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止和遏制腐败,重在构建干部监督的长效机制.构建这一长效机制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形成并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程序制约权力,是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要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为重点,统筹规划干部监督制度体系建设.构建干部监督长效机制,根本在于把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关键在制度创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与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马克思十分重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问题,认为这是防止腐败现象的有效手段.为了有效地监督掌权者,应该让广大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普选制、干部可以随时罢免等项政策,同时要建立健全无产阶级政党的监督机制.马克思的监督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干部监督工作、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调整和高校转型发展的时期,高校权力出现了异化现象,即行政权力的扩张、学术权力的退化和高校权力的商品化等.从干部监督的角度来看,高校干部监督工作的泛化和“共同体”建设的缺失,是加剧高校权力异化的原因.因此,应当从完善高校干部监督的结构入手,来完善他律监督,以制度建设对在监督对象进行分类监督,以防止高校权力性质的异化;要完善自律监督,以“共同体”的道德伦理建设,防止高校权力异化的利益驱动.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现象,也是伴随国家建立而出现的一种顽症,它不仅侵害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也严重破坏保障政权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体系.怎样才能避免、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我们认为要从源头上采取"以法律体系制约权力,以监督体系制约权力,以公众参与体系制约权力"这三种相辅相成的手段来对权力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公务员权力的监督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督机制是各种监督法规、监督机构、监督渠道的总称。权力需要监督,没有监督或制约的权力会被滥用。对此,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1]在一个国家中,政府的行政权力十分广泛,涉及到人、财、物的各个方面,一旦被滥用,必然导致种种腐败现象的产生。公务员是行使政府行政权力的主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实际上表现为对公务员的监督。一、以科学的态度正视古今中外卓有成效的做…  相似文献   

6.
监督权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能权力。在人大增设廉政委员会旨在扩展人大监督权的内容和监督范围 ,以及加大权力机关对廉政的监督力度。廉政制度建设是最大限度防止腐败发生的治本方法 ,然而 ,就现实来看 ,我国廉政机构还存在组织不严密 ,缺少权力机关外部强有力监督的情况 ,以至出现人大在廉政监督方面的监督不力或存在监督真空之处 ,因此这就必然带来如何强化人大廉政监督权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开展诉讼监督,有着深厚的法治基础.法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法律应能有效地制约国家权力,防止国家权力的失控与异变.权力的来源、性质和行使决定了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法治要求对权力进行制度化、法制化的监督.诉讼监督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这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诉讼监督的目标寓于法治的价值层面之中,诉讼监督的制度规范构成了法治的制度规范的重要内容.没有坚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就没有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钱晓锋 《中州学刊》2004,(6):186-188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在我国,法律监督权由专门的检察机关来行使,检察机关不是单纯的公诉机关,法律监督是被宪法规范的最重要职能.但同样,凡权力机关必须有监督,必须受监督,实施监督权的检察机关也不例外.监督与被监督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这是由权力运作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一切被授予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①为此,各国都为防止权力的滥用设置了多重的约束机制。当然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也不例外。当前我国设置的监督机制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等三种。这些监督机关在防止权力的滥用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监督方式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即公众舆论监督。所谓公众舆论监督,是指利用新闻媒介等大众传播手段,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理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  相似文献   

10.
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到来之前,在社会主义阶段必须采取极严格的监督。监督权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用权力制约权力,这对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执行,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及腐败现象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对权力必须进行制约,这是汲取历史  相似文献   

11.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腐败,做到标本兼治,正确运用行政权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当前在行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权力运行配置,健全权力运行规则,完善权力运行制度和加强权力运行监督。  相似文献   

12.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重要的思想。研究列宁的权力监督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理论变为现实的一次伟大实践。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新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反复强洞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认为它是关系到"维护劳动者的政权",关系到"防止资本主义压迫制度复辟"的大事。当时苏维埃…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政治文明要求执政者依法合理地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这就要求对权力具有制约机制。权力制约机制是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经济繁荣的需要,更是人民生命财产和民主权利得到保障的需要。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主要有舆论制约和人民监督等方式,但真正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方式应建立在“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基础之上,构建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是政治文明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民主监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是需要监督的。民主监督可以保障权力按人民的意志有效行使 ,防止权力腐败。但民主监督顺利实行并非易事 ,要实行切实的民主监督 ,必须使民主监督走向科学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韩裕庆 《学术论坛》2006,3(10):51-56
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相依存的范畴,在哲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有视角各异的主体、客体范畴,唯有人大监督论域只有主体范畴而缺失客体范畴,这显然是违背一般的理论逻辑的,为此必须建立人大监督客体范畴。人大监督客体并不等同于监督对象,而是人大监督主体和对象共同指向的目标即公共权力。将人大监督的客体确定为公共权力的依据在于人大监督的基本精神和核心是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保证公共权力合法有效地行使,保障人民的权益,人大监督实质就是以一种公共权力去监督、制约另一种公共权力。确立人大监督客体范畴对构建人大监督理论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权力监督陷入了监督主体与权力主体围绕权力的博弈,“同化”效应或者“内部人陷阱”的存在使得监督失灵.寻求其对策有两条通道:一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权力主体的效用函数与监督主体的趋同,从而实现监督主体的期望效用最大化;二是变革监督程式,将对权力的直接监督转变为透过权力主体对权力实行间接监督.在间接监督模式下,建立有效的反馈控制系统也是提高监督成效的必然要求和当然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为了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权利的实现,列宁进行了艰巨的理论探索和卓越的制度创新。列宁对权力制约的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是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进行构想的,但又根本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那种权力制衡体制。列宁从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机制、原则和途径等方面来建构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权力监督民主化、法制化。列宁认为,监督活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的监督权至上;监督活动的对象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贯穿重心上移的原则,重点是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制约;监督活动的多渠道畅通是保障人民监督权实现的具体途径;监督活动必须通过法律来保障,依法监督是权力监督机制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权力监督活动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规范党和国家的权力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健全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国共产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的战略举措。健全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监督制度的路径选择:全力推进党的巡视制度建设,切实筑牢防止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坚固屏障;健全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监督权力规范运行的预警作用;加强党内舆论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增强监督权力运行的独特威慑力;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真正形成有效监督权力运行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领导干部为政不廉的现象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笔者对其为政不廉的心理状态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斗争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教育是基础,法律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加强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是反腐败的一项根本性措施。1.腐败产生的体制根源:权力失控当前,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根源是体制性的,由于权力失控而造成权力的滥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之风盛行。从体制来说,目前的状况是新旧体制呈胶着状态。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权力逐步发生位移,由少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