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目前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提出了英语听力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观整个小学教育发展阶段的语文教学教材,散文占了不小的比例.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意境,受到师生的喜爱.但喜爱归喜爱,当我们教散文时,总觉得散文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线,让你似乎看到了,可仔细看时却看不清楚.原因何在?或许是因为我们自己没能真正地把握散文的特点,也没有真正领悟散文的魂.因此,笔者研究了新课程理念下散文教...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即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安排。知识传授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则放到课堂上实现,即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从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以TBLT为基础的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势和挑战,以期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更为合理、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构想,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与西方所追求的构建全球化的世界正义秩序有一定相通之处,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举措在人类文明互鉴共融的思想逻辑中更具现实性和超越性,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程中解决困境的智慧主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内生并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强化的多元文化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人类社会实现文明共鉴、和谐共荣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文明交融互动的深刻文明发展机制。多元文化共生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人类深度交流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渐进而又深远的发展前景,并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过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研究,更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当前,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即忽视知识技能的掌握,语文的工具性在弱化。重塑语文课堂知识教学观,采取更新语文课堂知识、根据知识类型教学等策略可以更好地落实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的策略教学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是和谐共生、繁荣共进,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强国的根本,也是地方文化寻求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本文探讨了不同民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与互动的方式和途径,试图从中总结出互敬、互补、借鉴、整合、共享等几种方式是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和谐共生的最基本构建模式,以期以青海经验作为典型个案,为探寻中国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做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民族共生发展模式是在对我国民族发展理论及实践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区别于我国传统民族发展模式的民族发展范式,其核心是“共存”和“共赢”。文章详细分析该模式的具体内容以及形成机理,并依据科学性、系统化及适用性原则,构建了包括“组织模式评价体系”、“行为模式评价体系”及“战略环境评价体系”3个准则层以及9个主题层和30个具体评价指标的民族共生发展战略评价体系,为实施科学的民族发展模式提供了系统化的概念工具体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的语言表达、举止谈吐、品德修养无一不彰显着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加快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与新时期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并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笔者就从课程教学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目前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并查找原因,研究相对应的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出现的两大历史发展趋向,一个是以经济全球化为驱动力的共生关系发展趋向,另一个是民族独立、建立与建设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向.这两个趋向,后者存在于前者之中,前者依赖后者活动来实现;尽管各具张力但具共生性,必须统一.这种辩证统一性规定了国际体系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共生性.尽管国际体系长期以来显示出寄生型、霸权型特征,但是其内在本质的共生性外化为共生型国际体系具有历史必然性.倡导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私道”与“公道”的辩证统一是实现国际体系历史转型的需要.“熊文”的“竞合型国际体系”说既无合理的实践性又无前瞻性.构建共生型国际体系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人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其与对象世界之间经常构成主客相对待的关系,这也就是天人关系区别于一般事物之间关系的标志所在.主体性随着人类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至近现代进入最辉煌的阶段,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危机.当代学界有关"主体间"的倡扬,正是为了克服片面伸张主体性的弊病,但"主体间"的理念要得到落实,必须立足于万物一体和多元共生,而这又必然会带来主体性的重构.天人关系在主体性问题上还有一个取向,便是促成主体的自我超越,即由主客二分向着天人合一复归.  相似文献   

1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逻辑核心部分包括"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这是"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构建的理论依据."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是一项现代农业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要考虑的预期收益函数变量包括资本收益获得、风险分担、规模经济实现、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内部化、创造消费者(顾客)价值等六大因素.构建以主体企业为核心的"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可以降低农业产业组织交易成本、促进价值链上经济组织整体效率最大化.广东省温氏集团的"温氏模式"的"主体企业+专业化生产农户"模式以及"共生共赢"的经营思想和消费者价值创造理念,对于提高农产品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翟惠琼 《南方论刊》2008,(5):110-110,108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的效果决定一堂课的成败,而要使提问有好的效果,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本文从提问目的、难易程度、提问范围、提问时机等几方面阐述了课堂提问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青海民族文化的多元共融,既是民族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本文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就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多"与"少"的反差,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反差,教学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其理想状态是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涵了三层关系,这三层关系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而被逐渐展开.第一层关系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合理定位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强调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依赖自然世界,人类应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包容性发展"概念的提出及流行,学界开始尝试将这种包容性理念转化为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所谓"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任何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除了学习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模式外,还必须努力寻找一定的本土思想文化体系作为支撑,必须得到包括政策制定者和政策作用对象在内的整个社会成员的认同,否则其政策将因缺少本土文化思想的内在支持而处于无根境地。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英语则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听”和“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院使用的通过教育部组织验收的《大学体验英语》,这一教学系统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大纲过分强调阅读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罗哲 《兰州学刊》2006,(12):71-73
根据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其成长模式选择和空间行为特征两方面入手尝试和论证运用大中小企业共生网络模式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在空间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中小企业集聚,并进一步通过分工协作而形成集群方式来构建其发展的支持体系,并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前程  范从来 《江海学刊》2022,(1):105-115+255
由于共生利益分配的不对称,金融与实体经济在共生发展中存在非对称性,这是导致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了共生发展,但在共生利益分配中偏向金融部门,呈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效应明显弱于实体经济对金融的贡献的“失衡”状态;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的非对称性及其所引发的失衡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有所区别。为此,应着力矫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共生发展关系,推动二者向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演化,促使金融和实体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