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在其终极意义上标识的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性生成的人格境界。以此考察我国当代社会人生境界之整体状况,表现为:自然境界本然存在、功利境界居于主导、道德境界严重缺失和天地境界远而高玄。其中“道德境界”在这一生成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难实现、难保持、难统一、难提升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其生成的艰难性,这也为理解当代社会道德境界缺失确立了客观的逻辑视角。而道德理念、和谐理念和生态理念观则是和谐社会理想人格构建必不可少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2.
“敬”是古人修身立世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战国时期“敬”字玺入手,分析了“敬”字的来历和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含义,以及它与儒家所倡导的修身准则的关系。指出“敬”及与其相关的古玺所反映出的含义,是儒家所倡导的人们进行修身养性的重要准则,对当时人们修身立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对“德”的内涵及外延的解析和“德”与“法”的比较中透析在政治领域中,“为政以德”利弊的本质性根源。以此借鉴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为政以德”的合理因素,倡导勤政廉洁的风气,达到匡正政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修身为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其以先秦儒家所确立的“修齐治平”为主要进路,发展出以孟子性善论为根基的内求和以荀子性恶论为根基的外在教化。这两者共同组成了古代士人“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修身为本的理想人格与现代的公民道德人格修养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人格的内在性、实践性、超越性是修身为本思想实现古今贯通的逻辑基础,其主要体现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修身为本既是自我管理的关键,也是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要因。修身为本为以德治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途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重建道德文化要考虑现实,个人觉悟高低不同,若一味强求过高的道德准则,则难以在大众中贯彻实行.“敬”是修身、涵养的修炼,是一个相对容易让人自愿执行的道德规范.能在人心里唤醒平凡的“敬”就是道德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提供了很多德育原则或者德育价值取向。历来认为"仁"和"礼"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然而学界出现了"仁"与"礼"孰先孰后之争,这一区分对于理解孔子思想的德育价值取向是至关重要的。《论语》中明确指出"礼后乎","仁"先于"礼"就是说:要达到仁就要从"修身"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德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而非改造。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清王朝中兴名臣,历史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但其一生非常讲究修身进德,他把修身进德同学业作为人生的两大财富。现从“自然”、“无欲”“宽容”、“勤俭”、“自警”五个方面论述了曾国藩的修身方法。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为中心、道德教育政治化以及崇古守常的文化保守性,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三种主要价值取向。它们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形成深刻影响,而且历史性预制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质属性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只有在"关系的存在"中,一个有理性的人才会意识和思考自己生命存在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和他者寄身于其中的人类社会整体与外在于人类同时又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人居条件和物质资料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以"自我"为原点的这种真实的"关系的存在",构设了"道德自我"的社会实存及其型塑的伦理实体生态,进而悬设这一伦理实体生态中的"我"的道德人格的价值生态,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身与心和谐共进,以期走出麦金太尔教授所隐忧的"认识论危机",实现现代人生命体认与安顿、道德认知与建构、人性提升与人格完善的伦理学突破。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 ,重视和加强对当代青年的道德人格塑造 ,是青年能否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 ,是德育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在对青年进行道德人格塑造时必须处理好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道德人格塑造以及道德人格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塑造当代青年的道德人格 ,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长期的任务 ,必须从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两方面进行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IP”中凝聚的价值呈现为体验价值、想象价值、共创价值。作为资本符号本身,“IP”经历了由人际交往资本符号到网络虚拟资本符号的演变,最终在当今流行的语境氛围中确立为生命价值资本符号及其聚合体。“IP”的价值转化有两条路径:“IP”的人格道德化和道德人格化,前者主要反映出一条社会伦理心态中的“价值动力链条”,包括善的自我完型动力、善的凝聚传播动力、善的价值整合动力;后者主要包括“IP”在形象维度、需求维度、意义维度中的现实塑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张将道德区分为"道德应当"和"道德必须"两个层次.首先,从基本特征上说,道德应当是劝导性规范,而道德必须是约束性规范;其次,从价值意蕴上说,道德应当是自由的选择,而道德必须是平等的要求;再次,从直接根源上说,道德应当源于个人人格,而道德必须源于社会契约;第四,从核心内容上说,道德应当集中表现为奉献,而道德必须集中表现为正义;最后,从社会功能上说,道德应当是"内圣"的道德支持,道德必须是"外王"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崇德”     
“崇德”就是崇尚道德 ,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崇德观念的出现 ,可能在西周末年或春秋时期。崇德包含提倡“德治”与注重“修身”两层意思。崇德观念对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崇德”的提倡与继承不是无条件的 ,因为“崇德”的许多内容既有积极的方面 ,又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科学在当代的重大作用,简要论述了理解科学精神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以及科学精神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科学精神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人道德境界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成熟,各种价值观念共存、矛盾、冲突与整合,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加强道德自觉性,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已成为现代中国人面临的严肃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重新唤起人们对哲学形而上的追求,强化超越意识,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就能够由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人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精神属性。共产党员的道德人格是其先进性的道德化身。党员道德人格的形成 ,虽然源自党员个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 ,但是直接形成于他自己长期的、一贯的伦理行为 ,是他长期遵守党员道德 (规范 )的伦理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评价道德人格崇高性的标准在于社会的“道德目的” :增加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而衡量共产党员道德人格高尚性和先进性的道德终极标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只有在任何条件下恪守这一优良道德并在行动中持之以恒 ,方能永葆其人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朱子在"格物致知补传"中提到的"已知之理"一直未获得足够的关注,但它却是理解朱子格物穷理思想的必要一环。已知之理首先是穷理之前的小学之教的内容,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关于"理"的知识。"理"在朱子的界定中可以理解为事物依其自身的本然规定而应当遵循的当然之则,而已知之理就是一种对事事物物的当然之则的形式上的理解。但这种知只有在一种自主自觉的心灵状态中才能得到呈现,而这种心灵状态正是经由"主敬"工夫的清理而得到确立的。由此呈现的知识先于具体的穷理活动,并为穷理活动确定方向,即心灵探究以事事物物的当然之则为根本的方向。同时,这种知识根源于心灵自身之理,其为穷理活动确立了根基。当然,作为形式上的知,已知之理需要在具体展开的穷理活动中由具体理解的一事一物的当然之则加以充实,只有在具体的当然之则的知识的充实下,心灵对"理"的理解才是真实而丰富的。对已知之理的阐明表明,朱子的格物思想并非如同一些心学家所批评的那样支离和无头脑。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是以“觉解”为枢纽的。在新理学的境界思想中,“觉解”有“形上”和“形下”的两个向度。《新理学》严格区分了“形上”与“形下”;而在《新原人》的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里,本来所严格区分的“形上”与“形下”又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从而使新理学之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哲学中的“心”“意”关系,有道德意义与境界意义两端,前者为源为主,后者为流为次。就道德意义来看,道德理性将自己表现为意念动机,并通过对意念动机的觉知来把握自身。就境界意义来看,作为情绪主体的心在各种具体的情绪中获得实存,并通过对拘泥于具体情绪的扬弃而回到本真存在的状态。两种意义上的“心”“意”关系既有区别,又统一于良知概念之中,共同表征出即体即用、即存有即活动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黄鹤  路日亮 《国际公关》2022,(3):152-156
朱子学富含人生哲学、道德教育论,"居敬穷理"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不仅对后世中国,也对日本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整体来说,朱熹"居敬穷理"的道德教育思想偏向于"向内用功",而其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学者结合本国国情将它改之为"向外用功"型道德修养方法,这种因地制宜式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也影响了当代日本道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