传》。孔颖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描述)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讲通俗点:诂是用普通话释古话、地方话,训则更推广到对字、词、句、段、篇的全面探讨。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训诂”当成一个概念、一个词,把“训诂学”等同于“语义学”。是黄侃先生说的“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学问”。《毛诗诂训传》是专门解释《诗经》的训诂专著。《尔雅》、《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辞源》等,是收集群书故训,分类(或依词义、或依语音、或依笔形)编排的训诂词典。 下面谈第一个例,“去”的各种词义。 去:许慎据篆形,解为“人相违也;从大,声”。段玉裁注:“人离,故从大;大人也”。《说文》去部另收“”、“”,均从“去”得义而训“去也”。考近出土甲骨、金石、盟刻,字皆上从“大”,下从“”、“”或另增笔符,没有作的;明许“声”说还值得商订。但许说“去”本义是“人相违”,即“人离去”,这却是验诸古书出例而可信,是历代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公认不疑的定训。  相似文献   

20.
由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是一部较有影响的古汉语教材,本文试就该书部分文选注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商榷请方家读者指正。一、刖刑《晏婴论季世》:“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注释:“春秋末期齐国贵族为了维护腐朽的统治,用酷刑镇压人民的反抗,使很多人遭受刖刑(砍掉左脚),所以市场上形成‘屦贱踊贵’的异常现象。”(该书上册一四五页)今按:这里将“刖刑”解释成“砍掉左脚”,大误。如所周知,“刖刑”乃古时一种酷刑。《说文》:“刖,绝也。”“刖刑”就是要砍掉人的脚。《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献璧给楚厉王,“王以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