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特别是是否应当赋予公民个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我国学界存在较大分歧。但公民个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确存在着较强的现实需要,为此要敢于正视相关制度的缺失,同时要从立法模式、诉权冲突、级别管辖、诉讼费用、物质激励、援助机制、纠错机制等方面,设计我国公民个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以便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唐小波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84-91
文章择要介绍祖国大陆及澳门、台湾地区行政赔偿法的特点,着重从归责原则、行政侵权赔偿范围、请求赔偿途径、无过错责任、追偿权和求偿权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指明祖国大陆与澳门、台湾地区在行政赔偿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确立的重要职能,为了更好的推进公益诉讼,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的优势以及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建议:多途径拓宽案件线索、探索让监察机关负责调查取证、加大对检察机关的人财物支持、明确败诉结果的责任承担,设置"行政诉讼公益基金",进一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让其成为保护公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005年4月,高淳县境内先后有两名流浪汉因车祸身亡,经刊登认尸启事无人认领后,依照规定进行了火化,骨灰由殡仪馆保管。2006年3月,高淳县民政局以民政部发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承担对无名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职责为依据,以肇事方、保险公司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两无名流浪汉死亡赔偿金、丧葬费30余万元。 相似文献
5.
英美法三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建构的主要条件大体相同是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和发展大同小异的主要原因。但因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产生的政治背景、法律传统、思想方法上的根本性差异,以及三国的法治理念和分权模式导致的各自不同的理论依据,英美法三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又有不同。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既借鉴了三国的先进经验,又建立在本国的国情基础上。优点表现在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立法配置上,偏重于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在行政诉讼制度的模式、行政诉讼程序“不适用调解”的法律规则、行政诉讼的范围及行政诉讼的起诉资格等方面则略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诉讼当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经验,惩罚性赔偿是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国尽管已在立法当中引进了这一制度,可实践效果却令人失望.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对于惩罚性赔偿的立法不够科学,在行权条件、数额量定、实施方法等环节的设定上存在漏洞.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立法例,对我国食品安全诉讼当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则予以重塑.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实现了从理论探讨到试点推行再到全面实施的积极进展.在社会舆论的一片赞誉声中,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仍面临着违法事实难认定、公共利益难衡量、调查核实权乏力、诉讼处分权模糊等现实挑战,存在试点过后案件来源堪忧、公益诉权被滥用、法律责任实现落空等实践隐忧,需要从明确案件来源、充实调查核实权、明晰调解规则、增设撤诉条件、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国家赔偿责任主体的多元化是国家赔偿责任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此背景下,就产生了行政赔偿与国家赔偿概念之间的冲突,笔者认为,行政赔偿和国家赔偿二者不是种属关系,而是部分交叉重叠关系。关于行政赔偿与行政追偿的关系,笔者认为,追偿不是国家赔偿的附属责任形式,而是一种独立的内部行政法律责任形式。同时,追偿不是具有赔偿性质的行政责任而是具有惩戒性质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这就使建立行政公益诉讼更加必要和迫切,也使行政公益诉讼的独特价值更加凸显。行政公益诉讼不仅体现法治国家的发展趋势和行政诉讼的未来走向,而且有助于弥补行政管理的不足,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并彰显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不作为的地位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仅在有关条文中规定了某些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 7、5 6条,则首次将行政不作为以专门的法律术语形式予以规定。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明确,是进一步作深入研究的前提。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应当恰如其分地反映其内涵,并契合该事物的本质,以作为探讨监督和救济理论的共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徐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4)
行政赔偿制度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行政法制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行政赔偿的特点与实践行政赔偿作为一种法律责任和法律制度,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点。从各国的有关规定来看,所谓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侵犯、损害了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行政赔偿,其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3.
诉前程序是检察机关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必须适用的法定程序。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分别从提出主体、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履职回复期限以及与诉讼程序衔接机制等方面规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形成特定的立法逻辑。但在解释和适用规则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诉前程序规则设计及其运行偏离立法逻辑。因此,应围绕立法逻辑,优化现有规则体系:明确诉前程序适用规则;优化检察建议内容;调整诉前程序和诉讼程序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诉讼的司法实践表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机制并不顺畅,主要存在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力受限、行政机关履职认定标准不统一、诉讼请求与检察建议存在出入、检察机关举证责任偏重等问题。要建立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机制,必须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确立“类型化”行政不作为认定标准;第二,提升检察机关调查取证能力;第三,明确检察建议与诉讼请求内容衔接转换的界限;第四,合理配置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5.
国家行政赔偿救济额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家行政赔偿救济额度 ,我国的国家赔偿立法采用了“半免责”的法律机制设置 ,而明显低于民事侵权赔偿救济 ,在某种程度上已限制了我国行政诉讼的发展并形成掣肘。文章认为 ,行政侵权赔偿 ,不仅应赔偿直接损害 ,而且对间接损害也应救济 ;不仅应赔偿客观的物质损害 ,对精神损害也应赔偿 ,考虑到行政侵权客观的表现形式 ,对于因限制人身自由的间接受害者的精神损害如已造成严重后果的 ,应考虑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16.
17.
刘曙光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4)
行政法律关系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最普遍、但又比较特殊的社会关系。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行政法作为社会主义法的一个部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在内许多行政法的理论问题急待人们去研究。本文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对行政法律关系作了有益的探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及其产生、变更与消灭。现作一家之言,予以刊用。 相似文献
18.
19.
行政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指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行政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对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行政道德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行政管理成为由一批人专门从事的职业之后而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社会分工,反映这种行政管理特点的职业道德,就叫做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它调节着管理主体与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